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新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学案八 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专题 下载本文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________。 a.烧杯 c.试管

B.蒸发皿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思维提示】

2-

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可)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 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可) 【课堂对点训练】

1.氮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其化合物是实验室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Ag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情况”,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Ⅰ.测定NO的体积通入

Ag与浓HNO3反应生成的气体――→H2O―→

Ⅱ.测定装置B中n(HNO3)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①仪器b是________(填名称);用图中的装置组合成一套可实现Ⅰ、Ⅱ目的的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是:

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导管口的编号)。反应前要先打开开关a,通一会儿N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假设装置B中溶液仍为100 mL,从中取出25.00 mL,用0.10 mol· L NaOH溶液进行滴定(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滴定管液面的位置如图乙。则在装置B中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③实验收集到NO的体积为112.0 mL(标准状况下),则装置A中Ag与浓硝酸反应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生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计算所得的数据说明)。 (2)小明同学进一步用下图装置探究(1)中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

①通气体的过程,观察到甲中溶液变浑浊,小明得出的结论1是NO2具有氧化性。乙中鼓入空气后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小明得出的结论2是NO具有还原性。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甲中的现象不足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得出小明的结论1?(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广口瓶B中气体跟水反应,长进短出;广口瓶C是短进长出进行排水。反应前要先

1,他的理由是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打开开关a,通一会儿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氧化。②c(NaOH)·V(NaOH)=c(HNO3)·V(HNO3),即0.10 mol·L×(20.40-0.40) mL=25.00 mL×c(HNO3),则c(HNO3)=0.08 mol·L,则装置B中n(HNO3)=0.08×0.1 mol=0.008 mol。③根据3NO2+H2O===2HNO3+NO,则由该反应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0.004 mol,而实验收集到0.005 mol,所以Ag和浓硝酸反应有NO生成。(2)由(1)知Ag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和NO;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探究它们的性质,甲装置不能区分NO2和HNO3是谁氧化了Na2S,故应在无水的环境中检验NO2的氧化性。 答案 (1)①圆底烧瓶 2 3 5 4 6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 ②0.008 ③有 NO2与水反应生成NO的体积89.6 mL小于收集到NO的体积112.0 mL(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①NO2和水反应生成的HNO3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可将Na2S氧化,使溶液变浑浊 ②可将干燥的NO2与干燥的H2S气体混合,若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即可证明NO2的氧化性 【解题建模】 物质制备审、答题模板

-1

-1

考点指导2 以模拟工业生产为载体的无机物的制备

【典例2】 (2016·四川化学,9)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

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__→e(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提示】 第1步:审题干信息,本题题干信息很简单,提取实验目的:用热分解CuCl2·2H2O晶体制取CuCl。

第2步:(1)审“流程”,获取反应条件等有效信息:CuCl2·2H2O要在HCl气流中加热先脱结晶水,再继续加热使无水CuCl2分解,若不在HCl气流中加热,CuCl2·2H2O将会水解,最终产物为CuO。

(2)审“装置图”,获取每个仪器的作用等有效信息:

①A为CuCl2·2H2O分解产生CuCl的装置,气体入口必须通入HCl气体; ②X干燥管中盛放的无水CuSO4检验分解产生的水蒸气; ③C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HCl以及反应产生的Cl2; ④D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HCl和Cl2。

第3步,审问题信息:结合第1步、第2步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题目提出的具体问题,联想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