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问题 下载本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国力逐步强大了起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历史问题正在慢慢解决。摆在眼前的海洋权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如此广阔的“蓝色国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国防上可能给中国带来的便利,显然都是中国海权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政府和海军在遥远的异国海域书写下的远洋史上和军事史上浓重一笔,并不意味着中国海权高枕无忧,也不意味着中

国对海洋的彻底征服。相反,无论是在可控还是不可控的范围内,中国海权都面临挑战。因此,中国海权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海权问题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中国海权 挑战 对策 正文:领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一带水域。国家主权及于该水域的上空、水覆水域、海床和底土。海军某科研单位的范晓虹委员介绍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我国有着3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内水和领海;另据1994年

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管辖海域除内水、领海外,还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些置于国家主权和管辖下的地域空间的海上部分称为“海洋国土”,照此算法,我国实际拥有海洋国土面积应为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权

(Thalassocracy ;Sea Power),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

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 一、 中国海权问题的背景 随着二十一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成为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新领域,世界各沿海国都在为争夺或扩大各自的管辖海域而竞相向海洋进军,纷纷调整海权发展战略,加快海洋立法,增强海洋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海军,以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斗争的新形势,

从而更加剧了我国海权问题有效解决的迫切性与艰巨性。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的敌视和危机感,它们害怕中国的崛起对其现有的地位和利益产生冲击,企图围困中国,以达到其有效遏制我国快速发展的目的,想要打破这种围困,除了在内陆打破僵局外,更重要的是要打开海洋局面,突破现存的海洋困境,真正地走出去,才能打开一片新局面。 二、 中国海权问题的现状 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

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问题。目前中国除了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上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同时,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

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

更加紧张。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的重要性表现在一个国家

的很多方面。首先政治方面,海洋的地缘战略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

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其次在经济方面,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最后在

安全方面,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重视海权问题,

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 对策:中国海权问题,解决的性质可分军事解决和政治、外交解决;解决的策略又可分为被动解决和主动解决等。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海权问题上,我国一直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方法,如果我们怕别人说我们的威胁,怕影响我们和平的难得的经济建设环境,我们就一味地忍气吞声,那样无论我们多么强大,当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付出代价和成本都是肯定的,都会给怯懦者找出不要行动的理由。毛泽东时代,西沙、东沙之战,

中国别说航母,连大型军舰都没有,国际形势也不见得比现在好,但有挑衅就会奋起给予教训,有教训才会有长期的安静,尽管当时我们连永署礁这样的管辖能力都难以达到,这也就是说,今天当我们上述海权面临挑衅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什么也不做,或者做得不到位,我们的态度的暧昧或者行动的乏力,只能纵容一些国家铤而走险,这样只能更增加我们解决上述海权问题的成本。

对于东海问题,我国应向日方施压,迫使其同意共同开发,就算不行,也可以将钓鱼岛列为中国导弹试验场,以此威慑日本,不让其在钓鱼岛有所

作为,就算暂时不能解决,但至少要做到近期谁也别想在钓鱼岛有进一步的行动。对于南海问题,中国不能够只有抗议没有行动,特别是对连中国退让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都要挑战的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适时狠狠教训一下,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否则,一些国家看到中国雷声大雨点小,就会有样学样。如果说,东海问题现阶段我们可以适时强硬的被动解决的话,南海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一些国家挑衅启动争端后,采取更多的主动策略。比如对那些企图通过法律来侵占中国领海的,要限期让其搬迁出其侵占的岛屿,否则就用导弹清

除,以退为进,让已经被侵占的岛屿回归为零。在南海要软硬兼施,政治、外交优先,划定红线,软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动;东海问题,要和台湾相互呼应,软有底线,硬有表现,避开其转移国内矛盾的契机。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但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的场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我们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不能惧怕这些问题带来的国际甚至是

军事麻烦,更不能期待将来我们的军力更强大了再来解决。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无论何时解决,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麻烦和挑战,如果我们面对挑衅不能够有相应的反应,不但会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也会被历史定位为真正的软弱。

对于我国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及加强海权的策略大致可有以下几种:首先打造沿海经济带,沿海和内地相比较体现出来的优势使其更能够招商引资,更能够深化改革发展之路。现在所需要的是,利用企业、个人集聚沿海的愿望和自我选择,把我国沿海的一些城市打造成人口集中度高、经济

