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2013 下载本文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

一、 名词解释(3*8*1.3=32题)

1. 心理物理学 2. 刺激变量 3. 机体变量 4. 反应变量 5. 自变量 6. 因变量 7. 额外变量 8. 组间设计 9. 组内设计 10. 安慰剂效应 11. 天花板效应 12. 地板效应 13. 霍桑效应 14. 指示语效应

15.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16. 重复实验设计 17. 混合实验设计 18. 交互效应

19. 拉丁方实验设计 20. 准实验设计 21. 时间序列设计 22. 感觉阈限 23. 最小变化法 24. 恒定刺激法 25. 平均差误法 26. 信号检测论 27. ROC曲线 28. 反应时间 29. 简单反应时间 30. 辨别反应时间 31. 选择反应时间 32. 加因素实验 33. 减法反应时间法 34. 开窗实验

35. 速度—准确性权衡 36.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37. 听觉掩蔽 38. 图形掩蔽 39. 深度知觉 40.

时间知觉

1

41. 42. 43. 44. 45.

系列位置效应 部分报告实验 内隐记忆 概念形成 口语报告

二、 单选题(15*8*1.3=156题)

1.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 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定量分析手册》 B.《心理学大纲》 C.《实验心理学》 D.《心理物理学基础》

2. “实验心理学”一词是(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的。 A. 1860 B. 1862 C. 1879 D. 1917

3. “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冯特在他的( )中首先提出来的。 A.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B. 《心理物理学纲要》 C. 《实验心理学纲要》 D. 《民族心理学》

4.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开始于( )。

A. 古希腊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世纪初

5. 从( )开始,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了一些感知范围内的问题。 A. 17世纪中叶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世纪初

6. ( )年,赫尔姆霍兹用反应时间测量了神经传导的速度。 A. 1850 B. 1860 C. 1862 D. 1879

7. 对于冯特来说,心理实验就是系统的( )。

A. 观察 B. 测量 C. 实验 D. 自我观察

8. 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纯粹的( )。

A. 人的心理 B. 人的意识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9. 冯特的实验法又称作( )。

A. 观察法 B. 直接经验法 C. 间接经验法 D. 内省实验法

10. 在实验心理学建立的阶段,实验中提出了( )作系统的自我观察的计划。 A. 实验者 B. 被试者 C. 研究者 D. 冯特

11. 冯特坚决反对用实验方法研究( )。

A. 高级的心理过程 B. 低级的心理过程 C. 感知觉 D. 反应时间

2

12. 20世纪初,华生提出心理学要把研究重点放在( )上。

A. 感知觉 B. 意识 C. 客观行为 D. 高级心理过程

13. 20世纪50年代出现到70年代成为美国心理学实验研究主要方向和领域的是( ) A. 行为主义 B. 完形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4.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随着( )的诞生和发展,心理学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

A. 实验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生理心理学 D. 思辩心理学

15. 冯特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 )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明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16. 下列哪项描述的是通过权威的方式获得信念?( )

A.一个个案被观察到 B.由于经验到的证据,一个人的知识被改变 C.另一个人的话被当作是正确的 D.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量化

17. ( )信念指人们不经过严密的实验研究就相信的那些看上去似乎合理的一种信念。 A.独裁主义的 B.先验的 C.在此之后的 D.演绎的

18. 你的室友问你是否相信日光浴会增加人得皮肤癌的可能,你回答:“当然是这样,因为 暴晒于阳光下必然会损害皮肤组织。”这个信念的建立是通过( ) A.科学的方法 B.注意凝聚 C.先验 D.权威

19. 听完了一个在航天飞机上主持实验研究的宇航员的报告,你现在相信植物可以在太空生 长。这个信念的确立是通过( )

A.科学的方法 B.注意凝聚 C.先验 D.权威

20. 科学方法的性质不包括( )

A.自我校正 B.先验性 C.经验性 D.可重复性

21. 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先验法 C.相关法 D.权威

22. 设计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 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 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保密原则 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23.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4. 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程式是( )。

