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014.6(带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 案

单位: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教师:米晓莉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对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两个班总的来说,基础是差不多的,(3)班的尖子生和(4)班差不多,不过,后进生方面,二(4)班多了好几个。两个班的学习习惯都较好,本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材分析

本期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具体表现:

?数与代数?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方向与位臵?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并能辨认八个方向,能描述物体所在的位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测量?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认识图形?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初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除此之外,还有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学好玩?。

本期课程内容知识点散、多,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踏实、细致的学习态度,应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习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分物活动,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通过具体情境,探索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

1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其数位顺序,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图形与几何

1.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学生将初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臵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优生的提拔工作。 五、课时安排:54课时 第一单元除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学习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 课时安排:7课时

第1课时 分苹果(总第1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3 学习目标: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

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学习准备:课件、圆片若干个(代替苹果)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做好铺垫 1、把口诀填完整

四()二十六()三十六七()五十六 2、口算

7×6=8×3=10÷5=20÷5=2×7= 25÷5=40÷8=16÷4=9×3=36÷9=

3、妈妈买来24个苹果,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 □○□=□(天)

妈妈买来24个苹果,吃了6天,平均每天吃几个? □○□=□(个)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淘气和笑笑家要来客人了,妈妈让他们把洗好的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探究活动: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1)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①小组合作分一分苹果图片,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方法:

②操作演示:小组代表上讲台操作演示,边演示边说明自己的分

法。

③集中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计算。

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3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①教学写法,学生试写。

师:教师指着18÷6=3,告诉学生,这是除法的横式,其实,除法除了用横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你看,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学过减法竖式,就是没学过除法竖式。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怎么写除法竖式吗?

教师介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竖式里的除号。教师板书除法竖式的符号,提问:除法竖式的符号跟什么相似?(汉字的厂)对,它就像一个房子,里面装了许多要分的物体所以被除数18写在里面,除数6表示每6个分一份,要分出去,所以放在房子的外面,也就是它的左面。这个竖式我们就读作18除以6,齐读一遍。那么18除以6,商是几?3写在了哪里?(除号的上边)对,商写在除号的上边,要跟被除数18的个位0对齐。因为这个3表示18里面有3个6,它表示的也是个位,所以要跟个位对齐,商写好之后,我们再把商和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3×6=18,然后再用被除数18减去乘积18,得0写在下面,也就是说,18个苹果,每6个放1盘,正好放满3盘,四五二十,都分完了,一个也没剩,我们就用0来表示。 板书: 18÷6=3 3?商

除数→6)18?被除数 18?除数与商的积

0?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个位上。

B多媒体出示:除法竖算式和除法竖式的对应关系,指出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进行练习。 ②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学生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每个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学生预设:

生1.18是被除数,表示有18个苹果; 生2.6是除数,表示每盘分6个苹果; 生3.3是商,表示分3盘。

生3.0是余数,表示每6个一盘3盘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 四、巩固与练习

1、课本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2、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先理解题意,在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3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五、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 3?商

除数→6)18?被除数 18?除数与商的积

0?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个位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两个?分苹果?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动手、独立思考,学会

4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与他人合作,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起来虽比较轻松,但是竖式书写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竖式数位没对齐,对于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有的学生只写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在教学中还应加强这方面指导。

第2课时 搭一搭(一)(总第2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5 学习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学习准备:小棒、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淘气和笑笑想用小棒摆成一些正方形,你知道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根),如果他们有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搭一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 (1)请每个同学用小棒实际搭一搭,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怎样计算?

(2)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4=3(个)……1(根) 余数

答: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识:?13?表示把13个小棒拿去分,?4?表示每个正方形4根,?3?表示搭了3个(强调单位?个?),?13?表示3个共13根(4×3=12)。?1?表示搭了3个后还剩下1根(强调单位:?根?),说明?1?是余数,这1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 2、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别用14、15、……、20根小棒搭成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完成课本第4页?搭一搭,填一填?的表格) (1)先由学生操作(用小棒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独立完成表格。 (2)学生讨论: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先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表格,集体订正,说一说通过表格发现了什么? 3、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3题,指名说一说错在哪里,该如何订正,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余数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5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板书设计: 搭一搭(一) 13÷4=3(个)……1(根) 余数

答: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第3课时 搭一搭(二)(总第3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7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小棒、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会用小棒搭房子吗?搭一搭试一试吧。你用了几根小棒搭成了一座房子? 淘气和笑笑也想用小棒搭房子,他们用了几根小棒?(6根),如果他们有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搭一个房子要6根小棒,如果他们有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请每个同学用小棒实际搭一搭,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2)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6÷6=2(盘)……4(根)→余数 2?商

