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江西赣州十四县模拟)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更是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二月革命( C )
A.不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 B.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C.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表明联共(布)认为二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相提并论,而加以否定,故选C项;推翻封建沙皇统治,是历史的进步, 排除A项;二月革命也是人民追求面包与和平的产物,排除B项;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二月革命的积极意义,排除D项。
2.(2019·广东深圳调研)如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 )
A.苏维埃政权巩固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 C.农业集体化完成
D.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 “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象征无产阶级政权的正式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故选A项;列宁时期苏联没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完成是在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本质是用商品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图中所表达的是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D项。
3.(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 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 A )
A.推行实物配给制度 C.国内金融危机严重
B.流通货币严重短缺 D.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解析 1921年2月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放实物工资和取消国家银行属于该政策的一部分,故选A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定程度上取消了自由贸易而非货币的短缺,排除B项;材料现象引发了国内经济危机,排除C项;出现该现象源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
4.(2019·百师联盟大联考)列宁曾经指出:“正是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等。农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复生产上,即使有的农民家庭还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也保留了用于来年春播的种子粮,为将来扩大土地播种面积而积极准备农具。”这反映了( B )
A.余粮收集制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市场的恢复给苏俄经济带来新气象 D.农业集体化配合了工业化的进行
解析 据题干“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说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故选B项;余粮收集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排除A项;题中所述并没有涉及市场的恢复,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排除D项。
5.(2019·河北保定调研)有学者说,列宁以外的苏联重要领导人长期把资本主义看作是异己的存在物,一厢情愿地期待“资本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社会主义一天天好起来”,好像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圣物”。该学者认为苏联领导人( D )
A.缺乏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动力 B.看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C.注意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过于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根据题干的叙述可知苏联领导人将社会主义奉为“圣物”,极力贬低资本主义的存在,认为社会主义天生优于资本主义,故选D项;题干未涉及社会主义探索问题,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苏联领导人对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的认识,排除B项;题干没有说明和平演变对苏联造成冲击,排除C项。
6.(2019·山东临沂模拟)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D )
A.注意调动农民的奉献热情 B.大力效仿西方工业化道路 C.努力完善工业化建设理论 D.急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斯大林想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故选D项;根据材料“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斯大林牺牲农业,服务工业,排除A项;西方工业化是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实现的,排除B项;斯大林工业化建设的理论,目的也是服务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项。
7.(2019·湖北七市联考)据统计,苏联在1928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没有马的占45.2%,没有乳牛的占34.8%,有一匹马的占38.3%,有一头母牛的占40.9%;到1930年,加入集体农庄的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49.2%,乳牛总数的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B )
A.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C.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B.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D.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与轻工业为重工业服务。据材料“到1930年,加入集体农庄的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49.2%,乳牛总数的42.7%”。可知其目的是推进工业化建立,B项正确;A、C两项均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8.(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下表反映出( B ) 1929~1933年世界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1929 686 1930 556 1931 397 1932 269 1933 242 A.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 B.各国展开了激励的贸易战 C.大国的经济实力严重衰落 D.经济危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扩大出口,设置贸易壁垒,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战,世界贸易金额逐年下降,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排除A项;世界贸易金额逐年下降是由于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排除C项;材料反映经济危机下世界贸易下降,没有体现深远影响,排除D项。
9.(2019·清华大学学术能力诊断)1929~1932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1929年总和的近3倍;1930年胡佛政府批准了“霍利—斯穆特法”,大幅提高890种关税,许多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实行贸易保护。这说明胡佛政府( C )
A.采取自由政策加剧了危机 B.大幅度财政支出导致经济危机 C.一定程度上干预经济发展 D.实行贸易保护恶化了国际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1929~1932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大幅提高890种关税”,表明胡佛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的到来,开展公共工程、提高关税,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干预,故选C项;“采取自由政策”,与材料“公共工程”“提高890种关税”不符,排除A项;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直接原因是股市崩盘,排除B项;提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国际关系,但增加公共工程没有体现该信息,排除D项。
10.(2019·山东济南模拟)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承诺“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些举措( C )
A.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B.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C.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 D.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的供需矛盾,防止了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故选C项;题干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