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稿 下载本文

1、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或者说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这就要求首先要从备课入手,同时构建“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

2、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3、关注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4、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发展的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不够成熟、正在成长的人 (四)学生是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育。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发利用学生资源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生活的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如果学生不犯错误,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差错、知识缺漏,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问题。因为有错误,课堂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为有错误,师生才更能张扬个性,充满灵性。学生出错,通过教师点拨、引导,达到纠偏的效果。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和架子个所在。

3、学生的差异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4、学生的差异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备学生——分析学生的需求 (一)为什么要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只有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真正需求,明确学生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并运用其需求组织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体现出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 教学设计如何做到满足学生的需求 1、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本思想的建立,意味着教师中心的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加强。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师不能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三)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2、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互教互学,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3、让学生参与、体验、研究

4、把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体味学习乐趣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专题讲座讲稿

第七讲

培训时间:2013年6月6日 主讲教师: 学 时 数:3学时 内 容:

话题四:备课中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准备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教学设计是一项高级、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做好准备工作是完成教学设计的切实保证。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教学目标中的三维目标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主体性; 3、层次性; 4、可测性; 5、动态性;

6、具体性和准确性; 7、适应性。

(三)如何制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 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

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1、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解式教学方法、谈话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讲读式教学方法、讲演式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社会实践法、研究性学习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先则教学方法;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只要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有积极作用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优化”也不是统一的一种方法,要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作业与练习设计 (一)作业与练习设计的方法 1、作业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1)、讲究实效,趣味十足 (2)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形式多样,层次分明

(4)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2、练习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原则:(1)目的性;(2)层次性;(3)多样性;(4)反馈调节性;(5)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的问题:(1)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3)多问题解决,少机械操作;(4)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3、作业与练习的种类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专题讲座讲稿

第八讲

培训时间:2013年6月8日 主讲教师: 学 时 数:3学时 内 容:

话题五:备课的弹性预设 一、备课预设的阐述及其意义 (一)备课预设的阐述

弹性预设是指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前提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

(二)弹性预设对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意义 1、重视学生生命活动的需要

(1)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2)学生的记忆能力无论是在量和质上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发展。

(3)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学生的情感、情绪表现比较外露,他们不善于掩饰。

(5)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有长远目的但往往行为偏离目的,具有“盲动”性。 (6)每个人的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 3、时代发展的需要

4、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需要 5、提升学生素养的需要 二、充分预设,精彩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2、生成是预设的发展; 3、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 (二)弹性预设的需要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营造教学环境; (三)弹性预设的运作方式

1、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2、准确把握教材,精心策划弹性的、开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生成和发展创造预留更大的空间;

3、有效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 三、反思与积累——教后丰富的关键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反思;二是要提高反思能力。

(一) 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个维度 (二) 教学活动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四) 教学过程是否关注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 (五) 反思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