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笔记 下载本文

后五篇小说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和前期所作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见朱晓进版P76—77)

在创作方法艺术特点上:

《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故事新编》在艺术上的又一个特色是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答:1、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开端”与“成熟”,首先表现在其“表现的深切”。 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五四”以前的小说中大抵是才子佳人、妖怪神仙之流,“五四”后新的智识者登上了舞台。鲁迅做小说抱着一种“启蒙主义”的态度,且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而且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视角: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张“满幅补丁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正面描写的是他们一家的精神愚昧;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也是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点,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 但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这显示着鲁迅的最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鲁迅的这些努力,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而且,鲁迅的小说往往在结构上有一个“顶点”:或是情节上人物的死亡,或是情感、心理上的绝望;又反弹出死后之生,绝望后的挑战,然后戛然而止:这当然不是纯粹的结构技巧,更是内蕴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和他的生命体验的。 2、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后,通过自己的转换、发挥,以及个人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鲁迅在小说叙述者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在《孔乙己》中,作家并没有选择孔乙己或酒客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而是别出心裁地以酒店里的“小伙计”充当叙述故事的角色。这样,他就可以以一个旁观者地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看/被看”模式,以展开知识者与群众的双重悲喜剧。

鲁迅还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孤独者》中,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小说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魏连殳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小说便具有了自我灵魂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

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例如祥林嫂那最后的“肖像”也只有寥寥几笔:“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留给读者的印象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

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思考:1、试分析《彷徨》、《呐喊》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2、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3、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4、试解释鲁迅这段话:“《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光芒。”

20时代新诗

晚清以来的“诗界革命”,为新诗的现代化拉开了序幕。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号刊出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胡适,《尝试集》。其中的一些作品或揭露封建专制对人的压制,或反映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或表达对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或言说过渡时代的爱情等等。在诗体上,《尝试集》中既有白话自由诗,也有旧体诗词,更有半文半白作品,有着新旧转型的痕迹。

新诗创作的主要流派: 1、人生派

文学研究会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为阵地,聚集了一个风格相近的诗人群,致力于新诗探索。1922年6月,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郑振铎等8位诗人出版了诗合集《雪潮》,它反映了文学研究会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文学研究会的诗人承袭了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表同情于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反对贵族文学,提出了“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是诗歌上的“为人生派”,开创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

2、浪漫派

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对初期白话新诗的拘谨、单调、缺乏想象与激情,对写实派过于拘泥于现实,对小诗派和河畔诗派狭小的境界与格局,深感不满,起而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感、激情与想象,主张诗歌形式“绝端的自由”,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浪漫诗歌。他们诗歌发表的主要阵地是《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代表诗人是郭沫若,代表作是其诗集《女神》。

3、“小诗”派

五四高潮后,诗人们的感情由热到冷,感慨颇多,热衷于沉思,且受到日本短歌、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诗坛在1921—1923年形成了“小诗”盛行的局面。“小诗”的特点是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代表诗人是:冰心和宗白华。冰心的代表作:《繁星》和《春水》,宗白华有“小诗”集《流水》。“小诗”派不以写景见长,而以表现哲理取胜,哲理“小诗”是他们对于新诗的独特贡献。然而,“小诗”篇幅过短、容量小,不足以表现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所以1925年以后,“小诗”创作潮流就逐渐消歇了。

4、湖畔诗派

1922年4月,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等。他们致力于诗歌创作,被称为湖畔诗派。湖畔诗人是沐浴五四精神而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湖畔诗派的情诗,通过对人的正常情感的大胆告白与肯定,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它们是真正的现代情诗。

5、新月诗派

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重要诗人有:朱湘、孙大雨、林徽因、陈梦家、卞之琳等。新月诗人努力使新诗由五四以来的散文化、自由话化规范化转换。规范化的举措是“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并且提出了新诗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新格律诗的基本主张。新月诗派纠正了自由诗过于散漫而流于平淡肤浅的弊端,为新诗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6、早期象征诗派

早期象征诗派发生于20年代中后期,代表诗人是李金发,重要诗人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等。早期象征派受西方现代哲学思想与艺术熏染,对世界、他人及自我充满怀疑与虚无情绪,醉心于自我独语,沉溺于个人感觉世界,进行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创作。他们提倡“纯粹诗歌”的概念,要求将诗与散文划清界限,要求诗人“找一种诗的思维术”,“以诗去思想”,这种纯诗观念,旨在纠正新诗太实、太露的弱点。早期象征派诗派在艺术上存在

着不能准确运用汉语和生硬模仿法国象征派的弱点;然而,他们对象征主义诗艺的移植、借鉴,却“给新诗带来了一股奇怪而又新鲜的艺术潮流”,开创了新的诗风。

李金发(1900---1976)

代表作:《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其诗歌主要内容: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歌唱死亡和梦幻;抒写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描绘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艺术上,他重视象征与暗示,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方式,寻找思想与情绪的客官对应物。诗中大量出现省略、跳跃、通感和意向奇接,打破了正常的思维逻辑和语法习惯,使诗风朦胧、晦涩、怪异,因此他的诗被称为“怪诗”。

7、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共产党人对人的理解超离了五四个性解放的层面,将人界定为阶级的人、社会的人,将人的解放置换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者的解放。这种新的人学观催生了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1923年,共产党人邓中夏著文提出新诗人“须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须多作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主张“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意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这些理论倡导,使革命诗歌在诗人们心中逐渐明朗起来。代表诗人是蒋光慈,他这一时期的诗集有《新梦》、《哀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体现了新诗的另一种发展走向。 纯诗

针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理论,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文章《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说道:“作诗须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他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诗“得先找一种诗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逻辑学”,“用诗的思考法去想”。于是他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诗与散文 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承担。其次,诗应该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在这里,穆木天强调的是诗的“暗示”与“朦胧”的特质。可以看出,早期象征派诗人所提出的“纯诗”的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是意味着一种是个观念的变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

答:1、胡适的“作诗如作文”的口号要求“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还要求打破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界限,摆脱外在形式的束缚,为“用白话写诗”提供了历史突破口。

2、胡适提出这个主张,显然受到了宋诗传统和晚清“诗界革命”的启示。当然,新诗所要进行的变革显然更进了一步:不再像宋诗那样局限于传统诗词内部结构的变动,所提出的“作诗如作文”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二是以白话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