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A.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 B.文章主要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时失望沮丧的心情,以及随之而来的绝望、狂躁和毫不理智的做法。

C.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D.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3.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一个月内”时间之短暂,预示着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命运。

B.文章部分引用了主人公斯科特上校日记中的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C.文章第2段的景物描写既是客观地描写自然环境,同时也借此反映队员们失落的心情。

D.文章前两段的中心内容是:斯科特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后,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而痛苦地踏上归途。

4.对英国国王的行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国王以下跪来悼念英雄,表达对英雄的敬意,表现了斯科特一行人受到了人民的崇敬,说明他们是人民的英雄。

B.斯科特探险队为了争得国家的荣誉而远赴南极,却在不幸落败后悲惨地死于归途,英国国王对此表示万分痛心。

5

C.英国国王下跪,是对斯科特一行人殉难的沉痛悼念。

D.斯科特探险队在探索南极、挑战人类极限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悲惨地死去,英国国王对此表示万分惋惜。

二、阅读《太空一日》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选段开头告诉我们火箭起飞时间的意义是( ) A.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 B.象征我们国家的伟大昌盛。

C.告诉读者准确时间,有助于了解真实历史。

D.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火箭起飞了”一句单独成段,其作用是( ) A.强调短句的作用。 B.独立成段,引人注意。

C.短句独立成段,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D.承上启下。

3.“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痛苦感受,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杨利伟不怕牺牲的勇气。 B.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当时的杨利伟非常痛苦。 C.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杨利伟对于航天飞行感到很轻松。

D.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6

4.对“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海胜的言辞证明前文杨利伟的经历可能不真实。

B.“非常舒适”与上文“非常痛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后来的航天员对先驱的感激,突出首飞的意义。

C.共振消失,说明杨利伟无畏的勇气。 D.共振消失,说明杨利伟对科学献身的精神。

7

参考答案

一、

1.B 根据文中“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可知。

2.B 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时虽然失望沮丧,但斯科特一行人勇于承认失败,愿意为别人的业绩做证。

3.A 突出“一个月内”发现的次数多,不可思议。预示着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剧命运。

4.A 英国国王下跪升华了文章主题,更好地表达了文章中心思想。 二、

1.D 最能阐释时间准确的历史意义。 2.C

3.A 从结构上和内容上理解了这句话的含意。

4.B 从首飞中总结经验,以使后面的再次飞行得以改进提高,这是对首飞意义的肯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