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内容重点 下载本文

主义。正是这种现实性、时代性使之成为新古典主义。法国新古典主义在绘画领域的杰出代表是达维特(大卫David),他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他的作品表现出单纯、高贵的美,舍弃了无助于主要效果的枝节细部,代表作《马拉之死》、《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萨宾妇女》。他坚定地维护古典绘画传统,在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论战中,他是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

其他新古典主义的著名画家还有吉洛德,代表作《安底密翁的睡眠》、《大洪水》;勒布伦夫人是专门为皇后画像的画家,但是她的著名作品是《母女图》,描绘的是她自己和女儿亲切拥抱的场景;普吕东,代表作《正义女神和复仇女神追赶凶手》、《劫走普塞克》;格罗,代表作《雅法城的黑疫病人》。安格尔(Ingre)是达维特的高足之一,他是19世纪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达维特死后,他作为与浪漫主义的论战中新古典主义的主帅出现。他坚持绝对精准的训练、鄙视即兴发挥和零乱无序,对线条的运用出神入化。不过,新古典主义发展到安格尔时代,已渐趋保守,被称为“学院派古典主义”代表作《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瓦平松浴女》等等;盖兰也是新古典主义的著名画家,但是浪漫主义的许多名家也出自他的门下,籍里柯、德拉克罗瓦、高尼埃都出自他的门下。学院派古典主义在英国、意大利、德国和俄罗斯均有发展。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盛行于19世纪前期,在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均有成就。它是在与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主张与新古典主义的观点针锋相对。浪漫主义美术突破了古典主义美术的束缚,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性,重视表现美术家的个性、情感和想象,爱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手法,并追求色彩、色调的表现力和流畅奔放的笔触。题材上多选取悲剧题材、稀有题材、文学题材和异国情调题材等。法国浪漫主义美术还注重对时代精神、社会斗争相结合,成为积极的浪漫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是席里柯和德拉克罗瓦,雕刻方面的代表是吕德。

籍里柯(Géricault)是浪漫主义的著名画家,他是论战中浪漫主义一方的代表,著名作品《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骑兵军官在冲锋》、《受惊的马》,他一生执迷于马匹,33岁时因坠马伤重不治而死。德拉克洛瓦(Delacroix)是浪漫主义最为重要的画家,在籍里柯死后,他是浪漫主义的领袖,与安格尔继续两派的论战。代表作《但丁之舟》、《希阿岛的屠杀》(标着着法国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自由引导人民》(达到了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顶峰)、《萨达纳巴尔之死》、《雅各与天使搏斗》。吕德的雕刻《马赛曲》也被视为《自由领导人民》的姊妹之作。

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是欧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美术思潮,在欧美各国均有重要成就。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革命民主运动高涨的时代产生的,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质和民主倾向。同时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又是在同僵化的官方艺术和蜕化的浪漫主义美术进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既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因袭保守和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和脱离生活,而以忠实的描绘生活真实为创作的最高原则,提出了直接描绘当代生活和自然风貌的主张,以及艺术为民众的进步思想。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具有真实性、思想性、批判性和民主型等特征,表现手法一般以质朴、深沉、简明为特点。批判现实主义美术以法国和俄罗斯的成就最为典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是库尔贝、米勒和杜米埃,库尔贝是法国现实主义美术的骑手,作品题材广泛、画风真实,代表作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石工》;米勒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农民画家,是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作品质朴平凡、饱含同情,代表作品有《拾穗》、《簸谷者》、《牧羊女》、《晚钟》等;杜米埃(Daumier)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猛将和杰出的讽刺画家,擅长城市题材和讽刺画,代表作品有《立法肚子》、《三等车厢》、《宽恕》、《唐·吉柯德》等;同时代,法国还有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它的作品思想深刻、手法多样,杰出代表作品有《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巴尔扎克像》等。

巴比松画派

是活动于19世纪30-70年代的法国民族风景画派。当时一些画家聚居在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作画,

