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以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不便于实物管理和会计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商业银行,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商业银行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五、银行会计的原则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会计核算原则共分为13项。这些会计核算原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会计工作的标准。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银行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能反映银行的实际情况。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这一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过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银行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三)相关性原则
银行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
7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五)可比性原则
银行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不同的会计主体可能处于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的时间,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六)及时性原则
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核算的意义在于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一是要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要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要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七)明晰性原则
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钩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八)权责发生制
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有时,企业发生的货币收支业务与交易或事项本身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九)配比原则
银行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8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十)实际成本原则
银行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金融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历史成本是在交易发生当时取得的,会计数据真实可靠;第二,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便于日后查核和验证;第三,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便于核算。
(十一)谨慎性原则
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原则,要求银行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十二)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做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这主要是因为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可在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发挥作用,而收益性支出的效益只在当期发挥作用。
(十三)重要性原则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六、银行会计的任务
银行会计是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其中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监管当局、银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咨询服务机构等。所以,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满足各方使用者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任务:
(一)正确组织会计核算
核算工作是银行会计的一项根本任务,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并反映实际情况是充分发挥银
9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行会计的作用的基本保证。因此,银行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及时组织凭证传递,正确记载账务,按期编制和汇总会计报表。
(二)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银行会计的一个重要使用者就是银行内部的管理者,银行的管理人员通过银行会计提供的各项经济活动相关信息,进行成本管理,节约各项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银行的管理者也可以利用银行会计提供的各项信息,对未来作出预测,以制定符合客观情况的工作计划。
(三)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和监督
银行会计对银行的内部控制表现在控制银行业务按照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生产和再生产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银行从事非法的业务活动。银行会计的监督作用表现在通过向外界提供财务报表,接受外界的监督,以有利于银行的公开公正运行。
第二节 银行会计的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的分类,它科学地概括了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通过会计要素可以将商业银行繁杂的各类经济业务予以反映。因此,对会计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根据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商业银行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六项。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银行的资产应按流动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耗用的银行资产。银行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存放款项、拆放同业、贴现、应收利息、清算备付金、代发行证券、代兑付债券、买入返售证券、短期投资、短期贷款等。
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应当单独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