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总结 下载本文

说话包含着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也就是说话的内容。是具体的语言现象。语言就是众多话语背后的有限的造句规则和词汇材料,而且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和材料造出新的句子。

数量上:人们说出话的数量是不可计数的。而语言规则和词汇材料是有限的。 用法上:

说话是每个说话者的行为,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都由说话者决定。但说话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是不可以随意生造的。语言系统是这个语言社会共同认可的,是一种社会规约,每个说话者都必须遵循。

总之,语言和说话可以理解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探讨语言形式结构,但需要通过个别具体的语言现象。说话行为和说出的话是语言研究面对的具体材料。

符号:是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也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区别于征候)

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系列的形式

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分析的基础)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符号由小的符号单位组合构成较大的结构单位,大的结构单位还可以构成更大的单位,直至完整的语句构成。这就是语言符号系统中大大小小不同层级的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单位。

音系层: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

{

号的形式,属于语言的音系层。

语法层: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的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它属于音系层。

语言系统两层性的一大特点: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

系。

聚合关系:根据组合结构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成分组合成为一个聚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

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 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具体语言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言单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中划分出来的。

音位:是从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中划分的。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音位和音素都是语音线性切分的最小单位;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区别:音素基于语言的自然属性,音位基于语言的社会属性; 音素包括了所有人类语言能够区分的音,音位只包括了某一种语言必须要区分的音;音素的数量多,音位的数量少。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标写音素的符号一般放在[]里,也叫宽式标音,国际音标标写

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放在//里也叫严式标音。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 是否受阻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

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通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时,发音器官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 发音器官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

的紧张。发辅音时,声道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 气流的强弱发元音时,气流畅通无阻,较弱。发辅音时,

气流克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4) 声带是否振动发元音时,声带需要振动。发辅音时,声音

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

元音和辅音的描写:元音:发音的高低、前后和圆唇否,例如:[i]前高不圆唇辅音:发音部位、送气否、清浊情况以及受阻方式,例如: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p] 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对立原则

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下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