17

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他们以自然风景为主要题材,提出了“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艺术主张,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光写生风景画。他们对于空气感和光、色的探索,对同一景致在不同时刻的气氛变化的创作研究,为印象派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主要代表画家有卢梭(《阳光下的橡树》、《森林出口》)、杜比尼(《春天》、《维埃尔威尔的黄昏》)、柯罗(《蒙特之桥》、《纳尔尼桥》、《蒙特芳丹的回忆》、《带珍珠的少女》、《梳妆》)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美术是19世纪70—8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美术流派,同时也是一种美术思潮和美术风格。因其处在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对19世纪西方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印象主义反对艺术因袭古典传统,谋求艺术创新和自我发展,提倡室外写生,忠实的表现客观世界,尤其追求对于外光和色彩的瞬间表现,开辟了绘画表现的新领域。他们反对绘画作为文学的附庸,强调表现直接感受、总体印象,并追求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价值(如色彩、笔触等方面),从而使绘画变革向着现代主义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印象主义具有国际影响,在英、美、德等国均有响应。著名代表是法国的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等。

莫奈是印象派最为典型的画家,善于在风景中捕捉阳光、空气氛围中的色调美,有“印象派之父”的称号。“印象主义”一词源于他的代表作《印象·日出》,重要作品还有《卢昂教堂》、《麦草垛》、《睡莲》等,其中《睡莲》是他在晚年视力不佳的时候完成的;印象派的著名画家马奈(Manet),他与印象派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却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代表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在船上作画的莫奈》、《福立斯—倍热尔酒吧间》等;雷诺阿(Renoir)在肖像和女性裸体画中尝试运用光、色画法,色彩柔和又华美,代表作有《游船上的午餐》、《红磨坊街的舞会》、《包厢》等;德加(Degas)擅长用油画和色粉画表现室内灯光下的舞女、歌女形象,色调轻快鲜明,代表作有《苦艾酒》、《舞台上的舞女》、《等候出场》等。

印象派是一个关系比较松散的画家群体,但是作为与官方沙龙的反动与挑战,他们在1874-1886年举行过8次展览。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毕沙罗、西斯莱、莫里索等。

印象主义之后

印象主义之后,艺术面向多元化发展,许多画家勇于打破传统的陈规旧俗,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有着不同的创作目的,这些流派打开了现代艺术之门。

新印象主义美术

继印象主义之后,也可以称为“点彩派”或者“分色主义”。点彩派根据色彩分割的理论指导创作,在具体创作的时候采用点彩的方法。代表人物修拉(Seurat),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库尔波夫瓦之桥》。西涅克也是点彩派的重要人物。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不满足于对现实的忠实表现,而是重视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因此被统称为“后印象主义”的诸位画家在风格手法上都有很大差别。塞尚(Cézanne),在重视印象派在外光色彩上的成就同时,更加注意对象内在结构的稳定性的表现,代表作《普罗旺斯的石山》、《吸烟者》、《静物》、《玩纸牌的人》。他的表现方法暗示了立体主义的方向。凡·高(Van Gogh),早期画风受到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后吸收浮世绘的养料,开始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代表作《星月夜》、《向日葵》、《割耳后的自画像》、《阿尔的小屋》。高更(Gauguin),中年才开始完全投入艺术创作,他善于学习土著文化艺术,还吸收东方绘画、中世纪艺术、黑人艺术等多方面的艺术特点,成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代表作《雅各与天使搏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卢梭(Rousseau)是这一时期原始派,又叫做稚拙派的代表人物。纳比派(Nabis)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流派,纳比意即“先知”。代表人物夏凡内(Chavannes)、莫罗(Moreau)、维雅、勃纳尔等等,图卢兹-劳特雷克(Toulouse-Lautrec)也与纳比派的成员有过密切的联系。

雕塑

浪漫主义的雕塑大师是吕德(Rude),代表作《马赛曲》、《贞德听到召唤》。他的学生卡尔波也是著名

18

的雕塑家,代表作《舞蹈》、《花神》。

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Rodin),善于把题材、情节的浪漫性与三度空间完美的结合起来。代表作《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吻》、《地狱之门》等等。

