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总复习 - 图文 下载本文

《色彩构成》总复习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色彩的概念

物体之所以呈现不同的色彩,是由于物体自身对不同光源的光线所吸收或反射的选择性决定的结果。

选择性是指把与本体不相同的色光吸收(变为物体的热能),把与本体相同的色光通过平行反射或扩散反射反射出去,反射出的色光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看到的物体固有色。

三种反射方式: 1.平行反射 2.扩散反射 3.全色光反射

如果物体能够吸收日光中所有色光,该物体就呈现黑色;如果物体能够反射日光中所有色光,该物体就呈现白色。

人对色彩感觉完成的四个条件:光线、对象、健康的眼睛、大脑

二、光与色彩

1.光谱——光谱又叫光的分解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玻璃三棱镜发现光谱(或叫光的分解),白光分解产生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2.可见光谱

A.可见光谱 从780nm(纳米)到380nm的区域为可见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 B.不可见光谱 红端780nm以外是红外线、雷达电波、电视波、无线电波、交流电波,紫端380nm以外是紫外线,X射线、α射线和宇宙射线等为不可见光谱。

3.振幅与波长

电磁辐射的方式是波状的,光的物理性质是决定于振幅与波长的。

①振幅:光波振动的幅度称振幅,即光量。 作用:振幅的差异,给予明暗度的识别。

特点:振幅越宽,光量越强;振幅越窄,光量越弱。振幅窄的光给人予明度低的感觉,振幅宽的光给人以明度高的感觉。不同的振幅,不同的光量形成不同的明暗层次。

②波长:两个波峰的距离称波长。

作用:区别色彩特征,决定光的种类;波长的差异,造成色相的差别。

波长单一,可见光色相便单纯鲜艳,如激光;波长混杂的可见光色味感弱。因此振幅与波长的变化,带来了色彩的丰富变化。

4.单色光、复色光及全色光

A. 单色光——只含有某一波长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绿蓝 B.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光叫复色光。

C. 全色光——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所有波长的光叫全色光

5.光的混合与色料的混合

A.光的混合(加光混合,RGB模式)

光的三原色:朱红(Red)、 翠绿(Green)、蓝紫(Blue)。

B.色料的混合(减光混合,CMYK模式)

色料的三原色:天蓝(Cyan)、洋红(Magenta )、柠黄 (Yellow) 、黑(Black)

6.色彩的两大系别、三大要素

A.色彩的两大系别

a.有彩色系(除黑、白、灰以外的所有颜色)

b.无彩色(黑、白、灰)——没有纯度属性,只有明度属性。

B.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a. 明度

概念:色彩的明暗程度称明度。

物理学上,光波的振幅宽窄,决定色彩的明暗程度。振幅越宽,进光量越大,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明度也就越高;反之,振幅越窄,明度也就越低。

明度是每个色彩(包括有彩色和无彩色)都具有的属性。 b. 色相

概念:色彩的相貌称色相。

确切地说,是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相貌是由波长决定的。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能够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的色别名称,如玫瑰红、橘黄、紫罗兰、翠绿、湖蓝、土黄等不同特征的色彩。

光谱中的七种基本色光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并按波长从短到长进行有序的排列,像音乐中的音阶顺序,和谐而有序。而对于混合色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由于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的特性决定,因此才有大千世界的各种色相。每种基本色相,按照不同的色彩倾向又可以进一步的区分。 c. 纯度

概念:色彩的鲜浊程度称纯度。

也就是指色彩的饱和度或色彩的纯净度。可见光谱中的各种色光是最纯的颜色。纯度表示颜色中所含该色成分的比例,比例越大,纯度越高;比例越小,纯度就越低。纯度越高,色相感越明确。

第二章 高纯色相组合的表现性

高纯色相指纯度高,以三原色发展构成的色相,一般指色彩体系中的色相环。色相环中分有24个色相,由可见光谱中的六个色系发展构成的。红色系4个色;橙色系4个色;黄色系4个色;绿色系4个色;蓝色系4个色;紫色系4个色,共同组成不同的冷暖、色味的24个色相。

组合特点:

