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7.(课件出示16)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8.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 (课件出示17)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四,知道句间联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三自然段。 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 4.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18)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3.教师评议,进行总结: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课件出示19)“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这句话的感受。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到处都可以见到鱼。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 5.课件引读: (课件出示20)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有的,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6.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7.练习说话。 (1)“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探究合作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自由练习,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3)师生评议。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 (课件出示21)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是以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 4.教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 5.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板书:鸟的天下) 6.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7.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指名读课文。 2.(课件出示22)重点句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23)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6.(课件出示24)重点句2:“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3.指名读句子。 4.课堂讨论:说说自己读句子后的体会?(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这是第六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这句话与第一句的作用类同,不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6.指导朗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写法。 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大部分: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包括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产、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2.让学生练习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25)要求:西沙群岛的海里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观察下面的图画,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3.引导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认清段式(即:先总述,后分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再总结)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展评优秀作品。 5.范文引导: (课件出示26)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真是千奇百怪。成群的扁鱼游来游去,它们的眼睛长在背上,尾巴像把剪刀,这些家伙全身都是肉,几乎没有什么骨头。还有一种五彩缤纷的鱼,它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它的身体比所有我看到的其他鱼要大一倍,像一本打开的语文书,它的花裙子是透明的,在海水里漂动,美极了,像一位小姑娘在跳华尔兹,真是独一无二啊!那条鱼真漂亮,它披着蓝色的大衣,只有背上有黄色的条纹,这是大嘴鱼吧。这千奇百怪、五彩缤纷的鱼简直成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主人。 6.(课件出示27)段式练习: (1)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练习口头说分述句。 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_______;________;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2)给总结句,说分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爱美丽的校园。 (3)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说分述句。 校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生物角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7.学生独立练习写一段话。 8.让学生读自己写的一段话,请同学评议。 四、总结全文。 1.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全文的内容。 2.出示课件:回顾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28)我们从海面上,看到了( )的( );潜入海底,发现了( ),( ),( ),( );走上海岛,感受到这里是( )。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岛 鸟的天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抓住构段方式,教给写作的方法。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本堂课我凭借本篇课文句群种类多,结构典型的有利条件,进行句群结构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其特征,掌握由句子——句群——段落的组合规律,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读书时,能利用句群判断、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作文时,采用各种句群的表意功能,写好片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如第三自然段,分别写珊瑚、海参、大龙虾,这些动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生活的地方同在海底。文中第二自然段是因果句群,其结构顺序先果后因。 (二)抓住构段方式,引导学生仿写。

引导学生按照“围绕一个意思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的要求,使用“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构段方式写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景物,比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等。

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六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其他资料】 1.自然气候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2.动物资源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红脚鲣鸟在世界上第二大的繁殖种群就分布在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东岛上,这也是它们在太平洋西部最大的繁殖种群。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19 海滨小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