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笔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A) NaOH—Na2CO3 (B) Na2CO3 (C) NaHCO3 (D) NaHCO3—Na2CO3

14.用K2Cr2O7滴定Fe2+时,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的主要目的是C

(A) 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提高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C) 降低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D) 在有汞定铁中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沉淀

15.碘量法中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应加入的时间是C

(A) 滴定开始时加入 (B) 滴定一半时加入

(C)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 (D) 滴定至I3-的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加入

16.碘量法测定铜时,加入KI的作用是C

(A) 氧化剂 络合剂 掩蔽剂 (B) 沉淀剂 指示剂 催化剂

(C) 还原剂 沉淀剂 络合剂 (D) 缓冲剂 络合掩蔽剂 预处理剂

17.在实验室里欲配制较为稳定的SnCl2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将SnCl2溶于Na2CO3溶液中,并加入少量的锡粒 (B) 将SnCl2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纯水中 (C) 将SnCl2溶于HAC,并加入少许Zn粉

(D) 将SnCl2溶于HCl中,并加入少量的锡粒

18.标定KMnO4时,为提高反应速度要加热,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该加入的酸是B

(A) HCl (B) H2SO4 (C) HNO3 (D) HAc

19.用K2Cr2O7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I2挥发了,对标定结果影响是A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20.以HCl标准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 对结果的影响是B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21.在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C

(A) 一般选蒸馏水 (B) 一般选择除显色剂外的其它试剂 (C) 根据加入显色剂、其它试剂和被测溶液的颜色性质选择 (D) 一般选含显色剂的溶液

22.国产732强酸性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是C

(A) –COOH (B) –OH (C) –SO3H (D) –NH2

23.符合比移值Rf的定义是B

(A) 起始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的比值

(B) 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起始点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C) 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D) 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的比值

2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A) 二甲酚橙只适用于pH大于6的溶液中使用

(B) 二甲酚橙既适用于酸性也适用于碱性溶液中使用 (C) 铬黑T只适用于酸性溶液中使用 (D) 铬黑T适用于弱碱性溶液中使用

25.在Fe3+、 Al3+ 、Ca2+ 、Mg2+混合液中,EDTA滴定Fe3+ 、Al3+含量时,消除Ca2+ 、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络合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

第三题 单项选择题(25分)

第 三题 1 6 11 16 21 B A A A A 2 7 12 17 22 B B D B D 3 8 13 18 23 B A C C D 4 9 14 19 24 C C B A A 5 10 15 20 25 B B A B B 1.为使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0—-15℃应采用:B

(A) 冰/水浴 (B) 冰/氯化钙浴 (C) 丙酮/干冰浴 (D) 乙醇/液氮浴

2.水汽蒸馏时,被蒸馏的化合物一般要求在100℃时的饱和蒸汽压不小于:B (A) 1000Pa (B) 1330Pa (C) 133Pa (D) 266Pa

3.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熔点管的内径约为:B (A) 0.1mm (B) 1mm (C) 2mm (D) 3mm

4.通过简单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这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C

(A) 10℃ (B) 20℃ (C) 30℃ (D) 40℃

5.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B

(A) 1-2g (B) 2-5g (C) 6-9g (D) 10-16g

6.为提纯含有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活性炭是粗萘重量的:A

(A) 1-5% (B)6-10% (C) 11-15 % (D) ≥20%

7.干燥2-甲基-2己醇粗产品时,应使用下列哪一种干燥剂:B

(A) CaCl2(无水) (B) Na2SO4(无水) (C) Na (D) CaH2

8.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熔点时,在接近熔点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A: (A) 1-2℃/min (B) 2-3℃/min (C) 3-4℃/min (D) 5-6℃/min