除数→6)16?被除数 12?除数与商的积

4?余数(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个位上。 答: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识:?16?表示把16个小棒拿去分,?6?表示每个房子要6根,?2?表示搭了2个(强调单位?个?),?16?表示2个共16根(6×2=12)。?4?表示搭了2个后还剩下4根(强调单位:?根?),说明?4?是余数,这4根不能再继续搭了。 2、体会同样的算式在具体情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出示算式:13÷5=2……3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个算式在?分小汽车、树叶粘花朵?2个不同情境中,每个数所表示意义是什么?特别是商和余数。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1、2题,先请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6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搭一搭(一) 16÷6=2(盘)……4(根) 2?商

除数→6)16?被除数 12?除数与商的积 4?余数

答: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第4课时 分草莓(总第4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9 学习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通过引导学生估商,培养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3、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习难点:合理估商与灵活试商。 学习准备:圆片若干、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小猴举行生日晚会,它邀请我们一起去为它庆祝生日,到了。小猴拿出了草莓来招待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共有55个草莓,小猴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二、问题质疑,自主探究 这一共有55个草莓,小猴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探究交流点拨引导: 1、探究试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7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要分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4、小猴说如果每7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你能很快算出商吗?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正确评价学生把握的知识,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从而积累有余数除法的方法)

5、下面淘气和笑笑算的对吗?(课本第8页)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学生独立订正在课本上。三、归纳小结: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四、基本训练,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2、3、4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用圆片分一分,指名学生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草莓

把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里放6个,还剩7个。

第5课时 租船(1)(总第5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11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学习准备:22根小棒、6个圆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二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春天到了,老师带孩子们去公园划船,我们来看看吧。师投影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他

8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们在做什么,租船。揭题:租船。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租船来学习新的知识。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22人,限乘4人) ?限乘4人?是什么意思?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交流时要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口答,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2÷4=5(条)……2(人)

(3)在学生回答至少要租几条船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当大家统一认识到至少要租6条船后,再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提出你的分配方案。 (4)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即可,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5)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分配方案:

a、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1条2人。(4×5+2=22)

b、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2条船,每条3人(4×4+2×3=22)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如上面的租船安全规定(限乘4人),再如我们平时乘车时,也不能超载,否则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三、基本训练,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指2人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画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教学反思: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我都表扬了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第6课时 租船(2)(总第6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1-12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9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上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孩子们?租船?的问题,孩子们顺利租到了船,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0元,每条船每小时租金9元) 2、提出问题: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方法: 1、(三)九二十七,还剩3元,最多可以划4小时。 2、不对,3元不够划1小时,最多只能划3小时。

3、1小时9元,2小时18元,3小时27元,剩下3元不够划1小时,只能划3小时。 4、列式计算:30÷9=3(时)……3(元)

提问:2个3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小4时? 三、基础训练,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3、4题,先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6题,学生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分别说一说解决第1、2小题需要用到的数学信息,第3小题可让学生先尝试完成,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板书设计: 租船

30÷9=3(时)……3(元) 答:最多可以划3小时。

第7课时 练习一(总第7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3-1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课件显示。 3、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3题。

10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第4题。

全班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算式的结果,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全班一起在课本上连线。 5、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分别说一说要解决2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学信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看图寻找数学信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第7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臵 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4、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三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东南西北(总第8课时)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5-16 学习目标:

1、正确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2、了解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3、通过观察街区图了解物体所在的位臵、方向。

4、通过观察、比较、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位臵、方向的空间观念。

5、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表述平面图上物体所在的方位。 学习准备:课件、方向卡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过?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你是怎么找到要去的景点?

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知道正确的方向,所以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你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西北。(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二、认识方位

(一)判断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判断户外的东南西北

11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在户外,你可以怎样判断?东南西北?这些方向呢? 2、判断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现在在教室里可以怎样判断方向? (1)指南针介绍

你了解指南针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师介绍指南针的历史。 (2)我们面前的?指南针?,红色一端指向北,通常用N表示;白色一端指向南,通常用S表示。同桌合作找到教室中的南、北。

(3)小游戏:听口令,转一转。找到东面和西面

面向北方,两手侧平举,左手指的方向就是西面,右手的方向就是东面。

(4)面向东方,听口令向右转,说出是哪一面,再向右转,说出是哪个面,再向右转,是哪个面? (5)小结:(指板书说)从东面,沿顺时针方向转,可以找到南、西、北面。 (二)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

