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攻读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根据《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2014年4月修订)、《2014年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为推进我校工商管理硕士(以下简称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特制定本总则。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的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如下: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商业道德;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
3.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工具;掌握与企业职能管理、综合管理相联系的专业知识。
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课程和案例教学、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等环节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全球视野下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解决
复杂问题的决策和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对外交往、商务洽谈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MBA学制为2年,学习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校攻读时间最短不得少于1.5年。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 1.课程设置
我校MBA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四类。
学位课是必选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学位课。
2.学分要求
在校期间应修满51学分,其中学位课38学分,第二课堂2学分,专业与职业素养1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其他学分由选修课取得,选修课可根据每届生源情况,相对集中选课。
第二课堂包括学术讲座、企业参观实习、课外拓展训练等活动,由学院负责组织和考核。
除外国语的学分、学时由学校统一确定,其他课程一般每学分16学时,每门选修课学时数不得超过32学时(2学分)。
四、教学实施
1.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与案例研讨式教学方法,课程
尽可能实施案例教学,授课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核心课实行课程组建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由组长负责,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每门核心课程至少有两位能够胜任教学的教师,多数核心课程教师应具有企业管理、企业咨询或企业项目研究等实践经验,鼓励其进行案例开发。在核心课程的授课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须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或作相关的专题报告。
3.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1/4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它课程至少1/5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每门核心课程使用的案例都有基于实地调研的自编案例。案例教学采取课堂案例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考试等多种形式。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有关学科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也可开展企业参观实习、拓展训练、挑战赛等课外活动。
五、专业实践环节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形式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多种安排,可以深入调查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可以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和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在此环节至少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
实践中,为企业出谋献策。
学院可对MBA的实践教学提出具体要求,按规定完成要求获得6学分。
六、培养方式
1.MBA培养分三个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
2.课程学习强调采用案例教学,核心课程至少有1/4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其它课程至少有1/5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等课程必须有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或作专题报告。
3.鼓励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重点进行理论指导,是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来自于各经济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中的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七、中期考核
MBA学生须参加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MBA学位论文是对其综合能力,尤其是调查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最为直接、有效的考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管理实践,要求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中发现问题,提倡问题导向型研究和案例研究。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