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抗肿瘤药物 核苷酸代谢类似物 5-氟尿嘧啶 6-巯基嘌呤 氨基喋呤和氨 甲喋呤
氮杂丝氨酸 胸腺嘧啶 次黄嘌呤 叶酸
谷氨酰胺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抑制IMP 转变为AMP 和GMP的反应,
抑制IMP和GMP的补救合成, 抑制二氢叶 酸还原酶, 干扰嘌呤嘧 啶核苷酸 的合成。 4.答案见表2。
表2 嘌呤核苷酸 嘧啶核苷酸
CO2 一碳单位 PRPP
过程: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从而形成嘌呤核苷酸反馈调节:嘌呤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酰胺转移酶等起始反应的酶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CO2 一碳单位 PRPP
首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结合, 形成嘧啶核苷酸嘧啶核苷酸产物反馈抑制PRPP合成酶、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起始反应的酶
第九章 物质的代谢联系与调节(3学时)
掌握: 1.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酶的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关键酶的概念。 熟悉: 1. 物质代谢的特点。 2.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3. 激素水平代谢调节方式、酶量的调节。 了解: 1. 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相互联系。 2. 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及物质代谢整体调节。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描述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B.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变维持着动态平衡 C.物质的代谢速度和方向决定于生理状态的需要 D.进入人体的能源物质超过需要,即被氧化分解
作用机理
原料: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甘氨酸
2. 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A.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C.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 D.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3. 关于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结合 B.与酶活性中心催化基团结合 C.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D.与酶活性中心外任何部位结合 4. 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酵解途径 C.糖异生 D.糖原合成 5. 胞浆内不能进行下列哪一代谢途径
A. 糖酵解 B.磷酸戊糖途径 C.脂肪酸β-氧化 D.脂肪酸合成 6. 磷酸二羟丙酮是哪两种物质代谢之间的交叉点?
A.糖-氨基酸 B.糖-脂肪酸 C.糖-甘油 D.糖-胆固醇 7. 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酮体 8.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ATP D.GTP 9. 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10.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
A.一般都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 B.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在不同酶催化下可以互变 C.催化互变的酶受激素等因素的控制 D.一般不需消耗能量 11.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A.甲基化与去甲基 B.乙酰化与去乙酰基 C.磷酸化与去磷酸 D.聚合与解聚 12. 在线粒体内所进行的代谢过程是
A. 蛋白质的合成 B.糖异生 C. 糖原的合成 D.脂酸β-氧化 13. 饥饿时体内的代谢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胰岛素分泌增加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脂肪动员加强 D.酮体生成增加 14. 关于关键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关键酶常位于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
B.关键酶在代谢途径中活性最高,所以才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决定作用 C. 关键酶常是变构酶 D.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 15. 关于机体各器官物质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脏对葡萄糖的分解以有氧氧化为主 B.通常情况下大脑主要以葡萄糖供能
C.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酵解途径 D.肝脏是体内能进行糖异生的唯一器官。 16. 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
B.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
C.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 D.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
17. 关于酶含量的调节哪一项是错误的
A.酶含量调节属细胞水平的调节 B.酶含量调节属快速调节
C.底物常可诱导酶的合成 D.产物常阻遏酶的合成 18.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素 D.孕激素 19. 应激状态下血中物质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胰高血糖素增加 B.肾上腺素增 C.胰岛素增加 D.葡萄糖增加 20.下列关于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使酶活性改变 B.有放大效应 C.是一种酶促反应 D.与酶的变构无关 21.下列关于糖脂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可作为脂酸合成的原料 B.脂酸合成所需的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C.脂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可经三羧酸循环异生成糖 D.甘油可异生成糖
22.三羧酸循环所需草酰乙酸主要来源于:
A.食物直接提供 B.天冬氨酸脱氨基 C.苹果酸脱氢 D.丙酮酸羧化 二.填空题
1.对于高等生物而言,物质代谢调节可分为三级水平,包括 及整体水平的调节。 2.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关键酶 或 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
3.按受体在细胞的分布不同,可将激素分为 和 。 4.改变酶结构的快速调节,主要包括 与 。
5.酶含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酶 或 以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从而调节代谢的速度和强度。 6.化学修饰调节最常见的方式是磷酸化,磷酸化可使糖原合成酶活性 ,磷酸化酶活性 。 7.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主要以 作为供能物质,长期饥饿时,则主要以 作为能源。
8. 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因为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 。
9. 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具有下述特点:催化反应的速度 ,因此又称限速酶;催化 ,因此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 向;这类酶常受多种效应剂的调节。
10.当体内葡萄糖有富余时,糖在体内很容易转变为脂肪,因为糖分解产生的 可作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 可为脂酸合成提供还原当量。 三.名词解释
1.限速酶 2.变构酶
3.Allosteric regulation 4.酶的化学修饰 5.物质代谢 四.问答题
1.为何称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中枢,有何生理意义? 2.比较酶的变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调节的异同。
3.试述饥饿48小时后,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的特点。 4.简述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物质代谢有何变化?