(1)找一找地铁一号线在哪里??你知道它是沿着什么方向开的?二号线沿什么方向开? (2)圈一圈一号线最东面的站,最西面的站。 2、出示小区平面图。

(1)指出小胖家的北面、南面、东面和西面在哪里。

(2)小组讨论:小胖家的北面有什么?南面、西面、东面分别有什么?你是怎样找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东面有两个场所,所以两个都要找出来。

(3)小胖家在游泳池的什么方向?你是怎样想的? (4)小胖家在停车场的什么方向?在小学的什么方向? 3、小结:

找出小胖家的北面、南面、东面、西面各有什么,要站在小胖家的位臵上来找,找出小胖家在游泳池的什么方向,要站在游泳池的位臵上看下胖家在它的什么方向。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16页第1、3、4题

四、根据要求将操场平面图填完整 课本15页?认一认,填一填?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北

西 东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对本节课的时间控制的不好,关于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没有讲解。课堂评价在本节课体现的还不够充分,课堂评价可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在教学本节课中?猜方向?游戏可每组喊一个,让各组之间展开竞争,再对各组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即时的评价,这样则更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2课时 辨认方向(总第9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7---18页 学习目标:

12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习重难点:

正确辨认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能根据中心位臵,说出每个物体所在的位臵。 学具准备:课件、方向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课探究

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臵身于学校这个位臵,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 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1)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2)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臵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

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得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得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得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试一试(小组活动)

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3、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学生做,教师巡视。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3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五、你知道吗? 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单元学习目标:

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发展数感。

借助?猜数游戏?等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单元学习重难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正确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9课时 数一数(一)(认识并感受?千?)2课时 数一数(二)(认识?万?)1课时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2课时 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 有多少个字(估计)1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第1课时 数一数(一)( 1 )(总第10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9---20页 学习目标:

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学习重难点:

明白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正方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引入。

2、借助计数器,复习计数单位。说说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数数100以内的数。(可5个5个,10个10个地数)

3、出示999,这个数是多少? 999,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它吗?在添上一个呢?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4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样数的。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 ),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三、巩固练习

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①

15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 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 125个小木块。 ②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 142个小木块。 ③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④

生:一共有1116个小木块。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2课时 数一数(一)( 2 )(总第11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0---21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16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学具准备:课件、20本数学课本、小正方体。 学习过程: 情境创设

出示小正方形图。

1、你能圈出10小正方形吗?

2、100个大约有多少个,你能试着圈一圈吗?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圈呢? 学生圈,学生说思路。 二、新授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千这个大数。 1、那你能试着圈出1000个吗? (1)学生动手圈。

(2)和你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3)投影汇报。

学生动手圈,边圈边说想法。 2、看一看、说一说。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一千大约有多大,你能举例说说? (2)我们听听淘气和笑笑是怎么说的。 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3)你能像他们这样再说说吗?

1、估一估,圈一圈,大约有多少粒豆子?指名汇报。 2、课后?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试一试 估一估

第3课时 数一数(二)(总第12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2---23页 学习目标:

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 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学习运用万以内的数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数数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正方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千以内的数,你们都会数数了吗?

那我就来考考你们,请您从767数到1000.你都可以怎么数?

17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1)同桌之间数一数。 (2)指名汇报。 (3)出示9999

你能在计数器上 表示它吗? 在添上一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先一百一百地数,数到967,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997,再一个一个地数到1000. 生3:9999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就是一万。 二、新授课 数一数。

1、一万到底有多少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出示:大正方体。(一千个小正方体) 师:可以怎样数?

(1)你能试着数一数吗? (2)一起数数吧。 (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就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数一数。 2、拨一拨

你能试着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拨出一万吗?

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你是怎么数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大数?

3、像以前零一十这样的数你听说过吗?你会表示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10个一千是一万

第4课时 拨一拨(1)(总第13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4---25页 学习目标:

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学习重难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18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计数器。

这是比较陈旧的计数器,计数器太旧了,数位都看不清楚了,你能把计数器的数位补充完整吗? 计数器补充完整了。淘气想用计数器考考大家。 二、新授课

(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淘气的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我们学校有550人。

4、买一台洗衣机要1001元。

(二)分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3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3、第三类:中有末尾带0的数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三)看一看,写一写。

我们会读了,会拨了,你会写吗?出示:三百二十七,八千零五十二,一千五百零三。 出示数位表写;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写?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2、讲解算盘的历史。

3、完成《数伴》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拨一拨

教学反思:这节课存在的差异,第一,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第二,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第5课时 拨一拨(2)(总第14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5---26页. 学习目标:

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学习重难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19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些数,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挑战游戏。你准备好了吗? 使用计数器拨数。

(1)老师说学生拨数。 (2)同桌相互拨数出数。 (3)小组汇报比赛。 (3)小组汇报比赛 二、问题探究

出示:小正方体图。

(1)这是多少个小正方体?你会读出来吗? (2)2128都是由谁组成的?

