2003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载本文

的领导,机构、人员和工作力度不减,深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出现反弹。积极探索化解集体债务的新路子,切实抓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兑付工作,保护农民利益。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条件。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断提高农业规模效益。用市场经济和政策帮扶等多种办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我市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努力构筑项目招商、行业招商、法人招商和资产招商同步推进,有条件有能力的部门、个人积极参与和专门机构协调督办相结合,参加省里组织的招商活动、本市办会办节和组团招商与专班专项招商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各级领导要把招商引资紧紧抓在手上,大员上阵,高位推进。全市各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以招商引资为己任,以情感商,便商利商,依法护商,优化外商外资进入和发展的环境。要下力气搞好招商项目信息库建设。科技、教育部门要广泛与全国有实用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实用技术信息利用关系,并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可利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每年最少推出100个新型实用技术项目进入招商环节;计划部门要及时掌握国家产业发展和分布信息,并结合我市实际,每年最少争取100个基础设施建设或有市场、有效益的工商项目进入招商环节;经贸部门要加大争取技改项目和技改贴息贷款计划的力度;外经贸部门要在协调好部门招商工作并直接承担重点项目招商服务工作的同时,广泛收集外商投资意向,每年最少向社会推荐100条有实力、有诚意的客商投资信息。全市所有职能部门,都要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为招商项目信息库建设作贡献。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在时机成熟时,逐步将行业协会转为招商引资促进中心,通过体制、机制转换使行业协会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要

千方百计靠大攀强,寻找合作伙伴、技术项目和资金。要舍得拿出好企业和优良资产,通过产权(股权)转让招商引资,引入增量。充分利用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的厂房、设备、土地等存量资产,以优惠的条件招商,尽快盘活存量。加强协调督办,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在市外经贸局加挂市招商局的牌子,选派精干得力的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的招商工作。凡是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都要承担招商任务。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作为项

目信息库建设及招商引资的费用和奖励资金。尽快制定招商考核奖惩办法,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实行三至五年滚动考核,每半年通报一次,每年兑现一次奖惩。 有的放矢地组织好专项招商活动。今年要认真组织好赴日本、韩国进行汽车配套项目招商和赴台湾、香港、澳门、浙江、深圳、厦门等地的大型招商活动。要精心准备,务求取得实质性效果。招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及时、广泛地捕捉信息,有的放矢地组织专班进行专项招商上。要按照“襄樊以外都是外”的思路,一手抓国际大公司、大财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向中国扩展的机遇,做大做强我市的支柱产业,引大强市;一手抓港澳台和东南沿海民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契机,发展星罗棋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市场,就业安民。要把招商引资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不允许高污染、高危险度的项目进入我市。严格限制在城区搞单栋开发、不管配套设施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引导、鼓励房地产商走小区综合开发的路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使其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俄罗斯、非洲以及其他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市场。大力推进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扶持出口大户和培植重点出口产品,扩大农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加工贸易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和鼓励我市纺织原料、机电设备、农副产品等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发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鼓励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带动大型成套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

(四)以营造一流的创业发展环境为着力点,打造襄樊城市品牌。抓发展必须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各级领导要把优化创业发展环境作为实现襄樊发展的根本举措,以硬措施、铁手腕抓环境,努力营造市内外投资者和全市人民称道的创业发展环境。一是营造优良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意识,自觉主动地为各类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对经济管理和执法部门的评议和监督。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使其成为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政府服务窗口。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建立行政效能、外商投资等投诉中心,抓住那些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甚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搞“管、卡、要”的典型事件,进行公开曝光和严肃查处。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

务工作透明度。加强公安、司法队伍和其他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做到司法公正,执法规范。三是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是一个地方市场发育程度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要率先垂范,诚实守信,用良好的政府信用促进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好转。努力改善“政、银、企”关系,依法维护金融部门的正当权益,在企业改制中稳妥、规范、实事求是地处置金融债权;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和信用环境的专项治理工作,力争把我市建成在全省排位靠前的A级信用市。积极筹建城市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进入我市,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这一发展“瓶颈”。金融部门要改善服务,认真落实对骨干企业、高科技企业、素质较好的中小企业、农业和农民的信贷支持政策。四是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和更加有效的手段,继续狠抓“严打”斗争和专项治理,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大力整治城乡治安秩序和企业周边环境;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努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投资环境。要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并举的方针,努力把襄樊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尽快理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聘请全国一流专家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按照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配套、完善提高的要求,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路、灯、排水设施不足等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已建项目的功能,加强管理,完善配套。努力构筑基础设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旅游价值较高的城市特色,打造襄樊城市新形象。今年,市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市高等级路面、绿色襄樊等工程。要通过依法管理、严格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尽快把城市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实现“整洁、亮丽、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十分经营”的指导思想,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抓住我市列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城市的机遇,积极推进城市规范化综合管理。加大火车站广场等窗口部位管理工作的力度。以公开招标和企业化、市场化经营为取向,加大市政、公用、绿化、环卫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管理,所有建设工程都要按有关法规规定进行报建和招标,今年重点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推行公开招标,在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同时,不断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

(五)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抓住国内经济形势整体趋好和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大争项目、争投资特别是争大项目、争大投资的工作力度,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城镇就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加快大型商品粮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鄂北优质牛羊生产示范区、退耕还林、农村饮水、城市防洪、绿色通道等工程的实施或启动。工业方面,加大工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的落实力度,争取一批项目开工。能源方面,配合西气东输,抓好城市输配管网工程;积极推进电力建设,确保南漳峡口、东汽二动力扩建项目的顺利建设。交通方面,力争五年内基本建成市区到县(市)公路高等级化、县到乡公路基本黑色化、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公路的交通网络,提升襄樊的交通枢纽地位。今年努力做好起步年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襄十、襄荆、孝襄、魏樊等四条高速公路襄樊段的建设,做好城市与高速公路接口处的规划、建设和土地储备工作。强化投资和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要认真研究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问题,探索不同用途土地的使用价格补偿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外资、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BOT等方式参加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发展个人信用消费信贷,积极培育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文娱等消费热点。深入研究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启动、激活农村市场。

(六)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努力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切实做好财政工作。努力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地方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工资发放、社保支出等法定支出。要正确认识我市仍是财政穷市这一市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干事业,凡是拖欠工资的地方,不得用财政投资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准机关盖办公楼、买轿车,领导干部不得出国。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抓好会计核算中心建设,全面推行市直财务集中核算。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执收执罚部门的收支关系都要彻底脱钩,坚决取缔各类“小金库”。大力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相配套的约束机制,切实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加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管理监督,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积极构建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做好“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