发达速度快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次大力提倡开发海岛,我国500平米以上的海岛大约6961个,政府应该让利于民,用各种政治、经济的方式,在开发者遵守约定、接受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积极介入,群策群力,从各个岛屿的具体实际出发,按照最合适、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式进行开发。对已经初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进行较少投资就可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海岛,可以采取社会竞标的方式,综合各个方面选取最优的投资者。还有适当扶持个别海洋事业。针对一些特殊的海洋事业或者对中国整个海洋事业起到关键

作用的行业,应该适当在资金和政策上有所倾斜。对那些愿意到距离远、偏僻的海疆捕捞的渔民,可以考虑帮助其改造加大捕捞渔船和更新捕捞器具,让其以劳动成果和劳动时间来换取政府的这些关照;对科技含量高、前景好、效益好的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创业项目、科技项目,设立有关的创业园区、科技园区集中孵育、集中扶持、集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氛围;最后积极与争议海域的利益相关国家展开合作而不是增加对抗。要尽最大努力,通过贸易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通过求同存异,最大可能

地把中国在海权诉求上的对立方转变到和自己一致的立场上来。

关于解决中美海权冲突的对策研究。中国发展海权不可避免地要与现存的美国海上霸权发生矛盾与冲突,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中民认为中国要从自身国家大战略的多重需求冷静认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并力求尽可能地规避与美国的海权冲突;要进一步加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在安全上的相互信任,规避或减少冲突;应谨慎有序地推动包括海空军力量在内的海权力量的发展,实现以实

力求和平。

关于解决中日以及与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海权争端的对策研究。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屿主权归属以及冲之鸟岛定性等问题上存在着纠纷。对此,协商对话是正确解决纠纷的根本,而中国有广泛的法理支持;中国的国家力量持续增强,;使得日本为其切身利益,不可能走得很远。刘中民强调中国应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急需成立由国家高层领导负责的跨部门的专门机构,对中日海洋权益争端进行战略应对;切实加强对解决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的法律研究;继

续进行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理性原则为指导的和平努力,探索和平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新途径。面对近日越南菲律宾对我南沙岛礁的主权要求,我们有必要保持一定的克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指导下,为维护地区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互信发挥积极作用,一贯严格遵守《宣言》。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指引下,和平解决南沙问题。

当代世界,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在内,海权问题也将是个长期的问题。

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一、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

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

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中国大陆加强南海军事部署、进行军演、并实施渔业巡护。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

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置在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1972年美国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被划为冲绳县石垣市,历史上琉球不属于日本。针对日美再三挑衅我钓鱼岛主权行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

动”;2012年1月,外交部就日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表明严正立场,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

作答复。但是后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 日本为追求国家利益,通过确定名称、确定数目等做法,企图通过“国家管辖”的方式对外宣称对所有离岛实际占有,并趁机占有大陆架,扩大自己的专属经济区,这与《国际海洋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严重冲突。日本的做法只是其单方面的主张,其做法极其不友好且不负责任。

针对钓鱼岛问题,中国曾多次发表声明,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任何加强对该岛实际控制的举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是非法和无效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核心提示:中韩两国的领海争端由来已久。在东海与黄海都存在在领海争议面积。就东海的争议面积来说,

中韩之间的争议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比中日间的争议面积16万平方千米还要大一些。因为种种原因,两国之间的领海争端一直没有多提。而随着韩国近期的动作多多,在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韩国将是中国在日本之后的第二“主角”。

凤凰卫视7月21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中国领海安全中韩领海争议”,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就东海的争议面积来说,中韩之间的争议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比中日间的争议面积16万平方

千米还要大一些。另外在黄海,中韩之间还存在着大约6万平方千米的争议的海域。中韩海洋争端和中日争端,有不少相似之处,中韩建交是在1992年。回顾当时的国际环境,和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类似的,同样是一次外交突破。

而韩国经济呢,它亟需要中国市场,同时在地缘政治方面,朝鲜半岛的稳定,韩国也必须得到中国的合作。当时两国在东海和黄海海域划分的分歧啊,双方都没有多提。但是在国际《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韩国便从1995年开始,以“科考”的名义,在

苏岩礁海域不断制造小动作。 2001年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苏岩礁之上建立所谓的“韩国离于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在2003年就完工了。在东海问题上,韩国所主张的划分依据是,济州岛以南要求自然延伸,向西又要求中间线原则,侵占苏岩礁正是为了以此为划分东海大陆架的基线。