(3)你会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吗? (4)各个数位上的珠子都表示几啊?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第3、4题。

2、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出个数,让大家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同桌相互出数,说说数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1、介绍中国计数的历史。 2、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试一试

2129 5674 7204

第6课时 比一比(1)(总第15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7---28页. 学习目标:

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借助?猜数游戏?活动,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祖国的名山?(找学生说一说。)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高吗?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问题探究 出示各山海拔图:

通过刚才的欣赏,你们从中知道的哪些数学信息? 你来比一比,哪座山最高,哪座山最矮吗?

20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1)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3、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呢?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归纳:

(1)位数不同。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谁最高最矮了,现在请你把它们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说的太好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也等着你们给它们解决问题呢!谁来当裁判官,说说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谁收地玉米最多,谁收的最少?(同桌先说一说,然后找代表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课后联系第1、2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完成课件上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一比

黄山海拔约1865米 香山海拔约575米 泰山海拔约1533米 华山海拔约2155米 ( )<( )<( )<( )

第7课时 比一比(2)(总第16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8---29页. 学习目标:

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笑笑想买一辆自行车,想请你们帮帮忙,比一比那一辆最便宜,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新授课

出示图片:①1200元;②800元;③1500元 1、哪辆车最便宜?你能说一说吗?

2、你能在数线图上标出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吗? (1)在数线图上标出数学信息。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比较大小。

(4)通过观察数线图上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在数线图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臵吗?

21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1)同桌相互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汇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课后练习第3、4题。 2、

(1)你能把数线上的数填完整吗? (2)3952大致的位臵在哪儿?

3、获奖号码大于3000,小于4000,接近3500。请你猜猜哪个数中奖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试一试

第8课时 有多少个字(总第17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0---31页. 学习目标:

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的经验,并在估计过程中发展数感。 结合具体情境开展估计活动,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老师讲故事。) 二、新课探究

1、故事讲完了,谁来估一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字呢? (1)指名估一估。

生1:我估计有100个字。

生2:这么多,我估计有1000个字。 生3:差距这么大!

(2)同桌之间估一估,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有几行,就知道了。 生2:右栏大约有50个字,左栏数数,再相加就行了。 归纳:(1)先数一整行有多少个字,估一个整十数。 (2)数数有多少行,估一个整十数。 (3)两个数相乘,就知道结果了。

22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出示:估一估,填一填。 第一杯大约有100粒。

第二杯大约有( )粒。 第三杯大约有( )粒。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中豆子的高度大约是第一杯中的2倍,第三个杯子中豆子的高度大约是第一杯的3倍。运用已有的倍数知识,便可以估出第二杯大约有200粒豆子,第三杯大约有300粒豆子。 三、巩固练习

1、课后练习第1、2、3题。 2、课件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第8课时 有多少个字 归纳:(1)先数一整行有多少个字,估一个整十数。 (2)数数有多少行,估一个整十数。 (3)两个数相乘,就知道结果了。

教学反思: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第9课时 练习二(总第18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2---33页. 学习目标:

巩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根据练习,加强孩子对本单元的掌握。 学习重难点:

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题型逐题分析。

第1题:读一读,连一连,说一说每个数中的?7?表示多少。 体会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数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第2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这道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孩子只要填出一个即可。 第3题:看一看,填一填。

这道题是考察孩子理解数的意义和结构。 第4题:数数并拨数。 练习数数,体会位值。

第5题:看一看,写一写,读一读。 练习数的读写及构成。

第6题:找规律,填一填。 考察孩子的数数情况。

第7题:想一想,说一说。

23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让孩子具体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数感。 第8题:标出2691的大致位臵。

在数线上标注数的大致位臵,借助数线,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孩子体会数的大小,发展估测能力。只要孩子标注的相对靠近3000就对。 第9题:估一估。

先找出标准,在试着估一估。 第10题:数学游戏。

通过游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数位,练习三位数读写及比较大小,初步获得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可以分小组进行。 第四单元 测量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1千米各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和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单元学习重难点:

体会分米、毫米和千米的实际意义,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课时安排:2课时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1课时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1课时

