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总结 下载本文

导言: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中国文字和书面语很早成熟,古代书面语文言文使用的文字,成为古代语文学,即“小学”是指文字、音韵、训诂。 印度文化典籍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都是古代梵语。 古希腊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语法体系,后来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体系 2.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同一时间平面上)

历史语言学(历时):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纵向的研究)

4.理论语言学,也成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

的理论研究。它的任务是描写句子生成过程,揭示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a.重视语义研究

b.语言学的对象扩大为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 C.语言学研究重点从结构转入建构。 二、 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信息论中,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a. 语言学不能独立完成语言的交际过程,它的发展需要各门学科的配合和协作。

b. 语言学首先和其他人文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语言学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语言研究就是哲学、逻辑学、文学或文献学的一部分。

c.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进步,语言学和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a. 语言研究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b. 语言文字教学也是传统语言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 c. 在文化交流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翻译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两大功能: (一) 社会功能

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1) 信息传递的功能。(最基本)

信息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信息传递的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信息有限,多半是借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是人类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2) 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

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个是指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二、 语言的思维功能 (二) 思维功能

(1)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从不同的学科可以体现:

a. 在哲学中,把思维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理性的认识。思维以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同时借助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概括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储存所。

b. 在心理学中,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需要一套符号作为物质载体作为中介,而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就是语言。

所以,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2)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主要存在于左半球。

(3) 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

当人出生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语言和说话的区别:

概念: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说话是语言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