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低时,较适用UCT工艺。
图8-7 UCT工艺流程图
4)MUCT工艺
MUCT工艺的流程如图8-8所示,该工艺系在UCT工艺的基础上,将缺氧段一分为二,形成二套独立的内回流。因而,MUCT是UCT的改良工艺。进行这样的改良,与UCT相比有两个优点:一是克服UCT工艺,不易控制缺氧段的停留时间,二是避免控制不当,DO仍会影响厌氧区。
图8-8 MUCT工艺流程图
MUCT缺点主要有:
? MUCT工艺比传统A2/O工艺多了一级污泥回流,因此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自控要求有所提高,耗能有所增加。
? 设两个单独的缺氧池,一座缺氧池专门用于除去外回流带来的硝酸盐,增加了缺氧池体积。
? 与A2/O工艺类似,剩余污泥只有一部分经历了完整的放磷、吸磷过程,部分直接经缺氧、好氧后沉淀排出。
? 与A2/O工艺类似,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影响系统的脱氮效果。
5)倒置A2/O工艺
为了克服上述各工艺过程的缺点,产生了倒置A2/O工艺,工艺流程见图8-9。为避免传统A2/O工艺回流硝酸盐对厌氧池放磷的影响,通过吸收改良A2/O工艺优点,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30~50%的进水,50~150%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停留时间为1~3h。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氧,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缺氧段污泥浓度较好氧段高出50%。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再根据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段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
图8-9 倒置A2/O工艺流程图
分点进水倒置A2/O工艺采用矩形的生物池,设缺氧段、厌氧段及好氧段,用隔墙分开,采用推流式。缺氧段、厌氧段设置水下搅拌器,好氧段设微孔曝气系统。为能达到硝化阶段,选择合理的污泥龄。
3、SBR工艺系列 1)SBR工艺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即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随着曝气器设备、自控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SBR工艺广泛地被应用,并且在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基础,发展出多种变形工艺,SBR工艺以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设置生物选择器有效控制污泥膨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SBR工艺是在一个或多个平行运行、且反应容积可变的池子中,完成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在这一系统中,活性污泥法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阶段交替进行。在曝气阶段主要完成生物降解过程,沉淀-滗水阶段完成泥水分离和排出处理出水过程。因此,SBR系统无需设置二沉池,可以省去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的连接管道。根据活性污泥实际增殖情况,在每一处理循环的最后阶段(滗水阶段)自动排出剩余污泥。SBR工艺可以深度去除有机物(BOD5,COD),并有相当的脱氮效果和一定的生物除磷效果。
SBR工艺每一操作循环由下列四个阶段组成:进水及曝气、沉淀、撇水。各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并不断重复。循环开始时,由于充水,池子中的水位由某一最低水位开始上升,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和混合后,停止曝气,以使活性污泥进行絮凝并在一个静止的环境中沉淀,在完成沉淀阶段后,由一个移动式滗水器排出已处理的上清液,使水位下降至池子所设定的最低水位。完成上述操作阶段后,系统进入下一循环过程,重复以上操作。
为保持池子中有一个合适的污泥浓度,需要根据产生的污泥量排出相应的剩余污泥。排除剩余污泥一般在沉淀阶段结束后进行,排出的污泥浓度可达10 g/L左右。
(1)生物选择器
SBR在曝气池的前段设置生物选择器,生物选择器按缺氧方式运行,其功能是防止活性污泥膨胀,并创造生物除磷的条件。在选择器中,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速去除。选择器区域不曝气,维持缺厌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进入选择器的污水中的发酵产物能在起始反应阶段迅速被聚磷菌所吸附吸收,并转化成PHB(聚?羟基丁酸)。在VFA的诱导下,细胞内聚磷菌经水解成正磷酸盐,释放到水溶液中,这一环境条件使聚磷菌在微生物生存竞争中占优势,并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实现了生物活性的选择性要求和防止了丝状菌繁殖的污泥膨胀问题。污泥回流液中所含有的少量硝酸盐也可在此选择器中得以反硝化,选择器中反硝化量可达整个系统反硝化容量的15%左右。
(2)主反应区
在SBR工艺的主反应区进行曝气供氧,主要完成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硝化,并可通过调节溶解氧方式(间歇曝气及控制曝气强度进行反硝化,实现脱氮。
(3)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统
在主反应区的末端设有污泥泵,污泥通过此污泥泵在曝气阶段不断地从主反应区
抽送至选择器中(污泥回流量约为进水流量的20%左右)。安装在池子内的剩余污泥泵在沉淀阶段结束后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4)滗水装置
在池子的末端设有可升降的滗水器,以排出处理出水。滗水装置及其它操作过程均实行自动控制。滗水器的独特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池子表面可能产生的浮渣进入滗水器而随出水排出,可进一步保证处理效果。
2)CASS工艺
CASS工艺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CASS)的简称,也被称为CASP(Cycl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CASS工艺是Goronszy教授在ICEAS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是SBR工艺的一种新的形式。CASS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反应器工艺是以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合理的水力条件为基础而开发的一种具有系统组成简单、运行灵活和可靠性好等优良特点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尤其适合于要求脱氮除磷功能的城市污水处理。
CASS工艺实质上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进行交替的曝气—不曝气过程的不断重复,将生物反应过程及泥水的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完成。因此,它是SBR工艺及ICEAS工艺的一种最新变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CASS反应器由三个区域组成: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是设置在CASS前端的小容积区,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兼氧区不仅具有辅助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的生物选择区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缓冲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作用,主反应区则是最终去除有机物的场所。 图8-10所示为CASS工艺的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