第1课时 铅笔有多长(总第19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4---35页. 学习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用你的小手比一比。 2、谁能说一说米和厘米的关系,你对米、厘米认识有多少呢? 二、新课探究

(一)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4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课堂上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可能会说:

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

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 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二)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课堂上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2、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 板书:1cm=10mm。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三)找一找,说一说。

1拃长大约是1分米。2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三、巩固练习

1、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填一填,想一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2、填一填,说一说。

3分米=( )厘米 1分米等于10厘米,3分米。。。。。。。 40毫米=( )厘米 10毫米等于1厘米,40毫米。。。。。。 3、课后练一练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m=100cm 1m=10dm

第2课时 1千米有多长(总第20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6---37页. 学习目标:

25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借助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

通过想象跑道的长度,亲身体验1千米有多长。 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走一步有多长吗?你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新课探究

1、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

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公路边的里程碑 摩拖车的速度表

26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限速标志 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巩固练习

完成43页的第1题、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教学反思: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学生学完后还不能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导致生活中运用错误、单位呼唤错误,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义。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张开的手大约长1米这种学生容易直观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整理与复习(一)(总第21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38~42整理与复习(一) 学习目的:

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学习难点: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 你学到了什么? 二、复习巩固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27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三、评一评

a.自我评价。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四、忆一忆

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五、写一写

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五 加与减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情境中渗透德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单元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尝试多种算法,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计算方式。 4、鼓励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单元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尝试多种算法,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计算方式。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1课时 买电器(总第22课时) 学习内容:

28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43~44买电器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 学习过程: 活动一:买家电

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

2、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

(课件显示:四幅电器图)

3、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4、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 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 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7、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8、师: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现在你能帮自己家也添臵一些电器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9、师小结。 活动二:练一练

1、师: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对又快,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

(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 (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 (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 活动三:说一说

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买 电 器

500+800=1300(元)

29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800-500=300(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重算法多样化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的计算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容易出错,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教师耐心的指导和学生经常的练习来逐步改善。

第2课时 回收废电池(总第23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45~46 回收废电池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学习重点: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问题探究,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30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2、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

1 2 2 1 2 2 + 7 7 + 1 419

1 9 9 2 7 1

教学反思: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去理解,保证教学质量的落实。但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本节课前面的导入和讲解用时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张。如何有效地调控时间?如何将数和形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些都将是今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努力改进的地方。

第3课时 十年的变化(总第24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47~48 十年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进位?方法。

31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课件引入,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十年前和现在的图片。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1、同学说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种类发生的变化。 学生: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原来只有87种,现在增加了139种。)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87+139=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87+139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8 7 +1 3 9 2 2 6

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完成p47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演示。 2、完成教材第48页的1~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十年的变化 8 7 + 11319 2 2 6

教学反思: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竖式计算中学生能注意进位,在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计算能发现错误原因,进行改进,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认识。但在此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第一,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第二,多进行比较学习,注意知识的联系。

第4课时 小小图书馆(总第25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49~50 小小图书馆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2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习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二、探究新知、玩中学

1、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9-118=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239-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3、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4、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让学生口头列式118-57=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118-57怎样计算呢? 1 1 8 - 5 7 6 1

探索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239-57?。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3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完成教材第52页的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这几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迁移。二是注重算理的讲解。三是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设计拓展思维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升。二是在课后发现学生对于退位减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今后应给学生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第5课时 练习三(总第26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1~52 练习三 学习目标: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准备:

情境图、ppt、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巩固练习

1、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6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提供的练习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较简单的练习题,合作学习完成较难的练习题,并适时加以点拨。并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手段,正确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

34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程中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第6课时 小蝌蚪的成长(1)(总第27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3~54小蝌蚪的成长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 出示课本情境图 西池塘 东池塘 原有蝌蚪/只 514 412 变成青蛙/只 126 89

二、探究新知

1、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12-89=323(只)

答:东池塘有323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412-80=332、332-9=323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514-126=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有同学会说:514-100=414、414-20=394、394-6=388所以514-126=388 教师强调: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3、出示p53题目:

526 482 -41 -178 116 314

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p54页?试一试?

共同解决?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

35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学生独自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2、300-76=224 提问:十位是0怎么办?

