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磨、煤磨培训资料一 - 图文 下载本文

在滑环上方放置测温元件,可以在磨机运转中随时监测滑环的温度,它与主电机连锁。滑履轴承罩由钢板焊接而成,上面设有检查孔,以便日常操作、维护、检查之用。滑履轴承罩和底座之间采用橡胶及密封胶密封,使用中应加强密封、防止漏油。 3.3.3 主轴承

本磨机出料端采用主轴承支撑的方式。为增加通风面积,采用大中空轴径结构,轴瓦包角1200。球面瓦坐落在轴承座上,当磨机运转时,可以进行自位调心。主轴承采用固定式。

主轴承球面轴瓦巴氏合金层与磨机中空轴接触面采用带高压起动的集中强制润滑,润滑油以一定的压力从主轴承上部进入,通过淋油管洒在中空轴表面上,另外配有备用油泵。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流,两侧设有刮油板,刮油板上设有刮油刷,刮油刷滑杆上安装有定位螺栓,以便使刮油刷与中空轴轴颈紧密贴合,并保证刮油刷与中空轴轴颈有一个导向角度。

为了防止磨机运转中主轴瓦温度过高,保正磨机正常运转,在轴承合金的下面设置了端面热电阻,可以在磨机运转中随时监测主轴瓦的温度,它与主电机联锁,一旦瓦温超过规定值时,要求报警和自动停磨,以防轴瓦损坏。

本磨机主轴承的轴承盖用螺栓固定在轴承座上,在轴承座上安装有挡板,使得主轴承只能在给定的间隙内摆动。为了便于观察,在轴承盖上设有观察孔。为了便于清渣和更换热电阻,在轴承座内分别设有清渣门和检修门。 3.3.4 回转部分

回转部分是磨机的主体,原煤就是在回转部分的筒体内部进行烘干、破碎、研磨成成品的。回转部分由中空轴、筒体、扬料板、隔仓板、衬板等组成。 (1) 隔仓板

隔仓板由篦板、扬料板、支撑板、挡板、中心隔栅和锥形卸料体组成。 隔仓板的挡板安装在烘干仓一侧,挡板的高度对烘干仓内料层的厚度起着决定作用。篦板安装在粉磨仓一侧,由于粉磨仓的磨损较大,篦板用耐磨铸钢铸造,同时为了增加磨机的通风面积,部分篦板上开设有长圆孔。

13

原煤在烘干仓内经热风烘干后,进入隔仓板,并由隔仓板内的扬料板送至粉磨 仓内研磨。为了使窜入烘干仓的钢球能够返回粉磨仓,在隔仓板上还装有回球装置。(2) 筒体

筒体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筒体进料端采用焊接滑环与筒体钢板焊接,出料端采用平端盖与筒体钢板焊接,中空轴与筒体端盖采用螺栓联接。在烘干仓和粉磨仓的筒体上各开设有人孔,以供装卸研磨体、内部零件更换及检修时工作人员出入之用。另外,筒体上还焊有法兰以便同大齿圈相联接。 (3) 筒体衬板

烘干仓内装有扬料板,既能保护磨机筒体,又能使得原煤与热风进行充分热交换。在粉磨仓内依次装有阶梯衬板、双阶梯衬板,使煤块在粉磨仓内的研磨过程更合理。扬料板和衬板均用螺栓与筒体联接。 3.3.5 出料装置

出料装置采用弯形管结构,风管内装有衬板以防磨损,它可以利用返料螺旋筒将不合格的粗粉再推回到粉磨仓进行粉磨,避免了磨机出渣及积尘,保证了安全生产,减轻了环境污染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便于检查,在出料装置上安装了检查门。

3.3.6 传动部分

本磨机的传动部分有主传动和辅助传动组成,包括主辅电动机、主辅减速机、离合器、制动器、大小齿轮等。 3.3.7

滑履轴承润滑系统

滑履轴承选用NC-63S高低压稀油站,高压系统与磨机主电动机实行连锁,低压

油输出管道上设置了油流指示器,并和主电机联锁。 3.3.8 主轴承润滑装置

本磨机选用NC-25S高、低压稀油站。润滑装置高压系统设置了电动高压泵,高压系统的最大供油压力为25MPa,低压系统的供油压力为0.5MPa。

高低压系统与磨机主电机实行联锁。

14

4. XWM21选粉机

4.1 主要技术性能 (1) 规格:

选粉机壳体最大外径: (2) 用途: (3) 成品产量: (4) 选粉风量: (5) 主轴转速: (6) 电动机:

型号: 功率: (7) 稀油站:

型号: 公称流量: 公称压力: 冷却水量: (8) 设备总重量:

4.2 主要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4.2.1 主要特点

(1) 本选粉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涡流平面分选原理,选粉效率高。

(2) 本选粉机直接从下部引入含有高浓度煤粉的气体进行选粉,大大地简化工艺流

程,降低了设备、土建等的一次性投资。

(3) 本选粉机的传动采用交流电机(另设变频器调速),且导向叶片设有调节装置,

因此,使用者可根据产品的细度、生产状况等不同要求,十分方便地进行调节。由于设计中对电机、润滑设备等的选型及其结构在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已作了详细的论证比较,因此,本选粉机不仅先进,而且可靠、经济。

φ2100 煤粉制备系统

17~20t/h(80μm筛筛余<2%) 38000~42000m/h 292~140r/min

Y228M-8 22kW

NC—5S 5 l/min 0.63 MPa ~0.6 m3/h 6380 ㎏

15

(4) 由于选粉机选粉效率高,因此,可大大地改善磨机的粉磨条件,使系统进入良

性循环,从而达到节能增产的目的。

(5) 选粉机内部各易磨损区均采取了防磨损措施,故易磨损件的使用寿命长,可大

大地节省维修时间及费用。 4.2.2 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从磨机出口直接引入选粉机底部。气体沿进料管(即下壳体)上升至上部出口,被粗粉收集锥体(内锥体)沿四周分流,进入由内锥体和外壳体组成的内腔,继续上升。当气体升至上壳体时,颗粒随气体被导向叶片导入涡流分选区,进入涡流分选区的颗粒,由于受涡轮叶片的高速旋转产生的旋转气流的带动,获得一定的圆周速度,即具有离心力,与此同时,颗粒也受到气体曳力的作用。如果颗粒的离心力小于气体曳力,则颗粒被气流带入涡轮叶片内的内涡流区。进入内涡流区的颗粒随气流旋转上升至涡轮上方的出风管排出,由另外设置的收尘装置作为成品收集。如果颗粒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曳力,则颗粒被重新带到分散区,并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往下降落至粗颗粒收集锥体。粗颗粒从内锥体下部的出料口排出选粉机,经输送斜槽返回磨机。 4.3 结构概述

如图所示,本选粉机主要由壳体、转子部分、传动部分、调节机构和润滑系统等组成。 4.3.1 壳体

壳体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出料管等组成。壳体均由Q235—A钢板焊接而成。上壳体内装有导向叶片、上密封圈,上壳体顶部有出风管、防爆口等。导向叶片处堆焊耐磨硬质合金,出风管内壁有玄武岩内衬。中壳体上的粗颗粒收集锥体下部与出料管相接。

壳体上开有检修门和观察门,以便于安装、检修和维护。 壳体上部承受转子部分、传动部分的重量。 4.3.2 转子部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