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河中石兽》的写作特点 下载本文

学习《河中石兽》的写作特点

涂坊中学 涂雄然

《河中石兽》这篇课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极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1.用词准确,语言简洁。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抓住了事件的要点,不做过多的修饰。如课文第一段写石兽落水后,寺僧打捞石兽的情景,寺僧们“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这里的三个短句,写明了事件的经过,其中“棹”“曳”“寻”三个动词用得相当准确、精当。然后仅以“无迹”两字交代了事件的结果,真可谓“惜墨如金”,简洁之至。

2.文章采用层层铺垫的写法。作者先写寺僧打捞石兽的结果,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岂止众人,就连读者也几乎都认为这就是结论了。谁知站着又引出了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找到石兽的结果,巧妙的表现了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文章采用这种写法,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平而不板,耐人寻味。

3.文章具有思辨色彩。文中讲学家的观点虽然与实际不相吻合,但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使人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加之实践检验了其正确,体现了推理的合理性。

4.文中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文采和可读性。如分别写了讲学家的“笑”和老河兵的“笑”,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自信,写出了讲学家自恃博学的心态,而老河兵的“笑”则是更多的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

5.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是在于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了最后深刻的思考,促使读者自省,这才是这篇文中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