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载本文

较良性的轨道。此外,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16%,从而第一次超过美国。总之,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提高、运行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对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作出良好判断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和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存在“内外失衡”,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由于消费不足,我国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从金融角度看直接体现为银行存款增速明显快于贷款增速,2006年存贷款余额差额已超过1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2003年-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超出22.5%这一理论上限,使经济系统内部失衡风险加大。同时,消费需求增长乏力,200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39.2%,远低于当代国际一般70%-80%水平。投资消费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使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快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的“双顺差”局面。此外,其他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如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也都阻碍着经济的良性运行。

2.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显,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根本转变,过于注重总量的增长,而忽视经济的质量、结构和效益。这种粗放式增长所具有的“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基本特征,使资源环境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同时也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GDP占到世界的4%,但同时却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0%的钢铁、31%的煤炭和40%的水泥。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仅位居第133位。因此,尽快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3.收入分配偏低及差距扩大,阻碍了全体居民对成果的共享。从初次分配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政府与企业收入比重则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内部分配结构也出现日益严重的失衡。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1∶1,2006年扩大到3.28∶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也连续多年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0.46以上,远远超过0.4的

国际警戒线。由于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水平下降。也就是说,公平的缺失最终难以避免地损害到了效率。这种由收入因素造成的市场需求约束,制约了全体居民对发展成果公平、充分地享有,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政策取向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与过往相比,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失衡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即不同领域的失衡表现出严重的反方向性。这就使得宏观调控政策陷入两难选择,政策有效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加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当前,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是加大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使之由偏紧状态向偏松状态调整,适度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尤其是增加对瓶颈产业和公共物品的投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进而达到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的目的。二是适当紧缩货币政策,把好货币闸门,改善资金供给,有效化解流动性过剩和部分领域资金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三是考虑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在减少经常账户顺差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为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通过灵活操作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切实增强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化解经济的内外失衡。

(二)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来看,一是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以及研究与开发等领域的公共支出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和来自车间、民间的发明创造。注意加强职业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企业对科技产品的消化吸收能力。三是要实施有倾斜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要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的激励力度。应当明确规定,凡实行政府采购的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优先采购清洁生产企业的产品、资源再利用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四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贷款的支持力度,并加大与创新相关的风险投资,为一些周期长、投入大、社会效益好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消费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当前,我国经济失衡的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乏力,因此,提振消费就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而能否有效促进消费,关键就在于能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进而为社会总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当前来看,一是要尽快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减负的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工资和企业利润间的分配关系,在工资和利润之间建立均衡协调的增长机制,通过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提高其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二是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在初次分配环节就要强调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二次分配过程中,进一步利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捐赠、补贴等再分配手段,以差别调节方式保护中低收入者的利益,通过新的制度安排让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普通消费者所共享。三是各级政府要抓好就业和消费,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相协调。政府要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城乡居民从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有能力进行更多的私人消费。 (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协同带动能力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当前仍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增强产业协同带动能力。一是要继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三是要以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缓解就业矛盾、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出路。当前,应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技术研发业等新型服务业,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带动“内源性”需求的扩大,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

作者:辽宁省财政厅厅长 邴志刚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11日

责任编辑:郭建敏

[国研专稿]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与基本要求

2009-6-16

内容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带有长期性的重要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土地、原材料等成本大幅度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出现较多不确定因素。解决这些新问题,从根本上讲需要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入手,转变发展指导思想,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塑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经济发展,形势,思路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构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模式的诸多要素条件、内外环境、增长动力与机制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原有的“劳动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工业化进程;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越来越背离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外部资源、贸易环境与金融体系等不稳定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在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也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

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营造新的体制与机制环境,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经济面临的长期性挑战

(一)“劳动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时代面临终结

半个多世纪以前,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之前,有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生存工资水平上的无限劳动供给,从而有助于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刘易斯,1954)。开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使得长期被束缚在低效率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得以逐渐释放,并源源不断地涌入非农业部门,形成了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模式(刘世锦,2005),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年均经济增速达到9.8%,并开始向罗斯托所说的成熟经济迈进。

然而自2002年开始,构成中国经济“低成本竞争”模式的诸多因素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其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范化和城市生活费用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始逐步上扬,劳动力短缺现象开始由高素质劳动力(“技工荒”)蔓延到普通劳动力(“民工荒”),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陆一些省份。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伴随着劳资法律关系的进一步规范,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现象加剧,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