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10300265 下载本文

无为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巩固教育强县成果,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芜湖市教育局?关于芜湖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教人?2012?2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我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无为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核心,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分类分层分岗按需施训,促进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一步更新,实践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实施原则

(一)提升素质,服务学生。坚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综合素养,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二)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紧密结合我县教师实际,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国培计划”、市级以上专项培训的实施为契机,立足全员培训,突出骨干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教育名师,

为农村学校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优化管理,健全网络。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业务指导,健全管理网络。统筹协调市级以上专项培训的派训和管理。高中教师培训以市为主,初中和小学教师培训以县为主,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作用,完善县校培训体系。

(四)聚焦问题,提高质量。坚持需求导向,加强问题调研,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逐步实行教师自主选学。创新培训模式方法,通过脱产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培送教、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推进混合学习,促进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国培计划”、市级以上专项培训;县级专项培训;全员培训;学历提高培训。

(一)“国培计划”、市级以上专项培训受训教师的派训与管理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部署和要求,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市级以上专项培训。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名额分配,人员审核和培训的协调工作。各校负责落实参训教师、人员名单上报,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学习。

(二)县级专项培训

根据我县基础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照“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县级专项培训。

1、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为适应我县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开办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

2、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培训。针对农村小学英语、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开办农村紧缺学科培训。

3、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和我县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开办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4、班主任培训。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为全面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对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全面轮训一次。

5、学科研修班培训。为引导教师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水平,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分学科开展学科研修班培训。

6、培训指导团队培训。为适应“十二五”集中培训的需要,按有效学习内容、有效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学习评价、有效教学研究等专题要求,培训师资队伍,保障各专题培训课程辅导和课后跟进的有效实施。

7、校本培训辅导教师培训。为做实校本培训工作,规范校本培训管理,切实发挥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每学年对县直学校、中心校及中心校下属学校的校本培训辅导教师进行培训。

(三)全员培训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从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体验三个方面,采取混合学习模式,组织实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为重点内容的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提高在职教师师德素养和“以学促教”的教学实施能力为目标,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双线并进,师德教育列为第一模块。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分年度实施专题培训。

(1)师德教育

模块一: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重点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

模块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教师法制素养和依法履行职责水平;

模块三: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和保护学生安全技能;

模块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身心健康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2)业务培训

专题一:有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修订版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专题二:有效学习指导。主要包括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三:有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学”模式运用、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典型案例研修。

专题四:有效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评价理论与应用、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工具、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技能、学科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五: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讨问题与指导。

(四)学历提高培训

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重点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以下初中教师开展学历提高培

训,到2015年,基本实现小学幼儿园教师专科化,积极推进初中教师本科化。各校对在职学习取得提高学历的教师应予以适当的奖励。

五、培训模式

采取“远程+校本 +集中”研训一体化混合培训模式,结合开展“送培到校”、“送教下乡”活动,做真远程培训,做细集中培训,做实校本培训,

1、远程培训采用分学校(中心校)、分学段、分学科组建网络班级的方法。各校确定网络班级管理员,教师进修学校确定指导教师,进行学习过程辅导和考核。教师在网上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在线研讨、互动交流等活动。

2、集中培训采用小班教学方法,分校、分学科、分学段,以集体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和校本培训的操作指导。

3、校本培训通过主题研修活动,落实校本培训的各个环节。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分学段、分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培训教材研读、网下集中研讨、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等研修活动。

4、采用基于学科、巡回送教的方式,组织骨干教师“送培到校”“送教下乡”,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课例研修和交流研讨等活动。

六、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

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实行训前、训中、训后“三段式”考核。训前以问题和案例提交为重点、训中以过程参与效度为重点,由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考核;训后以岗位实践研修为重点由参训教师所在学校(中心校)进行考核,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进行抽查。参训教师各阶段考核全部合格,高中教师

由市级教师培训机构认定培训合格。初中、小学由教师进修学校认定培训合格。

(二)学时认定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第一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20学时的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免于参加当年度其他类别培训。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周期内学年度培训为72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24学时(含公共课文本阅读8学时)、校本培训24学时(含公共课网上学习8学时)。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或市级以上专项培训项目,免于参加当年集中、远程培训。

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获得毕业证书当年按72学时予以认定,并免于参加当年集中、远程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课为必修科目,不得免学。

中小学教师参加本?意见?规定的培训类型之外的,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培训,一律不予认定学时。

七、培训实施

(一)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1.远程培训和远程资源服务:高中教师远程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报名注册、登记学时,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初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

2.集中培训:高中教师集中培训,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或委托培训,县直学校、中心校、民办学校协调落实。

3.校本培训:由县直学校、中心校、民办学校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统筹、规划、组织、验收。

4.送培送教: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骨干教师 “送培到校”、“送教下乡”活动。

(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采用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校本培训由所在学校组织落实,教师进修学校审核认定。

(三)市级专项培训

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参训教师名额的分配和派训。

(四)县级专项培训

采用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教师进修学校承办。

八、加强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主管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培训实施与业务指导。

1、成立无为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组。 组 长:伍小平

副组长:季求真、邹 宇、张淮江

成 员:宋 强、吴明智、陈丽萍、李海华、刘善斌、高令恒、丁茂山、沈少平、骆克云、姚新诗。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办理我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事务。

办公室主任:邹宇

副主任:张淮江、宋强 成 员:骆克云、姚新诗

2、组建县级培训业务指导团队。从全县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中遴选一批德专双优的教师组成业务指导团队,指导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3、各级各类学校均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业务指导团队。

(二)健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并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建立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中小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时的培训课程。教师完成培训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是教师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教师培训信息库。要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

(三)优化管理机制

建立业务指导机制和备案反馈机制,加强培训指导。县教育局根据市年度全员培训指导方案,制定县年度全员培训指导方案,指导全县中小学开展年度主题培训和各类培训,报市师训管理部门审定并备案。县直学校、中心校、民办学校根据本方案制定校本培训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核。

建立需求调研机制和全程导控机制,加强过程监管。教师进修学校在制定培训方案前,应组织开展需求调研活动,并征集教学问题和实践案例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培训需求调研报告、“问题库”和“案例库”,作为制定和完善培训方案的重要依据。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电话跟踪等形式开展反馈调查,实行全程导控。

(四)创新培训模式

进一步深化“远程+校本 +集中”研训一体化混合培训模式研究,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制度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格局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九、保障措施

(一)增强机构功能

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培训主体功能,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

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师培训师资准入制度,加强专职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和第一线深入调研,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培训者队伍。

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造就一支适合我县教育实际的、适合不同层次的专家名师队伍。

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依托优质中小学校,建立一批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基地,落实教师培训实践环节。

(三)提供经费保障

切实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的通知?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政策规定,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继续教育经费由本级财政安排,经费标准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1.5%,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落实。

切实落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中小学教师参加本?意见?规定的各类培训,经费由市、县(区)、学校从教师培训经费中支出,不得向教师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