A. R=f(S) B. R=f(S,O) C. S=f(R) D. R=f(O)

3

25. 实验设计中主要要根据( )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来选择合适的被试。 A. 实验者的工作精力 B. 实验设备的台套数 C. 实验最终目的 D. 时间限制

26. 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

A. 越少 B. 越多 C. 尽可能小 D. 无所谓

27. 在暗室或隔音室中进行心理实验,是采用了( )控制额外变量。 A. 恒定法 B. 平衡法 C. 消除法 D. 匹配法

28. 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实验组参加实验,控制组不参加实验 B.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 C. 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控制组接受 D. 控制组无关变量被控制,实验组不控制

29. 实验中采用“ABBA”方法编排实验是为了克服( )。

A. 实验者效应 B. 被试者效应 C. 系列效应 D. 偶然误差

30. 被试参加两个实验A和B的顺序按照“ABBA”进行是利用了( )方法控制系列效应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平衡法 D. 匹配法

31. 在心理实验中主试对被试最直接的干预就是通过( )。

A. 分组 B. 施加自变量 C. 控制无关变量 D. 指示语

32. 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控制变量 D.刺激变量

33.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 A.统计结论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内部效度

34. 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 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该是( )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35.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

A.消除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匹配法

36.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B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37. 棒框仪通常用来研究的问题是( )

A.注意分配 B.手眼协调 C.知觉—动作学习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4

38. 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 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39. 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要使用的被 试数是( )

A.6 B.12 C.18 D.24

40.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41. 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 A.匹配法 B.平衡法 C.排除法 D.恒定法

42. 在2*3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3. 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 )

A.Stroop效应 B.练习效应 C.霍桑效应 D.序列效应

44.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 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是“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 A.罗森塔尔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反应定势 D.肯定偏向

45.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

A.ABA设计 B.随机化 C.拉丁方设计 D.ABBA设计

46. 假设你要研究字体大小对不同年龄人阅读速度的影响,那么该实验需要( )自变 量。

A.两个组内 B.两个组间 C.至少一个组间 D.至少一个组内

47.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48.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某一个体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心理学史研究心理规律、解释心理现象的科学

5

49. 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 )为宜,只有 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A.2~3个 B.3~5个 C.5~7个 D.越多越好

50. 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51. 一个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个交互作用 A.1 B.2 C.3 D.6

52. 假设你在读一篇研究报告,从下面的句子你能得知什么?“语言表达能力受性别和年龄 因素的影响。上小学时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上中学后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

A.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B.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C.性别、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交互作用显著 D.性别和年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

53.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 A.历史 B.选择 C.成熟 D.亡失

54. 下面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

A.被试不具代表性 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 C.题目过难 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

55. 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小狗算算术的表演,聪明的小狗可以通过叫声来告诉大家计算的 结果。实际上小狗是通过观察主人的表情来进行表演的,这种心理学效应称作( )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实验者效应 D.顺序效应

56.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淀粉片冒充包治百病的“神药”来蒙骗老人,可令人不解的是, 很多受骗的老人在食用这些“神药”后病痛果然减轻了许多,这实际上是一种( )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57.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 A.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随机选取被试 D.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58. 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 )

A.单盲实验 B.受污染的实验 C.双盲实验 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实验

59. 在实验中要求一半被试先进行A处理,后进行B处理,另外一半被试先进行B处理, 后进行A处理,主要是为了克服( )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6

60. 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 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 D.随机化设计

61. 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实验被试组数是( ) A. 2 B. 3 C. 5 D. 6

62.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中,各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被试人数( ) A. 必须相等 B. 不能相等 C. 尽量接近 D. 可以随意安排

63. 多因素重复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数( ) A. 等于1 B. 等于自变量数