第二节 德国艺术

德国国力在19世纪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革给艺术也带来变化。艺术家协会、博物馆大量出现并面向大众开放,这使人们有了提高鉴赏力的机会。这一时期德国艺术家的思想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互相竞争。

浪漫主义在19世纪前期占有重要地位,部分画家重视风景画,代表人物弗里得里希(Friedrich),他将自身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主观感受融为一体,代表作《台岑祭坛画》。早期浪漫主义的艺术家还有隆格(Runge)、卡鲁斯(Carus)、布莱兴(Blechen)。浪漫主义其中还有个名叫“拿撒勒”的派别,其作品多取材自宗教故事和神话。代表画家柯尔内利乌斯(Cornelius)、奥维尔贝克(Overbeck)、沙多夫(Schadow)。

德国的现实主义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代表人物门采尔(Menzel),代表作《弗里得里希大帝的历史》(插图)、《轧铁工厂》。其他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还有莱布尔(Leibl)、利伯曼(Lieberman),他还是“柏林分离派”的创始人之一。

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思潮出现,画家们用象征寓意的手段表现内心的思想和幻象,代表人物阿诺德·博克林(B?cklin)。

第三节 英国艺术

风景画的发展是英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经过18世纪的发展,在19世纪,风景画可称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其中蕴藏着新的表现手法的先声。特纳(Turner),在他的风景画中贯穿着这样的思想:面对自然的壮美,人生历程是短促虚幻的。他的技法对后世画家有重要的影响,代表作《暴风雪中的汽船》、《国会大厦起火》。康斯泰布尔(Constable),德拉克洛瓦把他誉为现代风景画之父。代表作《干草车》、《弗莱福特的磨坊》。

拉菲尔前派是19世纪中叶英国重要的派别,发起这个派别的年轻画家把拉菲尔以前的欧洲绘画奉为经典,主张从那个时代吸取营养。饱含着很强的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内涵,对欧洲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有一定影响。这个派别的活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代表人物:罗塞蒂(Rossetti),代表作《圣母领报》、《珀尔塞弗涅》、《白日梦》。米莱斯(Millais),代表作《基督在双亲家中》、《奥菲利亚》。亨特(Hunt),代表作《牧人》,这幅画也标志着该派艺术的成熟。此外还有爱德华-伯恩·琼斯(Jones)、布朗(Brown)等人。

第四节 美国艺术

1620年,第一批永久移民乘“五月花”船来到美洲大陆,半个世纪以后,肖像画家就已经出现,其风格大多是在英国学习的荷兰画派表现手法。早期的肖像画家最著名的是斯米博特(Smibert),现在看到的他的作品都是当时名人的画像。

美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个伟大的画家是科普利(Copley),他的作品曾在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获得好评,代表作《理查德·斯金娜夫人》、《皮尔逊上校之死》。其他著名的画家还有斯图亚特(Stuart),掌握高超的肖像画技法,为华盛顿及其他开国元首画像。韦斯特(West),他的艺术生涯是在英国度过的,曾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代表作《沃尔夫将军之死》。

哈德逊河画派,19世纪的美国画派,经常表现哈德逊河沿岸的风光,抒发怀旧浪漫的气息。代表人物科尔(Cole),重要作品《卡茨基尔山中的日落》。杜兰德(Durand),曾任全国美术设计学院院长,代表作《潺潺溪流》。英尼斯(Inness),他深受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代表作《夏天的榆树》。

19世纪下半期,美国的艺术开始成熟,代表画家霍麦(Homer),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画家,代表作《海流》、《值夜班——平安无事》。伊肯斯(Eakins),在学画的时候受到马奈的影响,曾在欧洲游学。代表作《格罗斯病院》。赖德(Ryder),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画家,重要作品《海上月光》、

19

《白马上的死神》。

第五节 俄罗斯艺术

19世纪前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衰落,浪漫主义逐渐取代了它在俄罗斯的重要地位。

