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体大小需要判断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知觉恒常性原则反过来用,作远者较大,近者较小的判断
婴儿知觉研究方法
一、 视物偏好法(preferential looking method):从婴儿特别喜欢注视某一刺激(视物偏好)的反
应表现,从而推断婴儿知觉的一种方法
二、 单刺激法(single-stimulus method):在婴儿面前出现单一刺激(视觉或听觉都可以)并观
察记录婴儿对刺激的反应方式;接着停止该刺激,并观察记录婴儿对刺激停止在反应上产生的变化,然后再使该刺激出现,再观察记录婴儿的反应变化
三、 习惯法(habituation method):因刺激变换引起婴儿注意,从而推断婴儿能表现知觉辨别的
一种方法
最基本的知觉中很少学习成分,复杂的知觉是要靠学习与经验的
婴儿形状知觉研究:婴儿对人的面型注视的时间最多,两个月的婴儿已可开始注意到人的表情 婴儿深度知觉研究:两个月婴儿在知觉发展上尚未到充分认知的程度,六个月的婴儿的知觉已发展到认知的地步
刺激情境只能视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刺激情境才会产生知觉(幻觉情形除外),但只凭刺激情境未必产生知觉,决定知觉经验的是心理因素,观察者面对情境所唤起的经验不同,所产生的知觉也会不同。观察者所采取的视点和观点不同,知觉经验也不同。具有不同动机或需求所得知觉经验很不相同
超感知觉:指不凭器官(如眼、耳等)即可获得经验的灵奇现象
意识(consciousness)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含义指个人运用感觉、直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身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个人所觉察与认识的经过就是意识历程。 意识的不同层面
一、 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二、 边意识(marginal conscious):指对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 三、 半意识(subconscious):或称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四、 无意识(nonconscious):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一切事物环境中一切变化
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
五、 潜意识(unconscious):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
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人不能觉知的意识
六、 前意思(preconscious):第一种解释来自精神分析论,指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
层面;潜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过前意识。另一种解释来自认知心理学,指以前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不使用时对之并五意识,只有在医药情形下检索使用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个体为什么需要睡眠? 1.
生物钟与时辰戒律论
2. 恢复论与保养论:恢复论认为睡眠具有恢复精力与恢复疲劳的功能。在生理层面上,睡眠能恢复所消耗的体力;心理层面上,睡眠可以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保养论是恢复论的补充,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回复生机,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
3.
演化论:因人类无法在夜间行动,从而进化为利用夜间时间来恢复体力与精力,并渐渐进化出固定的睡眠周期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指个人无法自主或控制自己的睡眠,想睡时偏偏无法入睡,不想睡时又无法保持清醒
最普遍的睡眠障碍是失眠(insomnia),主要现象有三:一是上床后很难入睡,二是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自觉不能恢复疲劳,三是入睡困难,容易惊醒,醒后再难入睡 失眠的种类
一、 情绪失眠(situational insomnia)是一种暂时性失眠,其成因是由外在生活情境改变而造成
暂时适应困难,如困难意志存在也可能恶化成长期失眠,一般危机解除或逐渐适应后就会自行恢复正常睡眠
二、 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或可称之为良性失眠,是当事人随抱怨失眠而事实上他并没
有缺乏睡眠。形成失眠感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对自己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的失眠缺乏自知的概念,而是拿以前或别人的经验做标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困扰
三、 失律性失眠(arrhymic insomnia):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四、 药物失眠:因工作或情绪原因而借助药物来使自己睡眠,日久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药物
依赖,造成日益严重的失眠
? 只有自然的睡眠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睡眠,使用药物后只算是抑制性的或麻醉性
的睡眠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种日间发生的严重性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时间突发睡着。多发于十至二十岁
窒息性失眠(sleep apnea)是种因呼吸困难造成睡眠障碍的现象,多发于老人。服用安眠药后反因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可能使窒息情况更严重
梦游(sleepwalking)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患者对自己的夜间行动一无所知。梦游发生在睡眠的3、4阶段,即沉睡阶段,因此与做梦无关。患者多为儿童,多在6~12岁之间,可能与遗传有关,并非严重病态,也与情绪困扰有关。多数到成年不医而愈
梦话(sleeptalking)是指睡眠中说话的现象,几乎所有说梦话的现象都是在沉睡阶段发生,因此与做梦无关
夜惊(night terror)与梦魇(nightmare)是两种不同现象,两者均发生在儿童期,在3~8岁儿童中约有1/4儿童会有夜惊或梦魇经验 1.
夜惊:发生于睡眠期间的阶段4,因此并非噩梦所致。主要现象:睡眠中突然惊醒,面露痛苦表情,两眼无神向前直视,爬起坐在床上,呼吸急促,发汗甚至尖叫,数分钟后自行恢复睡眠。天亮后对此全无记忆,因指发生于沉睡阶段,故不宜唤醒当事者。起因可能与儿童发育阶段神经生理功能暂时失调有关,神经生理发育成熟后会自然消失,多发生在睡眠后一小时左右 2.
梦魇:即俗称噩梦。通常是在黎明前发生。此阶段正式快速眼动阶段,所以成因可确定是做了可怕的噩梦。儿童醒后多半能记得梦中情境。与儿童日间情绪压力有关,日夜压力如
不能轻易解除,儿童对早晨起床一事难免形成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如重复出现,除注意日间生活外,应找心理辅导人员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梦(dream):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一种自发性的心像活动。在此心像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 梦的精神病理学研究:
1.