C. 等于自变量的水平数 D. 等于自变量的水平数相乘

64. 在心理学实验设计中,下列能够作为组内变量的是( ) A. 年龄变量 B. 性别变量

C. 适应性强的刺激变量 D. 适应性很弱的刺激变量

65. 在重复实验设计中,下列原因引起的数据变异不能从残差项中分离出来的是( ) A. 自变量的主效应 B. 自变量的交互效应 C . 被试间的差异效应 D. 其他随机因素的效应

66. 与重复实验设计相比,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所需要的被试一般( ) A. 较少 B. 较多 C. 相等 D. 无规律可循

67. 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机体变量不能作为( )

A. 组间自变量 B. 组内自变量 C. 准自变量 D. 因变量

68. 区组实验设计中的区组变量一般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时间变量

69. 一般来说,在拉丁方实验设计中,除考察的自变量外,研究者还需要对( )个额外变 量的影响进行平衡。

A. 1 B. 2 C. 3 D. 4

70. 一般要求,在区组实验设计中,区组变量与自变量( ) A. 对于研究来说,地位相等 B. 具有交互效应 C. 不具有交互效应 D. 水平数相等

71. 两个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就是说这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A. 具有相互制约性 B. 具有相等性 C. 具有独立性 D. 具有平行性

7

72. 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 ) A. 外部效度 B. 内部效度 C. 外部效度和内部效度 D. 学术价值

73. 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 B. 单因素重复实验设计 C.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D. 单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74. 准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一般是使用( )

A. 随机分配的被试组 B. 匹配的组 C. 现成的被试组 D. 对等的组

75.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单组时间序列实验, 其结果的回归线如右图所示,可推断 ( )。

A.处理效应存在时间短 B.数据变化趋势发生改变 C.处理效应滞后

D.处理效应带来显著效应

108642012345678

76.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结果,主要是看( ) A.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平均值的差异 B.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速度的差异 C.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趋势的差异 D. 实验处理后因变量的平均水平

77. 下列不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组相等时间取样设计 B. 不等组前侧后测设计 C. 实验组后测设计 D. 不等组时间序列设计

78. 单组准实验设计中,如果出现被试取样偏差,且其与自变量具有交互作用,则其研究的 下降(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

79. 相等时间取样设计中,如果出现了霍桑效应,则其研究的( ) 下降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

80. 最符合阈限操作定义含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前述三种方法

81. 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刺激系列应包含( )个刺激值或刺激点。 A.3~5个 B.5~7个 C.5~10个 D.15~20个

8

82. 由( )引起的误差是最小变化法所特有的。

A.练习与疲劳 B.期望 C.习惯 D.期望与习惯

83. 在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如果递增系列测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测得的阈限值,则说明 存在( )误差。

A.练习 B.疲劳 C.期望 D.习惯

84. 在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如果前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大于后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则 说明存在( )误差。

A.练习 B.疲劳 C.期望 D.习惯

85.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的刺激系列一般包含( )个刺激值或刺激点。 A.3~5个 B.5~7个 C.5~10个 D.15~20个

86. 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是( )。

A.频数分布理论 B.统计决策理论 C.误差分布理论 D.数学分析理论

87. 按五级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法信号检测实验,那么它相当于( )有无法实验的结果。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88. 对数定律一般适合于(B)刺激范围。

A.微弱的 B.中等强度的 C.很强的 D.各种强度的

89. 反应时间的最早研究开始于( )。

A. 心理学家 B. 生理学家 C. 天文学 D. 物理学家

90. 反应时间又称为( )。

A. 反应速度 B. 动作速度 C. 动作时距 D. 反应潜伏期

91. 反应时间直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开始于( )。 A. 费希纳 B. 韦伯 C. 冯特 D. 卡特尔

92.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 )对选择和辨别的心理过程的时间进行了测量。 A. 韦伯 B. 唐德斯 C. 赫尔姆霍兹 D. 缪勒

93. 反应时间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有效措施就是在实验中( )。 A. 提醒被试注意 B. 插入“侦察试验” C. 将过快反应剔除 D. 将过慢反应剔除

