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的改造方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3)系统指标及电平参数的规划:由于双向HFC网络改造,随着光节点用户

规模变小、放大器级数减少,网络正向指标一般能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网络改造时,应重点规划反向指标及电平参数。反向指标及电平参数的规划,与网络所采用的设备、拓扑相关,建议上行传输通道需要规划的参数: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标称系统特性阻抗(Ω) 上行通道频率范围 标称上行端口输入电平 (dBμV) 上行传输路由增益差(dB) 上行通道频率响应(dB) 技术指标 75 5~65 105 ≤10 ≤10 ≤1.5 ≥26(Rb、Rc) (对CM业务要求CNR≥22) ≤800 ≤10 ≤300 ≤7 说明 测量方法 基本信道 此电平为单项业务设计标称值,非系统回传总功率电 平。 服务区内任意用户端口上行。 7.4MHz~61.8MHz 7.4MHz~61.8MHz任意3.2MHz范围内 电磁环境最恶劣的时间段测量,一般建议为18:00~22:00 任意3.2MHz范围内 详见 GY/T 对于网络规范,质量好,交互业务需求较高的区域,为180-2001 方便交互业务的大面积推广,可将所有用户终端端口设计为双向端口,不需要考虑该项指标;如果网络环境较差,大部分用户终端端口只能为单向电视端口,有选择性的开通双向端口,则需要考虑该项指标 为控制正向广播信号干扰回传通讯,参考IEC 60728-10 Ed.2.0及IEC 60728-1 Ed.V4.0 6 7 8 9 10 载波/汇集噪声比(dB) 上行通道传输延时(μs) 回波值(%) 上行通道群延时(ns) 信号交流声调制比(%) 11 用户电视端口噪声抑制能力(dB) ≥40 12 通道串扰抑制比(dB) ≥54

14

(4)网络改造方案的设计

反向为主,兼顾正向:电缆接头的质量和接头制作工艺;把好设备及器件选材关。提出在实施设计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下行信号,而要上、下行信号一并考虑,并且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应优先考虑上行信号的要求。

回传光发射机的选取:由于双向HFC网络支持宽带数据接入,网络管理、小区智能化等多业务接入,宽带数据接入也出现了多回传通道捆绑技术及高阶调制技术,建议回传光发射机在NPR≥30dB时,动态范围大于20dB。

电平参数的设计:建议采用0dB增益法,光发射机的反向输入采用每赫兹(Hz)功率法计算,在用户终端到最近的有源设备之间的反向衰减为30 dB左右。

在分前端,应设计从回传光接收模块出来的回传射频信号的分配、混合网络,支持回传射频的多端口的提取,以保障多回传业务的实施及提高网络的适应性。

作为抑制用户噪声的一种措施,可以在用户终端加装高低通滤波器。 (5)网络改造的反向调试:回传信号一般经反向楼放、反向干放、反向光发射机,到分中心机房的反向光接收机,进入回传射频信号的分配、混合网络,上连至CMTS上行端口。回传的反向调试可分前端网络、光系统、电缆传输网络逐段调试。

(6)网络改造工程的验收:由于双向HFC网络系统稳定性往往取决于反向通道的质量,因此,对HFC双向改造必须从施工工艺、系统调试、回传噪声分段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验收。

4、业务承载能力

Cable Modem接入方式采用非对称性接入方式,下行采用64QAM/256QAM调制方式时,每8MHz频道可以提供38/51Mbps的数据数率,上行依据网络状况,可以选用Q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调制带宽从200KHz到6.4MHz不等,提供带宽从200Kbps到30Mbps不等,并可实现多通道捆绑,。Cable Modem用户接入技术可承载包括高速上网、高清/标清、广播、IPTV、VOD、VOIP等多种业务应用。

5、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Cable Modem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

(1)具备较完善的国际协议体系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运营支撑体

15

系。技术较成熟,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系统前端、终端和管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好,具备可运营、可管理特性。

(2)具备业务流的分类、QoS策略和严格的带宽保障机制,具备严格的接入终端签权和数据安全传输能力,具备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规范,可架构可管理的IP网络。

(3)具备业务接入时用户不需要重新布线的特点,并且用户家庭中的有线电视终端盒处都有数字媒体、宽带接入能力,适应于交互媒体业务的发展。

(4)双向网络的覆盖可依据用户规模、业务发展逐步安装数据前端设备,组网方式灵活,适合于宽带业务的逐步发展,并通过使用多个数据频道或频道捆绑技术,系统可平滑扩容以满足业务发展的带宽需求。

(5)线路维护与单向HFC网络维护使用相同的技术规范、仪器仪表,维护效率高,但双向HFC网络的维护比单向网络需要更严格的维护规程。

(6)数据前端设备放置在分前端机房,覆盖用户规模较大,数据前端设备具备较好的性价比,满足双向业务的高可靠性要求。

Cable Modem技术比较成熟,其接入方式对网络质量和技术维护要求较高,

适用于上行带宽有限业务的开展。

5.2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图纸)

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是以以太网系列技术为基础的数据接入技术。该类技术的物理传输介质可以是普通的五类线,也可以是同轴电缆;数据传输可以使用基带传输技术也可以使用调制传输技术。目前,基带传输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用户接入技术、EOC(Ethernet Over Cable)等用户接入技术,调制传输接入技术主要包括 BIOC(Broadcasting and Interactivity Over Cable)等用户接入技术。 5.2.1以太网接入技术

局域网(LAN)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系列技术、令牌网络技术等技术,以太网技术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使用管理方便等特点,以太网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10G以太网等技术。

16

在该类技术中,双向网络的接入采用五类线进行入户改造,完成双向数据业务的接入功能,有线电视网络仍然采用HFC网络实现。

五类线接入方式具有接入带宽高,可扩充,可以承载多业务运营等特点。在后期维护中,五类线入户方式符合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用户间相互影响小,维护与故障处理方便。

五类线接入方式存在着五类线需重新入户施工,施工量和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五类线接入方式主要适用于新建住宅预埋线路或办公楼等网络用户密集的地区。

5.2 .2EOC技术

1、概述

EOC(Ethernet Over Cable)是基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使用以太网协议的接入技术。在用户楼道附近,采用特定的介质转换技术(主要包括阻抗变换、平衡/不平衡变换等),将符合802.3系列标准的数据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接入用户家中。

2、技术原理

EOC传输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有线电视信号在111~860MHz频率传输,基带数据信号在0-20MHz频率传输的特性,可以使两者在一根同轴电缆中传输而互不影响。把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通过合路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送至用户。在用户端,通过分离器将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开来,接入相应的终端设备。

EOC技术原理如图B2所示。主要由二四变换、高/低通滤波两部分实现。由于采用基带传输,无需调制解调技术,楼道端、用户端设备均是无源设备。由于现有的以太网技术是收发共两对线,而同轴电缆在逻辑上只相当于一对线,所以在无源滤波器中需要进行四线到两线的转换(见图B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