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学文稿 - 图文 下载本文

<<<<<<精品资料》》》》》

实 践 教 学 指 导 (2009级)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经济地理学》课程组

2010年11月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前 言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在许多国家大学地理

系的课程设置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定位。1998年我国教育部审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学科专业介绍》,把《经济地理学》列为地理学所有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确定了经济地理学的课程定位。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一门战略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不仅需要扎实深厚的课堂理论传授,同时也要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因此,我们安排了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学习、专业研究乃至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经济地理实践(一)

***商业街零售业区位因素调查

一、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是经济地理学领域最古老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由于区位是决定零售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商业区位研究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关于城市内商业区位的研究已日益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克里斯泰勒在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就是现代商业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为商业区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后,新古典主义学派(克里斯泰勒和廖什Losch,1940)、空间分析学派(格蒂斯Getis, 1961;李育Y. Lee, 1979;欧凯瑞O’Kelly,1981等)和行为学派(格力奇Golledge,1967;波特Potter,1981;贝里Berry,1988等)先后盛行,并且逐渐交叉和融合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商业区位的理论研究

[1]

。这些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商业区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如不同类型的

商业区位关系以及竞争和消费者行为对商业区位的影响,而且对于较微观的商业区位选择也提出一些模型和法则,这些都从理论上为商业区位研究奠定了基础,值得我国学者借鉴。

本项目实践的目的是根据教材中介绍的零售业区位理论关于零售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即消费市场、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地价作用,结合福州大学城商业区的零售业决策因素进行调查,再分析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重要程度。由此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做到理论的再应用,培养分析能力。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分组

本次实践的地点由学生自选,每4-5人为一组(也可以独自完成),每组要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利用课余时间完成(11月前)。 三、实践的基本步骤

1、阅读与理解课本中关于零售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

2、参照调查统计的方法,结合自己所要调查分析的主题设计调查问卷,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问卷结构分基本信息与主卷。前者主要诸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零售店位置等;后者则从零售区位决策的因素方面设计10-15个问题,注意最好是选择题,而且题目表达尽量口语化,让受访者容易明白。特别强调一点要从消费者与企业主两个角度设计问题。

3、调查问卷发放至少100份,发放问卷时注意根据场景随时挖掘受访者的相关信息,问卷回收后要进行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时,可结合调查中发现的某一个问题,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每个小组提交一份,但每个成员要附一份调查心得体会。

5、调查报告成果要用实验室要求的课程实践封面及内容要求进行包装,填写相关内容,如实践题目、地点、成员、组长、时间及实践目的、内容、要求、步骤(最好用书写体) 四、实践报告要求(仅作参考,可以修改)

***商业街零售业区位因素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调查区总体概述 二、主要零售业现状调查

采用实地考察法或问卷法,详述其过程与数据的处理,内容包括企业的位置、月租金、开业时间、企业主的身份、主要营业活动、营业规模与效益、 营销方法、企业目标等,可针对性地自行设计问卷。(现状最好配图说明,设计的问卷可附在报告后)

三、零售业区位的因素分析(消费市场、空间距离与交通条件、行业 竞争与合作、地价作用等) 四、建议 附:问卷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