按照《公约》,暗礁不具备作为领土的法律地位,不能够成为海域划界的依据,更何况地理位置上,苏岩礁位于中国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据中国领海基线的童岛呢,是

132海里。海底不与朝鲜半岛连接,一句话,苏岩礁和韩国没有任何关联。

韩国政府之所以大费周张,在苏岩礁打造“基地”,花费超过了212亿韩元,折合大约2亿元人民币,实际还是要制造“既定事实”。 日本在“冲之鸟”礁上的做法呢?也是如出一辙。2005年韩国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的大陆架勘探石油,即使依照韩国所主张的中分原则,勘探地点也已经超过了两国等距线,达到了50公里。

从积极一面看呢,中韩建交以来,以及后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地缘政治角度使得中国在“美日韩”这个所谓东亚“铁三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外交就有了周旋的空间,在处理东海争端中,中国面对的要么是日本,要么是韩国,但不会是“美日韩”的同盟。

日韩两国几次要搞所谓的“三方谈判”,但是最终都被中国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了。宁肯在双边谈判当中多让步,也不参与多边谈判,这是100多年来中国与各国列强打交道时获得的深刻教训。近期有关中韩海洋争端

的消息,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媒体,说明中国政府已经不在搁置这一问题,在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韩国将是日本之后的第二“主角”。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成为近年来困扰中国外交的最头疼问题之一,且从趋势上看,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其中,以中日东海划界与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最为突出。而中韩在海洋方面的分歧,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处于遮蔽或半遮蔽状态。但不久前发生的苏

岩礁之争表明,这种状态已经接近尾声,中韩海洋之争正式浮出海面。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本月初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接受中国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海洋局所属海监船舶飞机巡航的范围,北起鸭绿江口,东至冲绳海槽,南达曾母暗沙,包括苏岩礁(韩国称为离于岛)、钓鱼岛、黄岩礁以及南沙诸岛在内的中国全部管辖海域。

此言一出,韩国方面的反应迅速而激烈。韩国外交通商部召见中国驻韩大使,抗议中国巡航苏岩礁的说法。就连韩国总统李明博也直接冲到前

台,称如果韩中两国就专属经济区达成协议,苏岩礁“将自然而然地属于韩国”。韩国媒体更是不甘落后。韩国《朝鲜日报》头版的文章颇富煽动性,称这是“建国以来中国首次对我国领土主张主权”。

面对韩国朝野的咄咄逼人,中方也不甘示弱。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表态,更像是对李明博总统说法的一次隔空回应。刘为民表示,苏岩礁位于中韩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部分,其归属须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在此之前,双方都不应在该海域采取单方面行动。这是近年来中韩苏

岩礁之争最为尖锐和公开化的一次。几天后,韩国海洋警察厅就采取了进一步举措,声称为加强对所谓“离于岛”(即苏岩礁)的防卫能力,将在南海地方海洋警察厅旗下的丽水航空大学部署一架CN-235多用途巡逻机。中韩苏岩礁争端俨然有升级之势。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出现海洋争端本不足奇。但长期以来,中国民间对中韩之间的此类争端知之甚少,好多人甚至不知道两国之间还有这么一档子事。而从政府层面来说,两国也都基于外交大局的考量,刻意淡化这

一分歧。这些因素包括,中韩是1992年才建交的,过去的20年是双边关系的成长期,双方都希望培养这一关系;朝鲜问题是中韩关系的重头戏,双方不想因此影响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中韩经贸往来增长迅速,也成为化解双方争端的润滑剂。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双边关系没有因海洋问题出现大的外交冲突。

上述积极因素目前仍然存在,并将在缓和两国争端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但随着两国关系的定型、各自民族情绪的高涨以及国内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已不足以再像过去那

样,使双方政府刻意回避海洋方面的分歧。

但需指出的是,现在朝鲜半岛仍处于南北分离及对峙状态,中韩此类争端也因此被置于次要地位。可以预见,如果朝鲜半岛实现统一,这方面争端将会愈加凸显出来。

当然,与中日海洋之争相比,中韩之争相对来说要平和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双方没有历史宿怨、两国民间的心结不像中日之间那样深、双方的地缘竞争关系不像中日那样强、政府间关系要比中日好得多等等。因之,至少是在近年内,中韩之间应当不会因

为海洋争端酿成军事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韩海洋争端将在两国关系中处于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将是中国周边外交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