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4~55页?练一练?1~8题。 五、总结课堂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第7课时 小蝌蚪的成长(2)(总第28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4~55 小蝌蚪的成长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快乐又喜气的联欢会吗? 出示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 爸爸妈妈们跟咱们买了300个气球布臵联欢会,这次吹了76个。 (1)你能根据我说的数学信息,提个问题吗? 还有多少个没有吹? (2)你会列算式吗? 你是怎么想的? (3)你会计算吗? 独立计算。

(4)先独立完成。再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组交流。

(5)指名汇报。指名说。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你能说说,在计算十位有零的竖式时应该怎么办?我们在就算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说。 二、体验感悟

笑笑这么算的,你能看得懂吗?和你的同伴说说。 出示笑笑的算法。 同桌谈论。

指名说。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900-229= 502-148= (1)独立计算。(2)实物投影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课本p55第8题

(1)估一估。先估。 再计算。

(2)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四、课堂小结

36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同学谈收获。 板书设计: 试一试

还有多少个没有吹?

第8课时 算得对吗(1)(总第29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6~57算得对吗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知

小朋友什么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时,怎么判断售货阿姨找的钱是对的呢? 出示p56页情境图。提问学生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 指名列式:118+138=256(元) 138 +118 256

答:应付256元

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

教师小结: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 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00-44=256,可以用加法来验算:256+44=300 300 256 - 44 + 44 256 300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37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五、小结课堂。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加减法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应该紧扣教材,通过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由此引入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了如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而且还对加减法的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教师要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以免学生书写不规范。

第9课时 算得对吗(2)(总第30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7~58算得对吗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在咱们的作业中也发现了一些错误。老师把这些错误都藏在了大树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森林医生,给大树治治病,找出错误,看看谁找的最准,改的又快又对!好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大树。

234 296 + 256 +135 480 431 515 900 — 49 — 632 474 368

(1)错在哪儿啦?先独立算一算。 独立验算。 (2)和同桌说一说。 小同桌交流。 (3)指名回报。 指名汇报。 (4)你是怎么验算的? 三、体验感悟

计算并验算。 241+672= 564-146= 1、独立计算。

2、谁愿意把你算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

3、你们觉得他做的怎么样? 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吗? 四、课堂小结

38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说说,减少计算错误有什么好办法? (1)同桌交流。 集体汇报。

谁愿意来说所你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试一试

第10课时 练习四(一)(总第31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59 练习四 学习目标: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准备:

情境图、ppt、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3、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4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11课时 练习四(二)(总第32课时)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60~61 练习四 学习目标: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9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准备:

情境图、ppt、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2、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9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加、减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比如把570写成750等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

40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单元学习目标: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学生自己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

了解用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

单元学习重难点:

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辨认平行四边形。 能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课时安排:7课时

认识角(初步认识角) -------------------2课时 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课时 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1课时 平行四边形(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 -------------1课时 欣赏与设计 -------------------1课时 练习五 -------------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角(1)(总第33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2---63页.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直观认识角,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学具准备:课件,角的模型,直尺。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六、认识图形)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 (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 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

2、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

41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子。 二、新课探究

(一)指一指:初步认识?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 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 (二)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1、学生试画

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 学生自己试着画?角?,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 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吗?

生1:我把三角板放在纸上,沿着它的两条边描。师:你是利用三角板把?角?描在纸上,还有谁也是这样描的。

学生大多数都是借助三角板描出一个?角?。 生2:我看着三角板上的?角?,自己画出来的。 2、(1)描?角?

师:有同学用三角板描了一个?角?,请你仔细看老师描,从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下面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把这个?角?描下来了。 师:请同学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角?是尖尖的。 生2:?角?的样子像小于号。 生3:?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生4:?角?有两条边,比三角形少一条边。 生5:我们只描了一个?角?,比三角形少两个?角?。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大家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会儿看看谁会用。 借助三角板引导学生描出一个?角?,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出?角?的过程,同时体会到三角形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2)画?角?

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观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由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就组成一个?角?。(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角?,使同学通过观察教师的手势,再次感悟出什么是?角?。) (3)表示方法

师:怎样表示呢?从?角?上面的这条边到?角?下面的这条边画一条弯弯的线,它就表示由这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这个?角?。现在有两个?角?,为了清楚的表示是哪个?角?,我们可以给?角?

42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编编号。(教师边说边给一个?角?编上1号,学生自觉想出另一个?角?要编2号。教师再介绍?角?的符号,并板书)

师:请同学观察?角?的符号像什么? 生1:它像一个小小的角。

生2:它像我们美术课上画的鼻子。 生3:它像写4的第一笔。 生4:它像钟表的时针和分针。

师:注意?角?的符号下面的线是平平的。 3、学生再次画?角?

