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下载本文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马晓燕 11008030218

张燕妮 11008030233

目录

一、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

(一)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二)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四)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 (五)实现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 (六)实现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

二、关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读文献的综述

三、关于重庆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社会调查以及分析报告

(一)社会调查报告 (二)分析报告

一、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

(一)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二)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

就是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它有以下三个特征: 1、地区性 2、动态性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必然影响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度值。 3、层次性

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不同,农业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不同。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1、以能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作为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规模或在一定时期内取得最大纯收益时的规模。

2、以提高收入和生产水平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即达到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经营者收入三个目标

(四)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

1、产出评价指标类:如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等。

2、商品评价指标类:如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收购计划完成率等。

3、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类:如劳均年产值、劳均年产量、劳均年纯收入等。

4、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类:如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等。

5、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如资金产值率、资金利润率、 成本产值率、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成本等。

6、生态效益评价类指标:如土地肥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在采用评价指标时,要统筹兼顾、综合权衡。

(五)实现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

1、城乡二、三产业发达到能够吸收农村多余出来的劳动力。 对中国农民来说,土地经营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土地经营具有四种内涵:一是收入功能,二是就业功能,三是预期功能,四是风险功能即保障功能。

2、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达到或基本达到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商品生产的要求。

一般来讲,较大规模经营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状况。

固定资产的购臵——贷款、技术服务、维修、机具配套 栽培技术、良种、农药、化肥 销售: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