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部分,理论强,涉及到哲学基本观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认识论,无疑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而且,宋明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几年高考题目不断出现,重要性已经很明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二、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分层次教学非常必要,所以,设计既照顾重点班的学生,又考虑到普通和艺术班的学生,尽可能地降低难度,让学生掌握本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来。
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
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因宋明理学主要吸收了佛教和道教合理的内容为我所用,面对学生对宗教知识的缺乏,必须讲清两种宗教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对文化格局的影响,以便理解理学出现的原因及内容。
4、以生活来走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5、理学的影响则采取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分组辩论的形式来解决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珍视儒家文化讲求浩然之气的传统,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也注重宇宙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注重气节操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使命感。 2、辨证的看待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教学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图与文]温家宝总理2019年9月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张载(横渠先生)的这四句话来表达心声。谁能给大家解读一下这首诗。[学生可能解释不到位,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补充说明] 。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来没有心,但是在人为的仁爱影响下,天地便有了一颗仁爱之心了。即人可以努力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普通民众,这句的含义是为百姓的安身立命服务。
第 1 页
“为往圣继绝学”:这里的“往圣”是指历史上的圣人孔、孟等,因为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久而久之,谶纬迷信盛行,导致儒学的危机,张载等人希望恢复中断了的孔、孟学术传统。
“为万世开太平”:指的是要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的远大抱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理学家张载所倡导的人生目标,事实上他也是这样践行的。张载讲学于横渠镇,故人称他横渠先生,这四句诗,便是有名的横渠四句,代表了理学家的追求。
一、三教合一
教师:出示教材,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材料设计问题。
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天下之人若饥渴之于饮食,苟得而已。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摘自《李觏集》卷二八《答黄著作书》
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可能会设计这样的问题]儒佛对比,儒学的不足是什么?佛教为什么能让许多人追随?为什么宋代理学会兴起?宋代理学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教师:[在学生相互问答的基础上补充与引导,进而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陈义甚高,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与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儒学危机]
佛教却有大量追随者,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以来国家分裂、战乱不休,流离失守的人们需要寻求精神慰藉,佛教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如同饥饿之人遇到食物一般。其实,不仅佛教,道教也有类似的作用与意义,宗教深得苦难人民的心。[社会危机]
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一些士大夫痛心疾首,希望重振儒学。李觏,宋初一名儒家学者,开始强烈反佛,后来对儒衰佛兴有了新的认识。[学者探索]
相比儒学而言,佛、道的优势是:有哲学的系统,能够给苦难中的民众以精神慰藉。用引导的方法比用强制的方法更有效,改造儒学才是出路。中国人在宗教态度上的包容性推动了一些儒家学者为重振儒学,从佛、道中吸取养分,儒学有了重大突破,一种新的思想理学在宋代出现了。[儒、佛、道相互渗透]
⊙社会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王朝更迭频繁,统治腐败,战争频仍,社会动荡,引起思想变化。
⊙儒学危机:汉代儒学体系的不足,加上佛、道的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三教”合一:儒、道、佛互相渗透,儒学从佛、道中吸取了长处。 二、程朱理学
教师:构成理学的三部分,一是严肃的儒学,一是深奥的佛教,一是道教思想。理学是不是高深抽象的学问呢?其实,据史书记载,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这说明二程讲学是很成功的,理学也不讨厌。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思想体系称为洛学。
洛学后来经杨时、游酢传到福建,是为闽学。 历史叙述:程门立雪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福建将乐人。游酢,福建建阳人。当时,河南人程颢、程颐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洛阳许多学者前去拜他们为师。
杨时被朝廷委任做官,但他辞而不就,在颍昌以学生之礼拜程颢为师。杨时学成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道南矣。”后来程颢去世,杨时得知后,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程颢死后,杨时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见到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察觉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后来,杨时游酢均位列程门四大弟子。
第 2 页
教师:今天我们还会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表达某种意思,“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表达对“程门立雪”的理解——指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老师的尊敬]
若能程门立雪,何愁学而不成。就像杨时、游酢,学业大成,跻身于程门四大弟子之列。杨时的哲学思想后来经罗从彦传给李侗,再由李侗传给朱熹,而朱熹后来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算起来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了。至此,闽学大兴而超过洛学,这是否是历史的必然呢?我认为,这正折射出宋代,尤其是南宋,南方政治、经济的发展。靖康之乱后,宋室南迁至杭州,政治中心南移;而且,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宋时南强于北的格局确立,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南方文化的繁荣。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会是孤立的,所以我们在学历史时要善于联想与联系,可以“大胆假设”,但必须“小心求证”,课后同学们可以查找资料论证这一历史问题。
教师:出示教材,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材料设计问题。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摘自《朱文公文集》卷十七
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可能会设计这样的问题]理学家苦心地探寻“理”,“理”指的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相互问答的基础上补充与引导]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三纲五常,儒家伦理道德,是人们必须遵循的道理。朱熹与孔、孟都重视伦理道德,但是他们分别用什么方法说服人们接受呢?【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孔孟主要靠说教引起人们对伦理道德的重视;朱熹理直气壮地声称,伦理道德是宇宙间最重要的东西,是万物的本性,人们应当感知它、领会它。
“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个体(个人)离不开“天理”(社会)的观点渗透了哲学的精神,是佛、道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有人说,儒学缺乏哲学思想,这种观点在理学诞生后就不再成立了。那么,程朱理学属于什么哲学范畴呢?
