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三.质疑再探:
1、填空:(投影)
(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千克;
(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厘米; (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男生人数是____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投影) (1)2a-3c; (2)
3a22
; (3)ab+1; (4)a-b 5b3、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x与y的和; (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 (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
新课标第一网
? 3、什么叫代数式?
四.运用拓展
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
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作业: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 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 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6、用代数式表示:
(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 (3)长是a米,宽是长的五、板书设计
§3.2字母能表示什么(1) (一)新课讲解 (三)课堂小结 (二)课堂练习 (四)作业
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②
1,若汽车的速度是ν千米/时,那么,飞机与自行31的长方形的周长;(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3
六、教学后记
§3.2列代数式(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3)乙数比x的倒数小7;((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
1-7)(4)乙数比x大16%((1+16%)x) x二.解疑合探
例1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 (2)2x-3; (3)
1-7; (4)(1+16%)xx(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 用代数式表示:(1)甲乙两数和的2倍;(2)甲数的
11与乙数的的差; 32(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 (2)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1122
a-b; (3)a+b;(4)(a+b)(a-b); (5)(a+b)(b-a)或(b+a)(b-a) 32a与b的差指的是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 三.质疑再探: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 (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 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1; 41的和 3(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
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
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 (2)
1112
(a-1); (3)(5a+7); (4)a+a423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