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习题集及答案-JXXY 下载本文

A. 200nm B. 220nm C. 260nm D. 280nm 8. 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 碱基序列 B. 核苷 C. 磷酸二酯键 D. 磷酸戊糖 9. 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主要由哪一 结构产生?

A. 氢键 B. 糖苷键 C. 磷酸二酯键 D. 嘌呤环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10. DNA的中文名称是:

A. 脱氧核糖核苷酸 B. 核糖核苷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酸 11. 下列关于R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组成核糖体的RNA主要是rRNA B. 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C. RNA可分为mRNA、tRNA、rRNA等 D. 胞浆中只有mRNA 12. DNA的二级结构为:

A. 双螺旋结构 B. 超螺旋结构 C. α-螺旋 D. β-片层 13. 下列关于DNA二级结构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双螺旋中碱基组成遵循chargaff规则 B. 双螺旋内侧碱基之间借氢键相连 C. 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双螺旋的骨架 D. 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 14. DNA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螺旋轴上升:

A. 0.34nm B. 3.4nm C. 5.4nm D. 6.8nm 15.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tRNA分子中有一个可变环 B. 含有密码子环

C. tRNA3 ′ 端有连接氨基酸的臂 D. 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16. DNA二级结构中,互补碱基的配 对规律是:

A. A-G,T-C B. G-C,T-A C. A-C,G-T D. A-T,G-U 17. 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 G、A B. C、G C. A、C D. T、A 18. 关于DNA分子中碱基组成规律错误的是

A. A+C=G+T B. A+T=G+C C. A+G=C+T D. A=T,G=C 19. 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是15%,则胞嘧啶的含量为:

A. 7.5% B. 15% C. 30% D. 35% 20.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链的书写方向为5'→3'方向,其5'-端总是写在左边 B.多核苷酸链的3′端为磷酸基团 C. 多核苷酸链的5′端为磷酸基团 D. 核酸分子具有极性 21. DNA变性是指: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C.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D.DNA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DNA双螺旋 22. 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 多聚G B. 多聚A C. 多聚C D. 多聚T 23. 组成核小体的成分是:

A. RNA和组蛋白 B. rRNA和组蛋 C. DNA和酸性蛋白 D. DNA和组蛋白 24. 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5'-末端为C-C-A B. tRNA分子中含较多稀有碱基 C. tRNA的二级结构通常是三叶草形 D. 在RNA中它是最小的单链分子 二.填空题

1. 核酸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 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和 。

3. 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 和 ,嘧啶碱主要有 、 和 。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 。

4. 嘌呤环上第 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 位碳原子相连形成 键,通过这种键相而形成的化合物叫 。

5. 嘧啶环上第 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 位碳原子相连形成 键,通过这种键连而形成的化合物叫 。

6.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它们之间是通过 键相连的。 7. 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 和 。 8. DNA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 结构,此结构内部是由 通过 相连而成 。

9. 核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峰值为 nm。

10.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T之间有 个氢键,而C-G之间有 个氢键。

11. RNA主要分为 , 和 三类。 12. tRNA的二级结构中 环识别密码子,携带氨基酸的部分是 。 三.名词解释 1. 核小体 2. 碱基互补规律 3. Z-DNA 4. 增色效应 5. Tm值 6. 核蛋白体 7. 核酶、 核酸酶 8. 核酸分子杂交 9. DNA的一级结构 10. DNA变性 四.问答题

1. 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

2. 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中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哪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

3. 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4.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5. 简述两种核酸的主要不同点。

6.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D.4.D.5.B.6.C.7.C.8.A9.D10.C.11.D.12.A.13.D.14.B.15.B16.B.17.B.18.B.19.D20.B21.C.22.B23.D.24.A

二.填空题:

1.DNA、RNA 2.碱基、戊糖、磷酸 3. A、G、C、T、U、稀有碱基4. 9、1、糖苷键、嘌呤核苷 5. 1、1、糖苷键、嘧啶核苷 6. 单核苷酸、3',5'-磷酸二酯键 7. cAMP,cGMP 8. 双螺旋、碱基、氢键 9. 260 10. 2、3 11. mRNA、tRNA、rRNA 12.反密码环、氨基酸接受臂(3'端CCA—OH) 三.名词解释

1. 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分子共有五种,分别称为H1,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DNA双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上构成了核小体。

2. 在DNA双链结构中,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这种配对方式称为碱基互补规律。