请同学对比自己画的?角?,再次画?角?,画好后要边指?角?边介绍,讲给小组同学听。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说一说吧。 板书设计: 认识角(1)

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记作:∠1

读作:角1

第2课时 认识角(2)(总第34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3---64页 学习目标:

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会对角进行分类,会在电子图和方格中按要求画角。 学习重难点:

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学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并且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角都一样呢,角之间有大小之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角的大小。 二、新课探究

摆一摆:感受影响?角?大小的因素

1、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请同学用两根小棒做一个会活动的?角?。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制作情况,等学生做好,要求都把做的?角?举起来,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你能把?角?变得大一些吗?

学生听到老师的要求后,兴致很高,很多同学马上就把?角?变大了。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43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生1:我拿着?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和他不同,我只动了?角?的一条边。 师:你能把?角?变得小一些吗?

学生操作后,请同学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生: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推,?角?就变小了。 师:通过玩活动?角?,你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角?有大有小。

生2:我发现把?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往里一推,?角?就变小。

利用电脑演示,?角?的一条边慢慢展开使?角?变大,再逐步变小的过程,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说:?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2、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 师: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活动角捏紧,(教师用活动角摆好一个?角?,请一位同学固定?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教师把?角?的两条边分别延长)大家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两边叉开的大小没有变。 生2:?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教师利用电脑演示,请同学再次观察、体验?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师:我们已经知道?角?有大有小,有一组?角?朋友为了比出大小,争论不休,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请每位同学把5个?角?摆好,仔细观察。你认为哪个?角?最大,(教师请同学选出最大的?角?并举起来)互相看一看是几号?角?。 生:4号?角?。

师:为什么4号?角?最大?

生:4号?角?的两条边叉开的最大。 师:你能找出几号?角?最小吗? 学生自己观察,找出最小的?角?,教师请同学说说为什么2号?角?最小? 师:剩下的1号、3号、5号?角?,你能看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2号?角?、4号?角?的大小很明显,1号、3号、5号?角?的大小很接近,看不出它们的大小了。

师:请同学自己想办法,比一比1号、3号、5号的大小。 学生自己动手比较,教师请同学汇报。 生1:我比1号?角?和5号?角?,我把它们的顶点对齐,5号?角?的两条边在外边,所以5号?角?大。

生2:我比1号?角?和5号?角?,也是5号?角?大,我还把一条边对齐了,看另外一条边就可以了。

师:生1比较方法是把顶点重合,生2比较方法是把顶点和一条边重合。 生3:我是用直尺量的,我用直尺量1号?角?的开口是21mm,5号角的开口是22mm,所以5号?角?大。

显然同学都认同生3的方法,于是我用活动角进行演示,帮助同学理解。 师:请同学看,这个角的开口,(教师由?角?的顶点处指起,请同学观察?角?的开口越来越大)都是一个?角?的开口,它们一样大吗?请同学思考,1号?角?和5号?角?的边不一样长,我们量它们的开口比大小,你们认为公平吗? 生:不公平。

生3:我把1号?角?和5号?角?的两条边都延长到3cm,再量它的开口就可以比大小了。

44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生4:我用三角板量,都用三角板的一个角,它比1号?角?大一些,比5号?角?小一些,所以5号?角?大。

师:生4是借助另一个角帮助比大小。 师:还有3号?角?,它的大小怎样? 生1:我比1号?角?和3号?角?,它们一样大,我是把顶点和一条边重合来比的。 师:请同学都比比看。

同学自己把1号?角?和3号?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比大小,这时许多同学露出惊奇的神情,?它们真是一样大?。此时,再一次使同学认识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它吗?并请你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板书设计: 认识角(2)

?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教学反思:

《角的认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本节课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动手操作、讨论、质疑问难、自学、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长方形、不规则图形等)的演示,导出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再利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步骤,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角,在画好的角上标上边和顶点,并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角?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边的大小无关时,我利用学生的三角板与老师教学用的三角板中一样大的两个角,先让学生猜猜它们的大小,然后再通过演示,验证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边的大小无关。这一情景的创设为后面的体验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1、数学课中的数学活动形式怎样进行才会有效,首先我们必须根据整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本节课,根据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

45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了找图片中的角、摸角、创造角、找生活中的角等活动将角抽象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角,通时通过摸角这一活动感受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最后再找生活中的角。如果这边先让学生找图片中的角后然后就找生活中的角,紧接着再摸角、认识角各部分名称、最后在创造角。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创造角,这样学生在活动时更有针对性。

2、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以及角的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两个难点,教师还是没引导好。在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开的大小有关时,这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说,不用强调?两边张开的大小就是张口?;体会角的大小与比角这两个活动可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角中去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比比看谁的角大,角大的要怎么变小;角小的要怎么变大。?