学生: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摘自《朱子语类》卷十五
教师:如何才能获取“理”?[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理”存在于世间万物中,可以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地观察事物、格物致知获知“理”。
“格”指的是“深刻地探究”,而“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那么,这个探究是不是搞科学研究啊?不是的,细致探究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朱熹的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现在让我们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一次。
教师:宋代理学学习研究者甚多,那么,官方对理学是否重视呢?其实,南宋朝廷把理学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直到元明清科举考试尊奉朱熹的《四书集注》,并以此为标准,程朱理学才由民间学问上升为官方哲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的含义:世界本源,伦理道德,人性 ⊙把握“理”的途径:格物致知 ⊙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
⊙历史地位:从民间学问上升到官方哲学,影响深远 三、陆王心学
教师:心学,顾名思义,强调“理”源于人的内心而非外物。 历史叙述:鹅湖之辩
第 3 页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江西鹅湖书院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辩。与朱熹同一时期的陆九渊兄弟的观点与朱熹有很大分歧,学者吕祖谦发起约会,邀请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集会于江西鹅湖寺,开展学术讨论。群山环绕,林木葱茏,这里确实是读书、交流、讨论的好地方。如今,书院的墙壁已经斑驳,但当年却是最辉煌的建筑;如今,房舍已显寂静,但当年的辩论却是盛况空前。先后辩论十日,到会者有三、四十人,双方各持己见,十分激烈。由这一场争论可以看出,南宋理学与心学的争议。“穷理居敬”,康熙皇帝的这一题词表明,后代君王对理学的认同与推崇。所谓“穷理”,就是穷究事物之理。
教师:辩论会上,陆九渊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这句诗说明了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一个人在孩提时候就知道爱父母,长大晓得钦师尊长说明爱心生而有之。陆九渊认为,伦理道德原本在人的心中。“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诗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学问越是简单越容易广为人知,而繁琐支离的学问不易传播。言外之意,他们的学说比朱熹的简单易懂。
据《陆九渊年谱》载:“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命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辩论双方各持己见,没有统一看法。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求学启示?[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从朱熹那里,我们知道了博学广识的意义,从二陆那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多思考、用内心感知的启迪。那么,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思想分别属于什么哲学呢?
学生:属于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既然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是否应该被否定呢?我们常接受这样的教育:认可唯物主义,而把唯心主义扫进了黑名单。但是,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顾准曾说:“事实上,所有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理主义、经验主义,所有一切宗教,所有一切人类思想,都曾经标志着人类或一部分人类所曾处过的阶段,都对人类进到目前的状况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因为,每一种思想都会推动人们去思索,它使思想文化如同一个有多种水源的大海,充满活力,而不是一潭寂寂的死水。理学与心学,就是对人类思想有积极贡献的唯心主义。鹅湖之辩,二陆和朱熹都没能说服对方,但是,这次争辩推动了理学和心学的发展,哲学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发人们思考,而不是给出一个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答案。
历史叙述:从亭前格竹到龙场悟道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王阳明早年信奉朱熹学说,为了格物致知,一次,他与朋友先从自家花园的竹子格起,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朋友不出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坚持了七天,理没有格出来,人却大病一场。一直苦心求理而不得的王阳明,在后来仕途遭受重挫、谪居乡野时发现了理之所在: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之后,发配到偏僻的贵州龙场。从繁华的京城到荒凉的龙场,王阳明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心里充满苦闷与悲戚。在他谪居龙场的三年,那些没有什么学识修养的山野村民,截然不同于京城中勾心斗角的官员,他们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不仅给了他生活的勇气,而且启发了他,他发现:“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教师:亭前格竹格不出伦理道德,龙场的经历让王阳明发现哪里有伦理道德?[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伦理道德在心中而不在外物。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有人卑鄙无耻、有人勾心斗角,他们也有伦理道德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引导]有的,只是被蒙蔽了,只有去除私心和物欲,愚夫愚妇也可以像圣人一般高洁。这就是王阳明的哲学信念——“致良知”。王阳明的思想是对陆九渊思想的继承和光大。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