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附高清扫描)已校对 下载本文

18. 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B. 将DNA 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 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 的提取 D. 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 获得量减少

【答案】:C 【解析】:DNA溶解度与洗涤剂无关,DNA与二苯胺水浴加热变蓝,不需要冷却;用玻璃棒搅拌,使DNA吸附在玻璃棒上,且DNA量不会减少。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提取和鉴定 19.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糖原是非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甲基绿用于检测DNA,所以D错;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鉴定。

20. 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 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 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 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答案】:C 【解析】:癌细胞无限增值,其分裂与分化程度无关,胚胎细胞没有脱离细胞的正常分化。 【考点定位】:考查癌细胞相关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 题,每题3 分,共计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踿踿踿踿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B.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答案】:ABC 【解析】:制作腐乳时,越靠近底层用盐量越大,D错;果酒发酵过程中有机物不断被消耗,所以发酵液浓度会逐渐减少。 【考点定位】: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

- 5 -

22. 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 单细胞的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答案】:AD 【解析】:B单细胞DNA体外扩增是DNA的扩增,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杂交瘤细胞不能产生生物个体,所以,也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性,答案AD。 【考点定位】考查细胞全能性知识。

23.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 ~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 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 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BD

【解析】:由图可判断①应该是细胞质基质,②③应该都是线粒体,②处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氢,同时产生少量ATP,③处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氢氧结合产生大量ATP。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呼吸作用

24.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ACD 【解析】: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所以B错。其余选项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识记内容。 【考点定位】: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5. 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 了探究运动对IGT 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 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 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 低于对照组

B. 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 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 胰岛素升高幅度

C.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 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 前,血糖浓度下降

D. 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B 细胞的分泌负担

【答案】:BCD 【解析】:由图45min时,运动结束,胰岛素量比较高,导致血糖浓度下降,所以在60min时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A错,BCD正确。

- 6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 题,共计65 分。

26. (8 分)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 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 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 年相比,2010 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 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 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__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__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 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食物链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加 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 (4)减少 增加 (5)吸收营养物质 竞争光照 【解析】:由表格可知天然湖泊改为人工鱼塘后群落食物链结构发生了变化,水生高等植物减少的原因是植食性鱼类的增加和浮游藻类的增多,因为是投饵鱼塘,所以10年后水生生物的总能量增加,若是对湖泊进行生态恢复,恢复水生高等植物的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与藻类竞争光照。

【考点定位】:考查种间关系

27. (7 分)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 对3 种藻类的生长 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 7 -

(1)根据图1 和图2 分析,3 种藻类中pH 适应范围最 广的是 __________;在pH 为8. 0 时,3 种藻类中利用

CO2 能力最强的是 __________。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 __________。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 回答以下问题: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__________。

于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 这是因为 __________。

③将样液稀释100 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 1 mm伊1 mm伊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

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 __________个/ mL。 【答案】:(7分)(1)绿藻 蓝藻 (2)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 (3)①维持藻类细胞数量不变 ②藻细胞密度过大 ③1*108

【解析】:由图可知适应能力最强的是绿藻,pH8时利用二氧化碳能力最强的是蓝藻,藻类培养液加入缓冲物质稳定PH原因是藻类生长代谢会影响培养液PH,血球计数板应用属于识记内容,详细见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察识图能力。

28. (8 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 表示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 条染色体,C 染 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 与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_________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__________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 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__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于中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_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__________。 【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植物体细胞杂交

(2)AABBCD 14 42

(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本题首先考查异源多倍体的培育方法,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成为AABBCD,四分体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