当事人所陈述的梦,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在象征之后隐含着另外的意义,梦如不加以解析连当事人自己也不能了解梦的真正意义。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Dreams are the royal road to the unconscious)。主要解析方法:自由联想 2.
梦境分两个层面:一为显性梦境。显性梦境是梦境的表面,属于意识层面,故当事人能陈述之。另一为潜性梦境,此部分才是梦的真面貌,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梦,其情节当事人无法陈述清楚 3.
当事人醒来之后他所陈述的来自意识层面的是显性梦境,事实上是潜意识层面潜性梦境经由改头换面的伪装方式转换而来的。从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潜性梦境转化为当事人所了解的显性梦境,其转化过程成为梦程。此过程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在内容上产生四种变化: 1) 2) 3) 4) 4.
简缩:显性梦境中的情节要比潜性梦境中的情节要少,所以只瓶凭当事人的描述对梦的真实意义还是不够的
转移:从潜性梦境转化为显性梦境时,梦中情节可能彼此转移,当事人所述显性梦境中的次要情节可能是潜性梦境中最重要的
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在显性梦境中出现,藉以逃避意识的禁忌
再修正:在当事人陈述其显性梦境时多半是有意无意地再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甚至添枝加叶,使听者闻之较合理
弗洛伊德认为,做梦既可使欲望满足,又可充当睡眠守护者,使睡眠充足。睡眠时由于意识的监控作用减少,使平常被抑制的潜意识下的部分欲望以梦中的活动而得到满足,从而缓解潜意识下的紧张与压力,对当事人产生纾缓作用。做梦通常是在潜睡阶段,容易被外界刺激所扰醒,此时进入梦境,在梦未完成前即可继续睡眠 ? 弗洛伊德理论的不足:
一、 弗洛伊德的理论纯以精神病患者梦的经验为基础所建立,用之解释一般人的
做梦现象难免以偏概全
二、 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潜性梦境以及梦的欲望满足功能时,总是匠人的潜意识
欲望解释为性欲的冲动,如此说法未免讲梦的内容窄化,使从事研究的人员忽略了梦的多元性特点
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1. 2.
一般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90分钟,持续约5~15(平均为10分钟)分钟,一夜大约做4~6个梦,约1~2小时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对于为何只记得极少数梦,看法有三: 1) 2)
干扰论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前一个梦,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醒前最好一个梦
动机遗忘论认为梦境中多属于令人不快的事,当事人不愿去记忆,以免引起焦虑。此解释未必符合一般事实,因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愉快性的事
3) 3.
讯息处理论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属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时记忆加以储存自然很快忘记
通过对梦的内容分析研究大致将梦分为八大类:各类人物;各类动物;人际间交往;幸遇与悲遇;成败经验;户内或户外活动;空间与物体;情绪反应。对梦的解释有一种简单的理论,称为连续假说,指所梦的是日夜生活的连续
4. 5.
假如设法干扰睡眠者使他的梦无法完成,将其叫醒再让他入睡,会在以后有机会时讲以前被剥夺的梦补足
脑电波的波形并不能肯定用来作为是否做梦的指标。快速眼动期肯定是在做梦,但在非快速眼动期未必一定不做梦,只是在此阶段做梦较少而已
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此种恍惚状态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经由催眠师诱导而形成的。由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与其所采用的诱导方法两者合称催眠术(hypnotism)。进入催眠的意识状态及大脑活动所显示在脑波图上的波形特征与睡眠中各阶段的波形都不相同。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
主动性反应减低:受试者一进入催眠状态虽在意识层面上并为真正进入睡境,仍然保有意识,但其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为减低;他不主动表现任何活动,他倾向于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去表现活动。 2. 3.
注意层面趋窄化:进入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其知觉意识虽然存在,而在注意的层面上却趋于窄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不再注意,只注意催眠师的指示。
旧记忆还原现象:进入催眠状态的受试者能陈述某些在清醒时无法陈述的陈年往事,所陈述内容多以视觉影像为主,甚至以儿童说话的口吻描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俨然又回到童年所经验到的现实。 4.
知觉扭曲与幻觉:错觉是指当事人对周围具体刺激物的失真解释。幻觉则是当事人“无中生有”或“有中变无”的脱离现实的知觉经验。催眠状态下受试者的幻觉有两种类型:有可能看见前面站着一个人(其实没有),这种幻觉称正幻觉;另有可能对站立在面前的人视若无睹,称为负幻觉。催眠状态下的受试者的幻觉可经由催眠师的诱导产生。 5.
暗示接受性增高:暗示是指向对方表达一种非强迫性的意见,能使对方在不加怀疑的心态下接受并在行为上实践。受试者一旦进入催眠状态,暗示接受性就大为增高,在催眠过程中暗示可对受试者的身心变化产生超乎常人想象的后果。 6.
催眠中的角色扮演:催眠状态下受试者不仅受暗示的影响使其知觉扭曲并产生幻觉,且更可能进一步听从催眠师指示扮演与本人原来性格不同的另一种角色,并表现出合乎该角色的一些复杂行为。 7. 记忆:
1. 2. 3.
记忆历程: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记忆。感觉记忆只留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转瞬即逝。 短期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注意而能保存到20秒以下的记忆,也称初记忆。 长期记忆:指记忆中能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
催眠中的经验失忆:催眠师的暗示诱导可让受试者在恢复清醒后忘却催眠状态中的一切经验。这种由暗示影响产生的催眠中经验遗忘现象称催眠过后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