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农业推广学-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2.早期采用者——下一组采用的人; 3.早期多数 4.晚期多数

5.落后者——最后采用的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 (四)各类采用者采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规律 从认识到试用所需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从试行到采用所需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从认识到采用所需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说明:1.创新者接受新事物快,但要真正采用农业创新,则需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试验、评价;

2.后期多数有自己的经验,遇事要经过自己的反复试验,一旦试验成功则尽快采用;

3.落后者认识较慢,只观察等待,既不亲自试验,又不轻信别人的结果,只有在当地农民都采用的话,也只好随大流。

结论: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从试种到采用,花费时间要比其他采用者长,而早期多数虽然起步晚,但从试种到全部采用仅需较短时间。 (五)农民对创新特征的看法

1.如果农业创新比旧事物有较大的优越性,则会迅速采用。如减少劳力、减少风险、增加收益。

2.如果农业创新与潜在采用者的价值观和需要一致,就会被迅速采用。 3.如果农业创新实践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或学习不复杂。 4.可在小范围内试验的农业创新易被采用。 5.农业创新的结果容易被看见,就会被采用。 (六)沟通渠道对农业创新采用的影响 1.认识阶段

邻居朋友、小组接触、个别接触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2.兴趣阶段

邻居朋友、小组接触、个别接触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且影响度增强。

3.评价阶段

邻居朋友、小组接触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是个别接触。特别是邻居朋友对信息评价作用巨大。 4.采用阶段

个别接触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是邻居朋友、小组接触。 (七)不同的信息来源对农民采用阶段的影响

13

大众传播:职能是提供信息,广告宣传,在认识阶段作用较大;

沟通特点:单向沟通,传播速度会,范围广,适用一般内容;

对农民:适用一般信息。

农民接触:职能是互相帮助,反映强烈,在评价阶段作用大;

沟通特点:双向沟通,信息内容适合当地情况,直接接触; 对农民:帮助农民决策,采取行动。

推广人员:职能是传播特定信息,传授知识技能,接受咨询服务,在采用各阶段均起作用;

特点:双向沟通,信息多,权威性强; 对农民:帮助农民决策,采取行动。

商业机构:买卖商品,职业服务和技术指导,在采用阶段作用大; 双向或间接接触,与各自经济利益有关; 给予信息,指导行为改变。 三、农业创新的扩散

农业创新扩散:一种创新在社区中的传播过程。可少数人向多数人传播,也可由一个单位向另一个单位或社区传播。 (一)农业创新的扩散曲线

初始平直的部分代表创新者占较少的百分比 较陡的部分表明早期和晚期的快速采用 顶部的最高点表明落后者的较慢采用 (二)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农民行为变化过程,就是“驱动力”大于“阻力”时,创新能及时扩散开来。

1.突破阶段

创新者——农村中的专业户、科技户、回乡青年等,文化素质高,外界联系广,生产经营条件好,勇于变革,改革欲望强烈。——率先采用、试验、评价

2.紧要阶段

是创新能否扩散的关键阶段。

特点:大家都在等待创新扩散的结果,是创新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农村中潜在的改革者。

3.跟随阶段——自己主动推断过程

早期多数认为创新对他们有利,主动采用。 4.随大流阶段

14

当创新扩散已形成一股不可挡之势,后期多数和落后者被动随波逐流,使得创新扩散在整个社会系统普遍被采用。 (三)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 推广创新分为四个阶段:投入阶段、发展阶段(前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后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农业推广阶段分为四个时期:

试验示范期:创新引进到试验示范结束; 发展期: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 推广期:技术成熟,效益最好阶段;

交替期:随着新创新成果的出现和旧创新的老化,新旧交替。 (四)农业创新扩散的其他影响因素

1. 农民——农民者个体生产者之间的社会阻力、社区中的沟通模式和农民特征

扩散曲线对所有实践者来说并不按照同样的时间框架或模式,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

社会中沟通模式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农民个体生产者之间沟通很难;

推广工作如果依靠非正式渠道进行创新扩散,只能在部分农民中扩散; 正式渠道如农业推广机构推广速度快。 2.社会结构

靠近城镇、人口集中地方,信息来源方便,交通便利; 农户与社区在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供销社出售生产资料的同时,承担创新扩散的作用;

农村技术协会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肩负着与科研院所信息合作和创新扩散的作用。

农村各种基金会为农民的创新扩散提供资金支持。 四、进步农民策略 (一)提出

1.进步农民拥有相当多的土地,推广目标可以通过少部分农民以少花费实现。

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渴望致富,对推广人员信任、感兴趣。

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去要求推广工作者给予帮助。 4.有经济实力承担风险。

5.通常是农村科技示范户,也是推广工作者从工作中学习的社会角色。

15

6.进步农民与推广机构、人员容易沟通、目标一致。 (二)缺陷

1.假定目标人口的一致性。实际中,目标人口不一致如年龄、心里、资源等。

2.创新的报酬对后来的采用者与早期采用者是不同的。

3.信息失真。信息由一户传向另一户农民,传递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选择性和失真现象。

4.技术发展中倾向进步农民的偏见。

第三节 农业推广的框架理论

一、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的涵义

农业推广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两个基本子系统: 1.推广服务系统:推广人员、机构及其生存空间; 2.目标团体系统: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空间;

3.外部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农村区域环境等。

农业推广服务效率的高低决定与以下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 服务系统、目标系统之间的沟通忽互动;

推广工作的外部宏观环境。 二、两个系统的特征 1.推广服务系统 P=f(I,Es) P——工作绩效 I——个人特征 Es——环境变量 F——函数符号

说明:影响扩散效率的因素:1.推广人员本人特征、素质;

2.推广人员所处组织与环境。 2.目标团体系统 B=f(P,Es)

B——农民行为变革

P——农民个人特性、素质

Es——农村居民环境及生存环境 f——函数符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