3、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能够灵活调控,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其次,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学生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真真正正的动起来,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些创造性活动,探索性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3课时 认识直角(总第35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5---66页.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操作活动,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习重难点:

会对角进行分类,并会在电子图中画出三类角。 学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直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直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直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直角?的样子。 二、新课探究

1、指一指:初步认识?直角?

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2、画一画:了解?直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3、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直角,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我用三角板比较的。

46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4、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直角,钝角。和锐角吗?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习后学生再找?角?,已经能很清晰的找到一个面上的?角?了,更加接近数学中所说的?角?,不再是随意的立面上的?角?。 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4、5、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板书设计: 认识直角

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教学反思:

这个部分内容是在上册认识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达到会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1、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开始从学生的旧知入手,找出上海杨浦大桥中的角,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角。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让学生自己在游乐园里找角,找到了你就可以到那里去玩了等童稚话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轻松愉快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辨别中了解角,在巩固中画角,做角等一系列的交流、延伸性实践和策略性引导等措施,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绽放自己的精彩。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各种潜能可以被充分激活,眼睛更加敏锐,手脚更加灵活,思维的触角也会自由伸展。

47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3、不足与困惑: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够规范,教师在教学中虽能及时纠正和引导,但还有待他们去加深理解,反复训练。在整节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充分,但真正操作起来,比较耽误时间,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处理不好会适得其反,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我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第4课时 长方形与正方形(总第36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7---68页. 学习目标:

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 学习重难点:

能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色卡纸。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小明星,今天老师有幸请到两位图形小明星来到我们的课堂现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看大屏幕。

教师:你们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都有哪些,能说一说吗? 二、新课探究

1、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真的像你们说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 学生活动1: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利用数学用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教师巡视指导。选完成得比较快的孩子在全班展示。

学生活动2:研究正方形的边和角。像研究长方形特点的方法一样来研究正方形的边和角,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3:小组内小声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齐读以加深记忆。 教师巡视指导。选完成得比较快的孩子在全班展示。 2、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其实,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身上还有一些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1: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2: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指出长方形相应的长、宽,正方形的边。 找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出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 你会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摆一摆吗?

学生活动1:同桌合作,用小棒和三角板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学生活动2:在方格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学生活动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师巡视,找做得比较好的进行展示,对做得不好的给予帮助。 三、巩固练习

学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括号里添上适当的数。(单位:厘米)

( ) ( )

48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2 ( ) ( ) ( )

4 2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其实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很多小明星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认识,老师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你们不但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小明星,自己也会成为数学王国里的一颗灿烂的明星! 板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5课时 平行四边形(总第37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9---70页.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能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会在点子图中画平行四边形。 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点子图。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比较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出示大屏幕。 二、新课探究

1、看一看,认一认。在生活中,我经常见到平行四边形。这些图片中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大家注意两个同音字不一样,左边是行,右边是形。 2、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把长方形往右拉,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往左拉,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探究: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含有两个对角、两个钝角。 3、接着画出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49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第5课时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含有两个对角、两个钝角。 第6课时 欣赏与设计(总第38课时)

学习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1---72页. 学习目标:

通过图案的欣赏与设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起,感受图案的美。 在图案欣赏过程中,能辨认图案中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

会用已经学过的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学习重难点:

能够用已经学过的图形设计简单的美丽图案。 学具准备:课件,直尺。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经过调查我发现咱们班有许多同学的家买了新房子,装修得特别漂亮,谁愿意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大家,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家,想一想这里复习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学生说,教师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复习学过的基本图形) 二、探究学习

1、让我们一起再欣赏几幅图。(看书上的图片) 2、你喜欢这些图案吗?为什么喜欢?

3、每个同学说说第一个图案里有哪些我们学习过的图形? (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

4、汇报基本图形(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彩色笔勾出图形的轮廓) 5、小组2个人互说第2幅图的基本图形,说完后汇报。 (学生能够从各种图案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并能借助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 6、要是你画,你怎么画?(举例子说明,并用电脑演示) (感受旋转、平移、对称的现象)

7、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设计图案吗?一会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设计,设计之前先想一想你打算用哪些图形去画,然后选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涂色,鼓励学生设计独特的图案) 8、学生自己设计

9、下面我们进行分组评价,大家先说说怎样去评选呢?(让学生说出评选的条件再进行评选) 10、展示作品并分析图形。(按照得星的先少后多评选,把优秀作品放到ppt)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6课时 欣赏与设计

第7课时 练习五 (总第39课时)

50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