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A多元论的观点 B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4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属于(C )

A主观唯心论 B客观唯心论 C朴素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41.鲁迅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B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有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说明(C ) A空间是永恒不变的 B时间是永恒不变的 C时间是不可逆的 D时间与空间是辩证关系

4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的观点属于(A)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4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属于( 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45.“生命,蛋白质的存在方式,首先是在于:蛋白质在每一瞬间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的观点属于(A) A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B对科学发现的神秘主义的解释

C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人本主义的唯物论

46.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存在物和纯粹的抽象”的观点是(D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属于(B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表达了意识的能动性 C唯意志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8.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D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体产生客体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49.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是( C )院

5

A.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 B.客观条件 C.实践 D.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水平 37.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院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50.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是(D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51.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论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5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变化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 C)

A取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B夸大客观条件作用的机械论观点 C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 D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外因论的错误观点 E相对论和诡辩论的观点

54..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 )院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55.时间和空间是( B )院

A.物质的惟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表征物质存在的工具 D.认识物质的条件

56.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B )院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57.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 C )院: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8.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 D )院 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

6

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 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7.“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D )院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59.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C )院 A.变化 B.增加 C.创新 D.运动

6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院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61..“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D )院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6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B )院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D)

A每一事物的矛盾不包含共性 B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C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D每一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E矛盾独立于事物而存在

64.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C) 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原理 E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65.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 B事物变化的显著不显著 C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 E事物的状态是否稳定

66.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67.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C)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8.发展的实质是(D)

7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9.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70.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属于(C )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B否定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71. “否定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D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72.世界上各种事物可以相互区别是因为(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73.割裂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的观点是(B )

A物生有两 B白马非马 C自相矛盾 D我思故我在

74.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又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联系看是(B)

A一因一果 B一因多果 C一果多因 D多因多果 75. “一国两制”符合矛盾学说中的( C )

A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76. “挟泰山而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而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非不能而实不为也”说明(A)的区别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本质与现象 C原因与结果 D可能与现实 77.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D)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扬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78.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否认了偶然性的作用 D看到了偶然性的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