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答案 下载本文

连续发酵运转的周期长,菌种多退化,容易污染,培养基的利用率一般低于分批发酵,而且工艺中的变量较分批发酵复杂,较难控制和扩大。

第四章 病 毒

一、填空

1、宿主种类和组织细胞种类;2、噬菌体 噬蓝藻体 噬支原体; 4、感染性 理化性质的均一性; 7、.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9、.病毒吸附于细胞到子代病毒释放每个受染细胞释放的子代病毒;10、吸附、侵入 脱壳 病毒大分子合成 装配与释放 二、选择题

(2)、(2)、(2)、(2)、(3)、(2)、(2)、 三、是非题

√、√、×、√、×、×、×、√、√、×、 四、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的噬菌体。 溶源性:感染细胞后噬菌体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子代噬菌体产生的现象。

温和噬菌体:能够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又称溶源性噬菌体。 原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溶源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自发裂解:自然情况下的溶源性细菌的裂解,但裂解量较少。

诱发裂解:经紫外线、环氧化合物等理化因子处理,溶源性细菌发生的大量裂解。 半数致死剂量:使半数试验宿主死亡的病毒剂量。

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特异性染色区域。不同病毒所形成的包涵体在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内的定位不同;其染色性质亦不同,即有的嗜酸性染料,有的嗜碱性染料;并且其大小、形态亦有所区别,所以包涵体在病毒的实验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涵体是病毒复制所产生的复制复合物、转录复合物、装配中间体,所合成的核壳和毒粒累积在宿主细胞的特定区域内而形成的,称之为病毒工厂的结构。

卫星RNA: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RNA片段,它被包装在其辅助病毒的壳体中,其对于辅助病毒的复制不是必需的,它们与辅助病毒基因组无明显的同源性,但其存在往往可影响辅助病毒引起的感染症状。

五、简答题

1、结构简单,独特的繁殖方式,绝对的细胞内寄生,生命形式的简单性

3、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裸露的螺旋对称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有包膜的甄旋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复杂毒粒图像。其优良性状。

5、可稳定遗传:子代细菌都含有原噬菌体,均具有溶原性;可自发裂解:温和噬菌体的核酸也可从宿主DNA上脱落下来,恢复原来的状态,进行大量的复制,变成烈性噬菌体,自发裂解几率10-2~10-5 ;可诱导裂解:用化学、物理方法诱导;溶源转变:由于溶原菌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核酸而使自己产生一些新的生理特征。 六、论述题

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细胞受体、辅助受体、病毒的吸附过程;侵人: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的侵人方式;脱壳: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大分子合成: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大分子合成的特点;装配与释放: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装配与释放的方式。

2、病毒可引起多种传染性疾病;发酵工业中噬菌体污染可导致倒罐;昆虫病毒可用作生物杀虫剂;有些细菌病毒可用于疾病治疗;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3、类病毒:只含有RNA,不含蛋白质的具侵染性的颗粒,为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体;拟病毒:一类包裹在真病毒中的裸露的RNA或DNA,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中都有发现。朊病毒: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亚急性海绵样脑传染病的致病因子。至今已发现能引起10余种人和动物疾病如人的库鲁病、克雅氏病、羊瘙痒症和疯牛病等。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

一、填空题

1.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 能源 2. 碳素来源 能源 糖 有机酸 醇 脂 烃

3. 维生素 氨基酸 嘌呤和嘧啶 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 合成细胞结构及组分的前体 4. 碳源性质 5. 能源 6. 电子供体

7.光能无机自养 光能有机异养 化能无机自养 化能有机异养 8. 基础 加富 鉴别 选择 9. 琼脂 明胶 硅胶 10. 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膜泡运输 二、选择题

1.(4) 2.(4) 3.(3) 4.(1) 5.(2) 6.(4) 7.(2) 8.(3) 9.(2) 10.(4)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 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2 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 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4 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碳化合物为能源,碳源和供氢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的微生物。 5 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以CO2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6 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供氢体是还原在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7 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营光合生长的微生物。 五、简答题

1.不能。微生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极低;微量元素常混杂在天然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试剂、自来水、蒸馏水、普通玻璃器皿中;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培养基组分含量不恒定、药品生产厂家及批次、水质、容器等条件不同而变化,难以定量分析检测。 2 维生素、氨基酸或嘌呤(嘧啶)通常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菌株)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而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

3.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菌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4.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什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六、论述题

1 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可同化CO2进行自养生活,有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 活,在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能营养生活,在黑暗及好氧条件下利

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进行化能营养生活。

2 (1)从苯含量较高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2)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3)将样品适当适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饭;(4)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CO的自养型微生物);(6)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 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4.不能。因为,(1)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2)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3)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一、填空题 1.EMP ED HMP 2.EMP PK HK HMP 乙醇或乙酸 4.底物水平 氧化 光合 底物水平 5.电子传递 最终电子受体 6.厌氧条件 有氧条件 降低 好氧呼吸 7.延胡索酸 8.有机物 氧化磷酸化 H2 NH4+ H2S Fe2+ 消耗 9.生物固氮 二、选择题 1. (2) 2. (1) 3. (3) 4. (1) 5.(4) 6. (2) 7. (2) 8.(4) 9. (4) 10. (2) 三、是非题

1. + 2.- 3.- 4.- 5.+ 6.- 7.- 8.+ 9. + 1 0. + 四、名词解释 1 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2 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3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4 无氧呼吸: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5 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生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物的发酵。 6 生物固氮:微生物将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7 硝化细菌:能利用还原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的细菌称为硝化细菌。

8 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CO2或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