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 (三) 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四)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
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给后进生和弱智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全册教学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 ———————————————(8课时) 2、小数除法———————————————— (11课时) 3、观察物体———————————————— (3课时) 4、简易方程————————————————(16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6、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教学时间 8.19-8.23 8.26-8.30 9.2-9.6 9.9-9.13 9.16-9.20 9.23-9.27 9.30-10.4 10.7-10.11 10.14-10.18 10.21-10.25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 小数除法的练习、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练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的练习、观察物体、多角度观察物体 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 “做一做”活动及其练习、利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国庆节放假 掌握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方法、复杂方程 利用复杂方程解决问题、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解答问题、复杂方程的练习、整理和复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巩固练习 整理与复习、可能性与公平性、用数学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巩固练习、中位数 铺一铺、数学广角 复习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 复习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的巩固练习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课时安排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备注 十一 10.28-11.1 十二 11.4-11.8 十三 11.11-11.15 十四 11.18-11.22 十五 11.25-11.29 十六 12.2-12.6 十七 12.9-12.13 十八 12.16-12.20 十九 12.23-12.27 二十 12.30-1.3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用
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缩小10倍 1 0 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缩小100倍 3 6 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 练习一 三、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3 2
四、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P7练习一第1、2、3题。 六、教学反思
_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应注意习题的多样,难度的适中,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体现了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倍 × 8 0. 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
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 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 7、9题。P.9 13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所有的练习能集知识性、趣味性、拓展性为一体,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
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 1.5 0.4 0.35 5 0.11 2.4× = 1.2× = =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
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 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练习一 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 页8题 P.9 页11、14题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应注意习题的多样,难度的适中,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
一步体现了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 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
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0.4×0.4 0.89×1 0.11×0.6 80×0.05 1.25×8 0.25×0.4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095 4.307 1.8642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
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2 .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8第1题。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不陌生,但是“积的近似数”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应注意习题的多样,难度的适中,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体现了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P.13页5题 P.14页6、8题 六、教学反思
复习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知识,为学生知识的迁移做了铺垫。通过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应注意习题的多样,难度的适中,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自己探索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小数乘法也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讨论怎样运用运算定律时候,首先通过第一小题讨论归纳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思路方法是一看、二想、三算,然后推广运用。这样赋予了每个例题不同的侧重点,即使学习内容不重复,学生学习起来不感到枯燥,又使运算定律的推广落到了实处。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和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
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七、教学反思
1、通过对小数除以整数用多种思路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迁移和多向思维)。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学习,能概括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第二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
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
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 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打破常规,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尝试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地从已知探索未知的习惯。
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通过数学诊所的活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巩固,课堂上还留了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堂得以反馈。
第三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内容】: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3、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问: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4、计算:43.5÷5=8.7
二、引入新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个数除以小数。 三、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师:小明正准备和奶奶一起编中国结,说一说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观察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问:前面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问: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
完后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P22做一做 2、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五、练习:P24第1—5题。 六、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突出“算”与“用”的结合,在计算教学的同时也比较充分地体现解决问题的教学课的开始,我出示情景图——妈妈在购买水果,已知水果的数量和总价,提出问题:每样水果的单价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列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体现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处理,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数
学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作业反馈看,学生掌握的也是比较理想的。课堂作业全对的人数为65%左右,有错误的同学也大多不是因为算理的错误,而是由粗心马虎造成的。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出几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更谈不上渗透下一节课的知识,或设计一些开放型的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巩固。
第四课时 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 × 1.14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常出错。这节课我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教给学生计算技巧,利用现代化工具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课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五课时 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P25—26练习四第6—9、12、13题。 【教学目的】:
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并会根据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指导练习
1、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P26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P26 思考题
先解释停车收费的规定,再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作业:P25第9题。 五、教学反思:
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认为它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学生坦诚的说“我做这样类型题目的特别容易在这里弄错”“我认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从自身学会反思,学会从他人处获取经验,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第六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
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19÷11 1.08÷3.3 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四、作业:P30第1、2题。 五、教学反思
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教学时我先引出例题,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先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除法算式的三个特点:(1)总是除不尽,(2)商不断重复出现“3”(3)余数不断重复出现“25”。理解是因为竖式中余数不断出现,决定商不断重复出现,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在学生弄明白了循环小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接着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引出循环小数、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做相关练习,巩固新知识。
第七课时 循环小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 P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 3.27676? 301415926? 40.03666? 100.7878 0.06262? 3.203203? 0.2142857142857? 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 :P30第4、5题。 五、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做得较好的:
注重创设情景,提高学习兴趣。这节课是概念课,大多数学生都对此不感兴趣,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猜一猜,找朋友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比赛算出400÷75这道算式后,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如“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尽量多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八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五、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注意这一点,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大量的举例、充分地观察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2、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此时,我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归一问题 【教学内容】:P32例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5.6÷0.07 5.2÷0.2 6.9÷0.3 5.5÷1 0.8×90 2.5×0.2 二、导入: 1、教学例11:
同学们,你们见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从图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2)观察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2、P32做一做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P34第3题:
四、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五、作业:独立完成P34第1、2: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弱化了对关键词语的强调,而把教学的重点转向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关注。通过让学生比较买玩具的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特征:一般都要先求出每份数,再求总数。接着让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进一步加深理解。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拓展理解。再利用情境比较归一法和倍比法的不同,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多样而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渐深化理解,完成建模,从而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最后,又通过学生编题的形式,让学生跳出课堂情境,进入生活情境,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讨论“学了今天的知识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跳出学习情境,进入应用情境。这些丰富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教学内容】:P34—35练习六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教学例12: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