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土地评价与管理在土地科学中的地位(第一章) 2、简述土地评价与管理的发展历史(第一章)
3、实例分析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土地问题(第一章) 4、如何理解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对土地质量高低进行鉴定、分类、评级和估价的过程。 5、试述土地评价的作用。(2)
6、土地评价的基本单元有哪些类型?(2) 7、土地评价的原理有哪些?(2)
8、举例说明地质、水文及气候条件对于城市建设用地选择的影响。
1.气候条件:城市气候除受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大气候控制外,还存在地方气候和小气候的特点。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日照率(建筑的日照标准、间距、朝向及热工设计的依据);风向与风速(工业区的布置)?
2.地形条件: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平面结构、空间布局、道路走向、工程建设和建筑组合等。由于城市需占有较大地域空间,多数城市选址在平原、河谷、缓丘和盆地等具有地势平缓的地貌形态。海拔和坡度影响着工业、交通和城市建筑用地布局,土地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以及建设成本。地面高程和用地间的高差,是用地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和防洪设计的依据。坡向则通过制约光照和温度等影响建筑物的微环境。
3.地质条件:由地层的地质构造、土层堆积状况和组成物质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地基承载力的差别,对城市用地选择、建设项目分布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用地选择还需注意岩溶、滑坡、坍塌、冲沟和地震等地质灾害对建筑的危害和防治,以及采矿造成的地面沉陷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江河湖泊等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在水运交通、调节气候、稀释污水和美化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作用。一般来说,滨海临河等条件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优越区位。同时,某些水文条件可能会对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水体分布影响城市的形态和城市地域结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是地下水状况。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方面的状况都会对城市用水和建筑工程的适用性有重要影响。 9、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林地面积大分布广,森林覆盖率高 。2、耕地比重小,且以坡耕地为主,分布零散、面积破碎。3、建设用地构成不合理,村庄用地比重过大,基础设施用地比重偏小 全市各类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中的水库、沟渠和水工建筑物占地。4、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10、辨析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①土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势的高低,土壤的肥瘠,降水的多少,气温的高低,②经济条件与利用技术水平。土地利用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这又和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土地的利用程度可因技术条件改变。技术进步可以使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垦殖率又称土地垦殖系数。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和结构的重要指标。土地垦殖率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密切相关。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它与热量高低成正比。计算公式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复种指数愈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愈高。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1、简述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及其特点,并作出评价。(P87) 12、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P99)
13、简述FAO《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的步骤与方法(P109)。 14、论述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联系。(P126) 15、简述中国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及其特点。(作业)
16、谈谈你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评价系统的认识。(作业)
17、谈谈你对土地评价的认识
18、简述毛利分析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P132 /P134)
19、简述地产评估的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及路线价法。(P145 P157 P160) 20、简述因素法农用地分等的步骤。(P138) 21、简述农用地估计方法标准田法的步骤。(P146)
22、何谓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两者有何异同?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长期改造、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人类活动。土地覆被是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互影响,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过程的产物。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地覆被状况变化主要有渐变和转变,以及维护。
23、何谓土地持续利用?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又不会构成危害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味着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对土地的需求。1.优先性原则。土地必须优先满足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繁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需要,只有上述价值极低的土地才可作城市和工商业利用。 2.融合性原则。人类利用的土地必须通过生态化途径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整体性相协同,而不是相抵触。3.调节性原则。人类的生存需要只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实现生物圈稳定的限度内实现,如超出这种限度,就必须对人口数量或人均资源消耗量间作出降低性调节。(P187) 24、何谓土地生态系统?其基本性质有哪些?(P193) 25、如何理解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概念(P197)基本功能:传粉、播种、成土、生物防治生产功能:产品生产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环境效用: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净化空气、废物处理。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文化、生态美学。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包括食品、医药等。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计。间接利用价值: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比如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等。常常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来确定,通常有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等。选择价值: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存在价值:内在价值,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26、何谓生态足迹和生态包袱,如何计算?
生态足迹及人类,无论是个人、社团和国家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均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他们要消耗自然的产物和服务,其生态影响可以量化成为生存而占有的自然总量。Rees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计算:原理: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耗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物数量;资源和废物可以换算成提供这些功能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步骤:a划分消费项目,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消费量;b利用平均产量数据,将各消费量折算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c通过当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将其汇总、加和计算出生态足迹的大小;d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并与生态足迹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生态包袱及人类为获得有用物质和生产产品而动用的没有直接进入交易和生产过程的物料,在物质流帐户中又被称为隐藏流。计算方法:一件产品含有的和生产中消耗的各种物质的重量wi乘以各自的生态包袱系数yi再求和就是该产品的物质投入总重量,再减去产品自身的重量w就是该产品的生态包袱R 27、简述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举例说明以租代征的影响。
土地公有制。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影响:以租代征”是指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所谓“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其实质是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在规划计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逃避了缴纳有关税费、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 从表面上看以租代征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政绩、也有利于提高租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似乎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其结果必然会严重冲击用途管制等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