俄罗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基普连斯基,代表作《骠骑兵达维多夫》;谢德林,他的作品以意大利的景色为主,代表作《索连托》、《卡普里岛》;维涅茨昂诺夫,代表作《春耕》;特罗平宁。在这段时间,尽管学院派力图掌握浪漫主义的手法,但是它的衰落已经无可挽回,布留洛夫的艺术生涯与学院密切联系,但他吸收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创作了著名的《庞培末日》。艾瓦佐夫斯基也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绘制了大量的海景画,《九级浪》是他的代表作。这时期的历史画逐渐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伊凡诺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基督出现在人民面前》。

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艺术家们开始直接描绘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端,批判现实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的。其先驱是费多托夫,代表作《少校求婚》、《贵族的早餐》。19世纪下半期,民主主义思潮广为传播,艺术家也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巡回展览画派就是这种潮流的表现。巡回展览画派简称“巡回画派”,创立之初,有15位画家在章程上签名,包括别洛夫、克拉姆斯科依、萨甫拉索夫、施什金、普梁尼什尼科夫、盖依等人,在1870-1923年间,举办了近50次的巡回展览,他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大众生活,描绘美好的自然。中坚是列宾、苏里柯夫、谢洛夫、瓦斯涅错夫,他们的理论支持者是评论家斯塔索夫。

别洛夫,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锋,是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的实际领导者,代表作《三套车》、《送葬》。克拉姆斯科依,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中心人物,代表作《荒野中的基督》、《月夜》。列宾,他代表着巡回画派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索非亚公主》。苏里柯夫,与列宾齐名的著名画家,代表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缅希科夫在别留佐夫》。擅长风俗画的画家有:米索耶道夫,代表作《地方自治局在午餐》。萨维茨基,代表作《修筑铁路》。亚罗申科,代表作《司炉工》。善于运用历史题材的著名画家有:盖依,代表作《彼得大帝审讯阿历克塞王子》。瓦斯涅错夫,代表作《三勇士》。巡回派在风景题材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人物:萨甫拉索夫,代表作《白嘴鸦飞来》。施什金,代表作《松林之晨》、《黑麦》。库因芝,代表作《乌克兰之夜》、《白桦树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国艺术发展最为复杂的时期,既有现代艺术的观念,也有继续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为方向进行创作的画家。

风景画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迅速,出现了“情绪风景”,列维坦是确立“情绪风景”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弗拉基米尔路》、《伏尔加河的傍晚》。还有一些画家,尝试把风景画与风俗画结合起来,他们是瓦斯涅错夫、戈拉巴尔、茹科夫斯基、雷洛夫等。还有的画家在巡回派的基础上,对绘画方法进行新的探求,代表人物阿尔希波夫和柯罗文。现实主义学派最为杰出的画家是谢洛夫,代表作《阳光下的少女》、《彼得大帝》。《艺术世界》创作联盟是在艺术家和评论家们关注风格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代表人物:别努阿、萨诺夫、巴克斯特、郎塞尔。

现代艺术也是在这段时间出现的,堪称先驱的是弗鲁贝尔,他曾是契斯恰科夫指导下的优秀学生,代表作《天鹅公主》、《天魔》。1917年之前,俄罗斯涌现了一批现代艺术流派如“青玫瑰派”、“红方块王子派”等等。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夏加尔、康定斯基、马列维奇。 雕塑

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是马尔托斯,代表作《米宁和波热尔斯基》。19世纪下半叶的雕塑中,安托科里斯基虽然受到了学院派的教育,但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著名作品《伊凡雷帝》。

从19世纪末开始,俄罗斯雕塑有了长足进步,著名的雕塑家有:柯年柯夫,代表作《工人战斗员伊尔·楚尔金》、《尼开》。布鲁布金娜(女),曾受到罗丹的指导,其风格表现出某种受到印象派影响的迹象,代表作《工人》、《前进》。

第六节 东欧、北欧艺术

1.东欧诸国艺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