3. Z-DNA为DNA的二级结构的形式,这种DNA是左手螺旋。在主链中各个磷酸根呈锯齿状排列,有如“之”字形一样,因此叫它Z构象;在体内,不同构象的DNA在功能上有所差异,可能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 。

4. DNA的增色效应是指DNA在其解链过程中,更多的共轭双键暴露,DNA的A260增加,与解链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现象称DNA的增色效应。

5. DNA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Tm)。 在Tm时,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Tm值与DNA的分子大小和所含碱基中的G、C所占比例相关。

6. 核蛋白体是由rRNA与核蛋白体蛋白共同构成的复合物,,分为大、小两个亚基。其功能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7. 具有自我催化能力的RNA分子自身可以进行分子剪接,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能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酶,有内切酶和外切酶之分。

8.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过程中,具有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不同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9. 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0.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的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 四.问答题

1.用32P标记病毒时,同位素将参入到核酸分子中,而用35S标记细胞时,同位素将参入到蛋白质中。由于只有核酸而非蛋白质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出现于子代分子,因此只有32P标记病毒时子代中才会检测到标记。

2. 第二种DNA的Tm值高于第一种。因为第一种DNA分子A为40%,T也是40%,C,G只占20%。第二种DNA中,C,G各占30%,含有较高的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因而碱基互补所形成的氢键多于第一种DNA。 3.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是:(1)大多数的真核mRNA在5'-端以7-甲基鸟嘌呤及三磷酸鸟苷为分子的起始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mRNA作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 的稳定性。(2)在真核mRNA的3 '-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尾。一般由数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苷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结构,因此认为它是在RNA生成后才加进去的。随着mRNA存在的时间延续,这段聚A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

4.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 (1)DNA是一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C≡G)。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 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5. RNA与DNA的差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组成它的核苷酸中的戊糖成分不是脱氧核糖,而是核糖;(2)RNA中的嘧啶成分为胞嘧啶和尿嘧啶,而不含有胸腺嘧啶,所以构成RNA的基本的四种核苷酸是AMP、GMP、CMP和UMP,其中U代替了DNA中的T;(3)RNA的结构以单链为主,而非双螺旋结构。

6.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词常易被初学者混淆。核苷是碱基与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糖苷(苷或称甙)化合物。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组成核酸(DNA,RNA)的基本单元。核酸是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聚化合物,故核酸也叫多聚核苷酸。核苷(nucleoside)、核苷酸(nucleotide)英文名称只有一个字母之差。

第三章 酶与维生素(8学时)

掌握: 1. 酶、酶的必需基团及活性中心的概念,以及酶的分子组成。

2. 酶促反应的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几种因素。

3.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米-曼氏方程的表达式,各种可逆性抑制的酶促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Km值的含义及意义。 4. 酶活性调节的几种方式,同工酶的概念。

熟悉: 1. pH、温度、酶浓度及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单体酶和多酶体系概念。

2. 酶含量的调节。

了解:1. 酶促反应的机制、米-曼氏方程的推导过程。

2. 酶的命名、酶活性测定及酶活力单位、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的关系及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A. Km增大,Vm减小 B. Km不变,Vm增大 C. Km减小,Vm减小D. Km增大,Vm不变 2. 泛酸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A. CoA-SH B. TPP C. FAD D. FMN 3. K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

A. 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B. 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 C. Km值的大小与亲和力无关 D. K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 4. 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 5. 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

A. 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 降低反应底物的能量水平 D. 提高反应底物的能量水平 6. NADPH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A. 磷酸吡哆醛 B. 核黄素 C. 叶酸 D. 尼克酰胺 7.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A. FH4 B. NADP+ C. TPP D. FAD 8. 当酶促反应[S]=0.5Km,则V值是

A. 0.25Vm B. 0.33Vm C. 0.50Vm D. 0.65Vm 9. 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是:

A. 可逆性抑制作用 B. 竞争性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0. 关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哪项不对?

A. 影响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 B. 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 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D. 影响酶与底物结合 11. 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A. 25-(OH)-D3 B. 1-(OH)-D3 C. 1,25-(OH)2-D3 D. 1,24-(OH)2-D3 12.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 变构调节 B. 底物抑制 C. 竞争性抑制 D. 非竞争性抑制 13. 乳酸脱氢酶有几种同工酶 A. 2 B. 3 C. 4 D. 5 14. 有关同工酶的概念正确的是:

A.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不同,电泳行为不同 B. 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