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案 下载本文

教学过程 4. 实例介绍 (1)3位二进制译码器 结论:高电平有效的n位二进制译码器的输出给出了n变量的全部最小项m0~mn-1 (2)集成二进制译码器74HC138 结论:低电平有效的n位二进制译码器的输出给出了n变量的全部最小项m0~mn-1的反函数 (3)译码器的扩展 2片3/8线译码器→1片4/16线译码器 扩展思路:扩输入端; (利用使能端) ; 扩输出端(用多片,轮流工作。) 5. 显示译码器 (1)定义:用来驱动各种显示器件,从而将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字、文字、符号翻译成人们习惯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的电路,称为显示译码器。 (2)显示器件实例:七段(八段) LED数码管 a b c da+VCCba acb f bdc ged e c dfe gfgh h e f g h(c) 共阳极(a) 外形图(b) 共阴极 6. BCD-七段显示译码器特点: (1)直接驱动七段数码管 (2)四个输入端,七个输出端; (3)两种输出方式:高电平有效和低电平有效。 三、本章小结 四、本章课后习题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注:1.每2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授课时间 2014年 5 月 22日/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节) 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21.1双稳态触发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功能 各类触发器的功能分析和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方法及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 教学准备 网络课程学习 一、时序逻辑电路 1. 数字电路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2.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只由逻辑门电路组成,它不具有记忆功能。 3.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它的输出状态不仅决定于当时的输入状态,而且还与电路的原来状态有关,也就是时序逻辑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4. 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电路,能存储二进制信息(数字信息)。 5. 触发器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二、双稳态触发器 1. 基本 RS 触发器 (1)基本 RS 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连接而成,它有两个输出端 Q 和 ,二者的Q?1称为复位状态(0 态); 逻辑状态应相反。Q?0,DQ?1,Q?0称为置位状态(1 态); (2)两个输入端 R 和 SD 平时固定接高电位,处于 1 态,当加负脉冲后,由 1 态变为 0 态。 教学过程 (3)基本 RS 触发器的逻辑式 Q?SD?Q,Q?RD?Q 2. 功能分析 (1) RD?0,SD?1 当 RD 端加负脉冲时,不论触发器的初始状态是 1 态,还是 0 态,均有Q?RD?Q?1,Q?SD?Q?0即将触发器置 0 或保持 0 态。当负脉冲除去后,触发器的状态保持不变,实现存储或记忆功能 RD ,称为直接置 0 端。 (2) RD?1,SD?0 当 SD 端加负脉冲时,不论触发器的初始状态是 1 态,还是 0 态,均有 Q?1,Q?0 ,即将触发器置 1 或保持 1 态。当负脉冲除去后,触发器的状态也保持不变。 SD 称为直接置 1 端,

教学过程 SD?1 (3) RD?1,Q?SD?Q?1?Q?Q,Q?RD?Q?1?Q?Q即将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4) RD?0,SD?0 这种输入状态下,当负脉冲除去后,禁止出现。 2.可控 RS 触发器 (1)增加了由非门 G3 和 G4 组成的导引电路,R 和 S 是置 0 和置 1 信号输入端,还有时钟脉冲 CP 输入端。 (2)时钟脉冲 CP 是一种控制命令,通过导引电路实现对输入端 R 和 S 的控制,即当 CP = 0 时,不论 R 和 S 端的电平如何变化,G3 门和 G4门的输出均为 1,基本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3)只有当时钟脉冲来到后,即 CP = 1 时,触发器才按 R 、S 端的输入状态 来决定其输出状态。 (4)RD 和 SD 是直接置 0 和直接置 1 端 ,就是不经过时钟脉冲的控制可以对基本触发器置 0 或置 1 ,一般用于置初态。在工作过程中它们处于 1 态。 (5)可控 RS 触发器的逻辑式 Q?S?CP?Q, Q?R?CP?Q 3.同步D触发器 (1)C上升沿前接收信号,上降沿时触发器翻转,( 其Q的状态与D状态一致;但Q的状态总比D的状态变化晚一步,即Qn+1 =Dn; (2)上升沿后输入 D不再起作用,触发器状态保持。 4.同步JK触发器 (1)克服同步RS触发器在R=S=1时出现不定状态的另一种方法:将触发器输出端Q和 状态反馈到输入端,这样,G3和G4的输出不会同时出现0,从而避免了不定状态的出现。 (2)J、K端相当于同步RS触发器的S、R端。 (3)逻辑功能 可将同步JK触发器看成同步RS触发器来分析。有 (4)工作原理。 当CP=0时,G3和G4被封锁,保持。 当CP=1时,G3、G4解除封锁,输入J、K端的信号可控制触发器的状态。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注:1.每2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3.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授课时间 2014年 5 月 26日/ 授课学时: 2 学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章节) 21.2寄存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 教学准备 网络课程学习 一、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1. 将JK触发器转换为 D 触发器 当J=D,K=D时,两触发器状态相同 2. 将JK触发器转换为 T 触发器 (1)当J=K时,两触发器状态相同 (2)具有保持和计数功能 3. 将 D 触发器转换为 T′触发器 (1)当D?Q 时,D触发器便转换为T’触发器。 (2) T’触发器仅具有计数功能 二、寄存器 1.定义:寄存器是数字系统常用的逻辑部件,它用来存放数码或指令等。它由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一个触发器只能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存放 n 位二进制时,要 n个触发器。 2.按功能分 (1)数码寄存器:仅有寄存数码的功能,通常由D触发器或R-S触发器组成 (2)移位寄存器:不仅能寄存数码,还有移位的功能。 (3)移位概念:就是每来一个移位脉冲,寄存器中所寄存的数据就向左或向右顺序移动一位。 3.按移位方式分类 (1)单向移位寄存器 (2)双向移位寄存器 4.寄存器分类 (1)并行输入/并行输出 (2)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3)并行输入/串行输出 (4)串行输入/串行输出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