由于高纯色相纯度高,色相间对比强的缘故,因此高纯色相组合效果具有扩张性、刺激性,富有热烈、朝气、激奋、活力的调性特征。其表现性具有本时代的精神。现代色彩表现趋势:现代色彩表现重心理效应的追求,更倾向为人们展现光明、新颖、乐观、希望,追求积极、向上,表现充满生命活力的色彩意象,表达热情、朝气的奋斗精神。古典式色彩表现:重视渲染高雅、含蓄的境界。40、50年代的设计色彩与色彩表现,多以含灰色调为主。所谓“高级灰”,是由于战争年代的动荡不安,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用低纯度的含灰色,为的是平衡心理需求,给人们带来温和、稳妥的心境。色彩对比

每一个色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必具备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等四种存在的形式。如果把几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时,色与色之间就会相互对比,从而产生出明暗、冷暖、鲜灰等视觉效果。所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而显现出差异时,它们的相互关系被称为色彩对比。

①同类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45o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同类色关系。属弱对比效果的色组。同类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谐调、单纯的色组。如柠黄 —— 黄绿。

②邻近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90o或者彼此相隔五、六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中对比效果的色组。是色调统一 ,感情特征一致的色组。如柠黄——桔红。

③对比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135o或者彼此相隔八、九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是色相感鲜明、活泼又醒目的色组。如柠黄 —— 大红。

④互补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180。或彼此相隔十二个数位的两个色相,是互补色关系。属最强对比效果的色组。是富于刺激性,不安全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的色组。如柠黄——紫色。

第三章 色立体

色立体是以无彩色黑、白、灰(无任何色彩倾向)明度序列为中心轴,以色相环,环列于中轴,以纯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所构成的。它使色彩由明度、色相、

纯度三种关系组织在一起,把所有的色彩组成一个立体,这就是色立体。

1.明度序列:把不同明度的黑、白、灰按上白、下黑、中间为不同明度的灰,等差次序排列起来,构成明度序列。

2.色相环:把不同色相的高纯度色彩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差环列起来构成色相环。

3.纯度序列:把每个色相中不同纯度的色彩,按外面的纯色向内纯度降低,按等差纯度排列起来构成色相的纯度序列。

色立体:借助三维空间来表示色相、纯度、明度的概念

纯度和明度有极密切的关系,如果把任一色彩加白混合时,则明度会增高,而纯度(色彩的鲜艳度)反降低。

当以不同的有彩色配合相同明度的无彩色时,将形成统一的色调,也叫做色彩调子。例如,把不同的色相加上白色混合时,则产生具有白色的粉调子,而此白色就是整幅作品的共同要素,意味着统一和调和。

第四章 清色系、暗色系色彩的表现性

1.清色系色彩特征

方法:24色色相均调入同一份量(少量或略多)的白色,以提高色相的明度。 特点:呈清亮、清爽、明快、明朗的色调意象。也称明净、清新的明色调。

2.暗色系色彩特征

方法:24色色相均调入同一份量(少量或略多)的黑色,以降低色相的明度,使色

调统一,色味感减弱。

特点:色调沉静、深沉,有精悍、威严、高深莫测之感。亦称深沉、稳重的暗色

调。

3.灰色系、浊色系色彩的表现性

(1) 明灰调方法:24色色相均调入多量的浅灰色,使色相带上灰浊味,形成高明度的灰调子。

特点:色相感冲淡,对比度减弱。色调高雅、恬静、清淡、柔软、轻飘、淡泊。尤似优雅文静的少女、少妇。亦称高雅的明灰调。

(2) 中灰调

方法:色相调入中灰色,形成中明度的含灰色调。

特点:色相感统一,色味感减弱。色调朴实、沉着、含蓄、稳静、和谐、安定,并带有几分消沉。亦称朴实的中灰调。 (3) 暗灰调

方法:色相调入暗灰颜色,形成明度低的含灰调。

特点:浑厚、古朴、阴郁、压抑,亦称浑厚的暗灰调。 (4) 浊色调

方法:色相调入少量的中灰色,以略降低纯度。 特点:浊色调居于色彩体系结构图中明暗中轴线与高纯色中间的位置,是组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