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高一生物同步课堂

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兔的长毛和短毛 B.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 棉纤维的长和粗 D. 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答案】 A 【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兔的长毛和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米的黄粒和圆粒、棉纤维的长和粗,都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C错误;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 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有耳垂的双亲生出无耳垂的子女,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故A正确;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故B错误;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不能确定显隐性,故C错误;杂合子的测交后代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DD,乙图中的dd,丙图中的Dd都是等位基因

- 1 -

高一生物同步课堂

B. 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 理论上图丙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 D. 基因分离定律可适用于所有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详解】A、DD和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错误。

B、DD和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图甲和图乙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错误。

C、Dd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故正确。

D、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原核生物进行无性生殖,错误。 故选C。

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D. 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

- 2 -

高一生物同步课堂

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B

错误;由分析内容可知: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

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B. ②

C. ③

D. ④

- 3 -

A. ① 【答案】A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aBb产生4种比例相当的配子:1AB:1Ab:1aB:1ab,即等位基因(A与a,B与b)分离、非等位基因(A与B,A与b,a与B,a与b)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6.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

高一生物同步课堂

A. AA、Aa和1/16 B. Aa、Aa和1/9 C. Aa、AA和1/4 D. Aa、Aa和1/64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题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当基因组成是aa时表现出白化病,当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为正常,则图中Ⅰ1、Ⅰ3表现为正常后代均有患病,因此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Ⅱ2和Ⅱ3均无病,基因为1/3AA、2/3Aa,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为2/3×2/3=1/9。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题图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7.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均符合分离定律

B. 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 C. F2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1/16 D. F2中纯合黄色圆粒种子占1/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 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比例为1:1:1:1。 (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 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 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

【详解】A、孟德尔两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 均符合分离定律,正确; B、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