5.比较脑、肝、骨骼肌在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上的主要特点。 6.试述体内草酰乙酸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7.讨论下列代谢途径可否在体内进行?并简要说明其可能的途径或不可能的原因(1)葡萄糖→软脂酸(2)软脂酸→葡萄糖(3)丙氨酸→葡萄糖(4)葡萄糖→亚油酸(5)亮氨酸→葡萄糖
8. 给动物以丙酮酸,它在体内可转变为哪些物质?
9.糖、脂、蛋白质在机体内是否可以相互转变?简要说明可转变的途径及不能转变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C 5.C 6.C 7.D 8.C 9.A 10.D 11.C 12. D 13.A 14.B 15.D 16.D17.B 18.A 19.C 20.D 21.C 22.D 二.填空题
1.细胞水平;激素水平 2.结构;含量 3.膜受体激素;胞内受体激素 4.酶的变构调节;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5.合成;降解 6.降低;增加 7.葡萄糖;酮体 8.葡萄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 9.最慢;单向反应或非平衡反应10.乙酰CoA;NADPH+H+ 三.名词解释
1.指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它不但可影响整条代谢途径的总速度,还可改变代谢方向,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常受到变构调节和/或化学修饰调节。
2.即变构酶,指代谢途径中受到变构调节的酶,酶分子中含与底物结合起催化作用的催化亚基(部位)和与变构效应剂结合起调节作用的调节亚基(部位)。
3.即变构调节,某些物质能以非共价键形式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特定部位结合,使酶蛋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4.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导致酶活性改变。
5.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摄人氧及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中间代谢,同时不断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即物质代谢。 四.问答题
1.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体内各种代谢产生的ATP、CO2、H2O主要来源于此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相互联系的枢纽,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三大物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正常情况下,三羧酸循环原料:乙酰CoA主要来源于糖的分解代谢,脂主要是储能;病理或饥饿状态时,则主要来源于脂肪的动员,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为三羧酸循环提供原料。生理意义(1)糖脂代谢的联系:当糖供充足时:葡萄糖→3-磷酸甘油醛→α-磷酸甘油→甘油三酯.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脂肪酰CoA→甘油三酯。同时,合成所需能量主要由三羧酸循环提供,还原当量主要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此外,乙酰CoA也可合成胆固醇,可见糖很容易转变为脂。但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很难转变为糖,只有甘油,丙酮,丙酰CoA可异生成糖,但其量微不足道 。(2) 在病理或饥饿时,脂肪动员产生脂肪酸→乙酰CoA→酮体→乙酰CoA→三羧酸循环。脂代谢要顺利进行,依赖于糖代谢的正常进行,因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需草酰乙酸,后者主要由糖代谢的丙酮酸经羧化产生,此外,酮体在体外分解需琥珀酰CoA参与。(3) 糖、脂代谢可受到代谢物、神经、体液的调节,使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 相同点:均为细胞水平的调节,属快速调节,受调节的酶为代谢的关键酶或限速酶。
不同点:变构调节:变构剂与酶非催化部位通过非共价键可逆结合,使酶构象改变,活性改变。无放大效应。化学修饰调节:需酶催化,通过共价键结合或去掉一些基团,使酶结构改变,活性改变,消耗少量ATP,有放大效应。
