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120100 授 管理学博士 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高等学校有关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教学工作,或富有思想、智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够创业、从事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决对策理论与方法
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决策分析基础理论、多目标决策、多人选择理论、多人冲突协商对策理论、二层系统决策理论、进化博弈、网上拍卖等。
2.运筹与物流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并运用运筹学方法(如鲁棒优化方法、数据包络法等)研究实时运作管理――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体系、集成物流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成本和效应周期之间优化的平衡、实时决策等。
3.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管理决策与优化等相关问题。采用运筹学、管理科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系统工程学、仿真与数值分析等理论与方法,研究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采购策略与供应合同、供应链系统整合与协调、供应链系统风险分析与决策、配送战略、运输调度、信息分享与信息不对称决策、供应链中的需求预测、供应链与物流网络设计、企业流程再造与质量控制、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运营与营销(金融)交叉研究、电子商务与智能定价、供应链系统中的生产与外包决策等。
4.工程项目管理
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型工业投资项目的筹划、立项、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规划、计划、指挥及协调管理;项目的生产准备、试生产、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以及项目的投融资方式等。
5.复杂科学管理
本研究方向从理论方法上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复杂科学管理系统思维模式、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论、复杂科学管理的工具、人的心理和管理行为、复杂社会网络、复杂系统优化、复杂博弈、不确定性群决策、知识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从应用上研究投资科学、供应链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评价、知识管理等。
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重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水平测算、信息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基于因特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形式化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数据库理论、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化与国家竞争优势等。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6年。硕博连读、直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构成,具体课程设置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已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12学分。直博生、“1+4”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32学分。
五、培养过程必修环节
1.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评估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
2.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次数不少于三次。
3.学期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由导师组进行考评。 4.实习实践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特点,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践活动。
5.经典文献阅读
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阅读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和研究领域前沿文献,开展文献研读交流,以提高博士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6.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或学院所属教学、科研单位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1篇)后方可申请学位。
六、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研究内容与特色、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主要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答辩前一年进行,由主导师及其指导小组成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三名及以上成员),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研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选题,因特殊原因变动者,应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与学院同意(需在学院备案),可重新做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过程检查
在博士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及指导小组应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应对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汇报,说明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导师及指导小组对博士生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3.预答辩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应在正式答辩前三至六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由学科点统一组织,需聘请3-5名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按照正式答辩程序进行。预答辩小组主要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规范等进行严格审查,并以评议方式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决议。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建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予安排正式答辩。
4.答辩
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申请答辩需满足以下要求:(1)论文业已按照预答辩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导师审核同意提交答辩;(2)必须至少已在权威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3)博士生应在答辩前两个月向学院提交论文评审与答辩申请。答辩的其他具体要求按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应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强化系统的科研训练,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实现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导师指
导小组(含副教授,小组成员可跨学科跨院系),共同负责博士生培养的全程指导与质量监控。
3.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计划与进度、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进行明确规定。
4.注重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优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各类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 别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英文课程名称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First Foreign Language 学分 学时 2 2 36 36 开课 学期 1 1 备 注 全校文科博士生必修 自行开课或公共外语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通开课 专业通开课 学 第一外国语 位课Frontier Field Study on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Management Science and 2 究 Engineering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数Mathematical Methods In 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方法 决对策理论 Decision Making and Game Theory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omplicity Science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rxism 2 2 2 2 1 2 2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 1 2 2 运筹与物流管理 风险投资管理 项目管理 复杂科学管理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选 修课2 根据研究方向 至少要选修2门课程 2 2 2 1 公共选修课 根据学生情况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成绩不计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Topics on Masterpieces 读 补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