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说明

第一课 维护宪法的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3页)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 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3页)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页)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1页)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5、宪法是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的?(13,15,16页)

(1)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9页)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0页)

表现: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20页)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2,23页)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6、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的方法:(27、28、29页)

(1)学习宪法。 (2)认同宪法。 (3)践行宪法。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权利(32-39页)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②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护。

2、在我国,不仅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极为广泛。 3、正确行使权利(41-42页)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2)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3)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公民在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4、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

1、公民的基本义务(46-50页)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依法纳税等。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着,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着。我们不仅需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52-53页)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52页)

4、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54页)

5、忠实履行义务(55页)

(1)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1页)

2、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61页) 3、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61页)

4、集体经济的作用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62页)

5、 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62页) 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63页)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4页)

8、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68页)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70页)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71页)

11、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74页)

第六课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7页)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77页)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78页-80页) 4、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81页)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86页)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7页)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1、 自由(92页)

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92页)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3、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93页)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93页)(93页) 5、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95页)

6、践行平等,就是反对特权。(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