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会计硕士学位论文) 下载本文

暨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5)用地瓶颈制约产业发展。白云区地域广阔,相对老城区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优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征地难等原因,许多土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变成星罗棋布的城中村,土地的利用质量不高,再加上部分土地涉及农业保护,导致一些有意向落户的优质项目最终无法落地。

(6)来自花都的挑战。近几年,白云区与花都区都在进行空港产业规划,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由于花都区已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36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目前已有130多家国内外物流企业落户空港经济区,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业和行业巨头,对白云区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且,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2000年开始建设,2004年开始运营。相比于花都区,白云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新白云国际机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总体发展思路和系统战略规划,在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未出台有力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导致许多企业和优质项目最终选择落户花都区。

(7)城镇配套设施薄弱。白云区北部多为城乡接合部,城镇建设落后,各镇村基础设施基本未纳入市政建设和管理,缺乏相关配套设施,投资吸引力不足。 1.2.3.2 税收增长后劲不足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白云区政府的税收收入虽然连年增长,但是,由于白云区缺少新的税源增长点,同时还面临重点税源企业外迁的打击,税收发展的后劲不足。

(1)税收增速远低于全市水平。从2001年到2009年,近9年间白云区政府税收收入的平均增速为12.6%,而同期广州市平均税收增速为16.7%,比白云区快4.1个百分点。如果从全省、全国来看,白云区的税收增速比同期的广东省税收增速低了7.5个百分点,比全国的低了7.3个百分点,明显落后于全国税收形势的发展,这与白云区坐拥的位置和优势是极不相称的。

(2)宏观税负相对较低。从统计数据看,白云区经济总量在广州市里一直排在前5名内,但宏观税负水平却一直偏低,处于全市中下游的位置,这表明白云区经济税源质量不高,税收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

(3)税源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白云区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税源支柱产业增长均不理想,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行业出现负增长,另外,白云区税源支柱产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较为薄弱,税源收入波动较大。

7

暨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2.1.1 本案例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税源是指税收课征的经济源泉,研究税源的情况及其发展变化,是财政、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从国家层面来说,研究税源对制定财政收入计划和税收政策、制度法规,保护和开辟税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地方层面来说,研究税源对了解和掌握地方税收发展,科学招商引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税源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把税收放在社会经济体系中进行考察,通过培植税源、发展经济以提供稳定税收的效益型经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关注税源经济,发展税源经济,通过培植优质的税源,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首先,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需求是税源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地方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娱乐和公共管理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税收是私人经济部门为消费公共产品而向公共经济部门支付的价格。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具有必然性,经济不断发展,政府职能扩大,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财政常规性支出规模扩大呈刚性,人口不断增加,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充裕财力作后盾。在分税制条件下,地方财力分配受到制约,地方政府只有也只能把宏观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地方税源的培育上。其次,税制改革是税源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外在动力。1994年开始实行的现行税制,由于当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带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痕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显示其不适应性:例如政府间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上级出政策,下级掏钱,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税收权限高度集中,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相对脆弱;地方税税种较多,但税制老化,结构不尽合理,部分税种收入弹性较差,影响其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功能的发挥;税法立法级次较低,缺乏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使得执法力度不强,征管质量不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地区间财政发展差距扩大;实行分税制后地方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加剧。所有上述因素都促使地方政府发展税源经济增强地方财力。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市白云区,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区域,既有城区商业繁

8

暨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荣的特点,又有郊区第一、二产业突出的特点。近几年,白云区紧紧围绕“三促进一保持”的思路,以发展生态空港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调一强二优三”发展战略实施,经济稳健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但是,从整个广州市的发展态势来看,白云区未能跟上其步伐,经济综合实力和税收的增长速度的排名处于劣势。与广州的其他区(县级市)相比,白云区也未能形成自己突出的产业优势,更缺少实力雄厚的重大税源企业,税收的增长后劲不足,财政甚至出现捉襟见肘的境况。

鉴于此,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宏观经济学与税收学的相关理论,从白云区2001-2009年的税收收入与GDP数据分析入手,揭示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白云区税源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1.2 本案例的研究方法

本案例主要采用下列研究方法,研究广州市白云区的税源经济发展问题: (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税源经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对白云区近九年来税收收入变化与GDP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其规律,得出影响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的因素。

(2)统计分析法。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等部门的有关资料进行汇总,利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等手段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白云区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提出对策。

(3)资料(数据)搜集方法。资料收集采用调查研究、统计资料与文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主要到白云区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等相关单位调查,调查主要以与有关政府领导、职能部门、相关干部座谈交流的形式进行。文献除收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外,重点查阅了广州市和白云区的统计资料。

2.1.3 本案例创新之处与不足

税源经济是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概念,在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的实践应用中已广泛提到,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多,尚停留实践探索阶段。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和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

9

暨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白云区税源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从实现我国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出发,对白云区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促进该区税源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本文的研究对象白云区是我国城乡结合部经济体的一个典型,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白云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GDP与税收发展不协调,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本文针对白云区的空港经济圈、物流圈和批发市场圈等具有特色的区域产业经济进行研究,提出扩大其税源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解剖白云区这只“麻雀”,对其他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税源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当然,由于能力有限,论文存在许多研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因为本论文研究的信息需求量很大,种类繁多,对于一般的信息,如经济政策或税收规则,容易收集,而有些信息难以收集或准确获得,如国地税分设,导致数据的收集困难,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或者虚假政绩的要求,文中的某些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论文中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议题无法深入探讨,难免会影响本选题的研究深度与精度。

其次,由于笔者理论水平及认知能力有限,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不足,文中难免存在欠缺之处,特别是在实证分析方面无法做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负担,产业结构,税收弹性等指标进行合理的区间模型构建,也就无法对各类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量化分析。

2.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税源

《经济大辞典》认为,税源是每种税收的经济来源。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是税收最终的经济来源。关于税源,可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界定:

理论上的税源涵义:我国学者认为,税源就是税收的来源。无论哪种税收,包括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等,最终都来源于国民收入。《日本现代财政学》认为,税源就是事实上由其支付租税的源泉。具体来说,纳税者的所得、资本或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