3.饥饿48小时属短期饥饿,此时,血糖趋于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糖:糖原已基本耗竭,糖异生作用加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降低,大脑仍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 脂: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加,肌肉以脂酸分解方式供能。 蛋白:肌肉蛋白分解加强。
4.长期饥饿状态下,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变化为:
糖:肾脏糖异生作用加强,乳酸和甘油成为肝糖异生的主要原料。
脂:脂肪进一步动员,大量酮体生成,脑组织利用酮体增加,超过葡萄糖,肌肉主要以脂酸供能。 蛋白:肌肉蛋白分解减少,负氮平衡有所改善。
5.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一般主要以葡萄糖供能,耗用葡萄糖由血糖供应,不能直接分解脂肪酸,糖供给不足时,可以酮体作为能源物质。
肝:是机体糖脂代谢的主要器官,对维持血糖恒定起重要作用。合成储存糖原可达肝重的10%;是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具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使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维持血糖恒定;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的主要器官,合成的脂类主要以VLDL运输到其它组织储存,肝合成HDL具有胆固醇逆向转运及抗LDL氧化的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具有高活性的脂酸β-氧化酶类,可大量合成酮体供肝外组织利用;肝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
肌肉:通常以氧化脂肪酸为主,剧烈运动时,以糖无氧酵解补充能量,能合成糖原,但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肌糖原基本不能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6. 草酰乙酸在三羧酸循环中起着催化剂样的作用,其量决定细胞内三羧酸循环的速度,草酰乙酸主要来源于糖代谢丙酮酸羧化,故糖代谢障碍时,三羧酸循环及脂的分解代谢将不能顺利进行;草酰乙酸是糖异生的重要代谢物;草酰乙酸与氨基酸代谢及核苷酸代谢有关;草酰乙酸参与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过程,这与糖转变为脂的过程密切相关;草酰乙酸参与了胞浆内NADH转运到线粒体的过程(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草酰乙酸可经转氨基作用合成天冬氨酸;草酰乙酸在胞浆中可生成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为CO2+H2O+ATP。 7. (1)能。葡萄糖→乙酰CoA/ NADPH
+ATP →软脂酸(2)不能。软脂酸经β氧化生成乙酰CoA,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不可逆),故软脂酸不能异生成糖。(3)能。丙氨酸脱氨基生成丙酮酸,经糖异生可生成葡萄糖。(4)不能。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5)不能。亮氨酸是生酮氨基酸。
8. (1)丙酮酸→丙氨酸.(2)丙酮酸→乳酸(3)丙酮酸→葡萄糖.(4)丙酮酸→磷酸二羟基丙酮→甘油.(5).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6).丙酮酸→乙酰CoA→脂肪酸.(7)丙酮酸→乙酰CoA →酮体.(8)丙酮酸→乙酰CoA→胆固醇.(9)丙酮酸→草酰乙酸 9.糖与脂:糖容易转变为脂类,糖→磷
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甘油三酯。糖→乙酰CoA→脂肪酸/胆固醇→甘油三酯/ 胆固醇酯。脂变糖可能性小,仅甘油,丙酮,丙酰CoA可异生成糖,其量甚微。
蛋白质与糖、脂:蛋白质可以转变为糖、脂,但数量较小,蛋白质→20种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糖和生糖,生酮氨基酸→脂类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糖、脂不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虽可提供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氢氧骨架,但缺乏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