94. 测定反应时间的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刺激键、反应键和( )。 A. 连接线 B. 显示屏 C. 计时装置 D. 电源开关

95. 视网膜的中央窝细胞主要是( )细胞。

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

9

96. 视网膜的边缘区细胞主要是( )细胞。

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

97. ( )细胞对光非常敏感,但分辨率却较低且对颜色没有反应。 A. 视杆 B. 视锥 C.视觉 D. 网膜

98.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

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B.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D.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99. 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 )。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红绿黄

100. 颜料混合的三原色是( )。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红绿黄

101. 颜色混合中,按照( )法则混合后的颜色明度均减少。 A. 加法 B. 减法 C. 加减法 D. 随机

102. 音高主要是由声波的( )决定的。

A. 声强 B. 纯度 C. 频率 D. 振幅

103. 决定声音响度的刺激因素有( )。

A. 声强 B. 频率 C. 声强和频率 D. 纯度

104. ( )是指人对于某一特定知觉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 A. 感觉 B. 知觉 C. 思维 D. 定势

105. “熟悉性”经验与“良好图形”二者相争时,一般是( )占上风。 A. “熟悉性”经验 B. 良好图形 C. 主观因素 D. 刺激因素

106. ( )是图形形成所需信息的载体。

A. 明度 B. 颜色 C. 轮廓 D. 感知

107. 两个图形的轮廓相同,那么其形状( )。

A. 一定相同 B. 一定不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D. 互补

108. 马赫带效应是由于视觉细胞的( )引起的。

A. 互相掩蔽 B. 互相加强 C. 互相抑制 D. 互相补充

109. 眼睛的调节机能只能在( )距离范围内起作用 A. 3米 B. 5米 C. 10米 D. 15米

10

110. 视轴辐合运动只在( )范围内的距离知觉起作用。 A. 几米 B. 几十米 C. 几百米 D. 几千米

111. 人类能分辨最准确的时间间隔,一般在( )范围。

A. 0.1~0.2秒 B. 0.2~2.0秒 C. 2.0~10.0秒 D. 10.0~60.0秒

112. 研究表明,在时间间距的估计中,无差别点大致在( )左右 A. 0.1秒 B. 0.3秒 C. 0.7秒 D. 1.0秒

113. Ebbinghaus发表的( )一书是记忆实验研究的最早专著。 A. 《心理物理学纲要》 B. 《论记忆》 C.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D. 《动物智慧》

114. 运用言语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始于( )。 A. 艾宾浩斯 B. 桑代克 C. 詹姆斯 D.冯特

115. 首先提出瞬时记忆并用( )方法来验证的心理学家是斯波灵。 A. 即时回忆 B. 延迟回忆 C. 全部报告实验 D. 部分报告实验

116. 华生把思维看成是( )机能。

A. 大脑的 B. 肌肉的 C. 心脏的 D. 运动的

117. 华生把思维看成是( )。

A. 人的行为 B. 内隐的过程 C. 无声的言语 D. 有声的言语

118. 格式塔心理学特别强调思维的( )。

A. 理解性 B. 间接性 C. 概括性 D. 整体性

119. 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时主要采用的是( )。

A. 无结构口语记录法 B. 有结构口语记录法 C. 无结构和有结构口语分析法 D. 行为观察法

120. 桑代克于1911年发表《动物智慧》,倡导( )。

A. 顿悟说 B. 行为主义 C. 尝试-错误说 D. 认知主义

121. 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非言语材料的记忆编码方式是( ) A、语义 B、语音 C、视觉形象 D、反响回路

122. 人差方程式是( )提出的

A、马斯基林 B、布雷德利 C、贝塞尔 D、金尼布克

123. 绝大多数被试者在测验中获得满分或接近满分的现象称为( ) A、天花板效应 B、地板效应 C、 间隔效应 D、绝对效应

11

124.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在渐增系列中( )为差别阈限的下限 A、第一次非正到正 B、第一次负到非负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

