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高教李坤望版 下载本文

40%

第八章练习答案

1. 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

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生产出口产品企业的垄断租金。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 试评价幼稚产业的三种判断标准。 答案提示:见本章第二节。

3. 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提示:幼稚产业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业由于是幼稚产业而应该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保护,以促进发展中国家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4. 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

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 5. 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三节。

6.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市场结构的?

答案提示: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改变市场结构,使得本国在原来没有优势的产品中获得优势。

7. 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能否使某一行业由进口替代部门转变为出口部门?为什么?

答案提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无法使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国内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国内企业无法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优势以变成出口部门。 8. 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答案提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民族情绪。

9. 根据幼稚产业论,新兴产业在成长壮大之后应取消保护,但为什么现实中一些产业在成长之后仍然继续享受保护?

答案提示:原因在于,一方面,有的产业在经过保护以后并没有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所以需要继续保护,另一方面,受到保护的产业虽然已经具备竞争力,但是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所以要求继续给予保护。

10. 假设现有三套政策选择:进口保护、出口鼓励、进口保护与出口鼓励同时使用,你认为哪一套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答案提示:进口保护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大。对进口替代部门的影响是间接的,对消费者有影响,但消费者缺乏组织,出口鼓励政策需要增大财政支出,不易实施 第九章练习答案

1. 试比较各种经济一体化形式之间的差异。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一节。

2. 结合实际,试析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通常需要具备那些条件? 答案提示:略

3. 共同对外关税的高低对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共同对外关税越高,贸易转移效应越大。

4. 既然区域一体化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与贸易自由化是一致的,但为什么它并不一定能增进世界福利?

答案提示: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等的存在。

5. 新成员不断加入关税同盟对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新成员不断加入关税同盟将有助于减少关税同盟内原来存在的贸易转移效应。 6. 组成关税同盟后,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对同盟内企业在同盟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组成关税同盟后,同盟内企业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这样,在与同盟外企业进行竞争时更容易获得优势。

7. 关税同盟对那些垄断程度较高的停滞产业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有利于促进竞争。

8*. 根据图9—1,假设A国不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而是采取削减关税的作法,将关税降 低 到使进口商品价格加关税之后正好等于PB,试判断这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与关税同 盟相比,哪一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答案提示:关税同盟更有利,但征收关税可以使A的生产者和政府获得更多利益 第十一章练习答案

1. 如何用跨时期选择的方法分析资本移动现象以及对相关国家均衡调整过程的影响?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一节。

2. 资本流动如何增进相关国家的国民福利?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一节。

3. 为什么资产组合分散化可以降低风险?如何运用这一原理解释资本跨国移动现象?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一节以及附录关于资产分散化的证明。 4. 劳动力的跨国移动如何影响各利益集团的福利水平?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5. 资本的流动与劳动力的流动是否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答案提示:存在。

6. 根据蒙代尔模型,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是怎样发生的?当你观察到现实生活中贸易与投资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时,这是否意味着蒙代尔模型完全失灵?你如何协调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这类矛盾?

答案提示:蒙代尔模型关于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见本章第三节。现实中虽然贸易与投资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蒙代尔模型完全失灵。一方面,蒙代尔模型本身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它是在严格假设下的一种的精密的思想试验,在蒙代尔模型中的资本流动是一种纯粹的要素流动,它不涉及任何诸如企业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重组和技术扩散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随着直接投资活动而发生的资本品和产出品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流动等现象。另一方面,除了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之间确实也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现实中与蒙代尔模型的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

7. 资本流动和劳动国际间流动是否具有完全的替代性,它们在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如果要素流动是完全没有障碍的,那么资本流动和劳动国际间流动具有完全替代性。关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途径,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会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此国资本流出会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劳动力的流入也会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资本的流出会提高资本的价格,劳动力的流入会降低此国劳动力的价格。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有很多,在讨论资本流动和劳动国际间流动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影响时,这些条件同样重要。 8. 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在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资产组合的国际化来降低和分散风险的机制在弱化,你对这一看法有何评论?

答案提示:系统风险一直都存在,只是高低的问题。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在增强,但是各国经济之间的差异还是明显的。是否能够降低和分散风险,一方面要看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看进行风险分散的操作者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