9.用12.2g苯甲酸及25ml 95%乙醇,20ml苯采用水分离器分水制备苯甲酸乙酯时,反应完成后,理论上应分出水层约为:C

(A) 5mL (B) 7mL (C) 9mL (D) 12mL

10.一般从库房中领到的苯甲醛,其瓶口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此白色固体为:B

(A) 多聚苯甲醛 (B) 苯甲酸 (C) 水合苯甲醛 (D) 苯甲酸钠

11.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A

12.使用70%乙醇重结晶萘粗产物时,加入溶剂至恰好溶解后,为使热过滤顺利进行,溶剂还应过量:D

(A) 1% (B) 5% (C) 10% (D) 20%

13.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正确的加料顺序是:C (A)NaBr + H2SO4 + CH3CH2CH2CH2OH + H2O (B)NaBr + H2O + H2SO4+ CH3CH2CH2CH2OH (C) H2O+ H2SO4+ CH3CH2CH2CH2OH+ NaBr (D) H2SO4+ H2O+ NaBr+ CH3CH2CH2CH2OH

14.在制备纯净苯时,可用浓硫酸除去苯中少量的噻吩,其原理是:B (A)噻吩可溶于浓硫酸,而苯则不溶;

(B)噻吩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2-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

(C)噻吩可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解反应,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D) 噻吩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3-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

15.在纯化石油醚时,依次用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其目的是:A

(A)将石油醚中的不饱和烃类除去; (B)将石油醚中的低沸点的醚类除去;

(C)将石油醚中的醇类除去; (D)将石油醚中的水份除去。

16.采用Hinsberg试验鉴别有机胺时,在试管中加入几滴试样,3mL5%NaOH溶液及3滴苯磺酰氯,用力振荡后,水浴加热至苯磺酰氯的气味消失,此时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加入盐酸酸化后析出沉淀,此现象说明样品是:A

(A) 一级胺 (B) 二级胺 (C) 三级胺 (D) 季胺盐

17.鉴别一级、二级、三级醇的Lucas试剂是:B

(A) 无水三氯化铝/浓盐酸 (B) 无水氯化锌/浓盐酸 (C) 无水三氯化铁/浓盐酸 (D) 无水四氯化锡/浓盐酸

18.在薄层层析色谱实验中,样品的Rf值是指:C

A. 样品展开点到原点的距离 B. 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

C.样品展开点到原点的距离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D.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样品展开点到原点的距离

19.在减压蒸馏过程中,为了获得较低的压力,应选用:A

(A) 短颈、粗支管的克氏蒸馏瓶 (B) 长颈、细支管的克氏蒸馏瓶 (C) 短颈、细支管的克氏蒸馏瓶 (D) 长颈、粗支管的克氏蒸馏瓶

20.在减压蒸馏时为了防止暴沸,应向反应体系B

(A) 加入玻璃毛细管引入气化中心 (B) 通过毛细管向体系引入微小气流 (C) 加入沸石引入气化中心 (D) 控制较小的压力

21.使用溴水做苯酚的溴化实验时,溴水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过量的溴水时,可形成黄色沉淀,此沉淀为:A

(A) 2,4,4,6-四溴-环己-2,5-二烯酮 (B) 三溴苯酚与溴水的混合物 (C) 2,3,4,6-四溴苯酚 (D) 全溴代苯酚

22.下列化合物能使溴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D

(A) 精制石油醚 (B) 乙醚 (C) 乙醇 (D) 粗汽油

23.柱层析时,单一溶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展开剂往往是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的混合物。下列各种溶剂的极性顺序是:D

(A) 石油醚〉甲苯〉氯仿〉丙酮 (B) 甲苯〉石油醚〉氯仿〉丙酮

(C) 石油醚〉丙酮〉氯仿〉甲苯 (D) 丙酮〉氯仿〉甲苯〉石油醚

24.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A) 丁酮 (B) 正丁醛 (C) 苯甲醛 (D) 二苯酮

25.下列化合物能使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的是:B

(A) 精制石油醚 (B) 粗汽油 (C) 环丙烷 (D) 乙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