125. 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在研究方法方面是因为使用了(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测验法 D、临床法

126. Cooper&Shepard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支持了( )

A、双重编码理论 B、基本表象理论 C、概念命题理论 D、 格式塔理论

127. 在研究感受性时,刚刚能够被人觉察到的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 )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两点阈 D、绝对感觉阈限

128. 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时所产生的误差( ) A、平均误差 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 D、练习误差

129. 下面哪一个属于影响反应时间的机体变量( )

A、刺激类型 B、刺激复杂程度 C、刺激强度 D、练习次数

130. 下面哪一个不影响实验外部效度( )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C、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D、实验程序的不一致性

131. 在一项研究中,要求一个自变量用一种设计处理,而另外一个自变量用不同种类的设计 处理,这种设计属于( )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 D、所罗门设计

132. 配对组设计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设计范畴( )

A、实验前后设计 B、混合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被试间设计

133. 如果被试接受多个自变量情况中的一个,即不同的被试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这类 设计便属于( )

A、被试内实验设计 B、被试间实验设计 C、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D、混合设计

134.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其中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35. 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136. 在一个2×3×2的实验中有( )个交互作用。 A. l B. 2 C. 3 D. 4

12

137. ( )是实验心理学的三种基本技术。

A.观察、相关和实验 B.观察、实验和测量 C.实验、相关和测量 D.观察、实验和访谈

138. 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该实验是关于 ( )

A.最小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最大阈限

139.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 相等。这种方法是( )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最小变化法 D.系列探索法

140. 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 极限法 B 最小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平均差误法

141. 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不包括( ) A.习惯误差 B.疲劳误差 C.练习误差 D.空间误差

142. 最符合阈限操作定义含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最小变化法 B 恒定刺激法 C 平均差误法 D 前述三种方法

143.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 A.β增大,d′增大 B.β减小,d′不变 C.β增大,d′减小 D.两者均不变

144. 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

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RTB > RTA > RTC B.RTC > RTB > RTA C.RTC > RTA > RTB D.RTB > RTC > RTA

145.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灯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 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简单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复杂反应时

146. 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 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

0000

A.0 B.90 C.180 D.270

147. 20世纪70年代初,库柏和谢柏德用( )为心理旋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据。 A加因素法 B开窗实验法 C信号检测论 D.减法反应时法

148. 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 象称为( )

A.颜色适应 B.颜色恒常 C.颜色对比 D.颜色混合

13

14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

A.空气透视 B.结构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50. 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若要求被试 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

A.前者高于后者 B.前者低于后者 C.没有差异 D.无法判断

151. 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做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 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如果改变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对系列位置效应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对渐近线和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B.对首因效应和渐近线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C.对首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渐近线和近因效应 D.对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

152. 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 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 )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53. 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B.爬山法 C.算法 D.逆向搜索

154. 在某实验中,被试先学习一组单词,然后完成字谜,比如将EYMORM排列为单词 MEMORY,告诉被试学习阶段和测验任务阶段不相关的。结果显示:当答案单词在之前学习的单词表上时,被试解决了更多的字谜。该实验属于( )记忆的测量。 A.尝试达标 B.内隐 C.外显 D.直接

155. Theios(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 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不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 B.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 C.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

D.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156. 具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的是( )

A. 单被试设计 B.辨别反应时 C.选择反应时 D.简单反应时

14

157. Cooper等(1973)假设有两个任务,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 差异,那么两者的( )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 A.反应时之和 B.反应时只差 C.辨别时间之差 D.呈现时距

158. 小明完成简单反应时需要250毫秒,完成辨别反应需要400毫秒,完成选择反应需要 700毫秒。那么选择过程需要( )毫秒。

A.300毫秒 B.150毫秒 C.709毫秒 D.450毫秒

159. 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 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 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反应时 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

160. 开窗实验由汉密尔顿和霍克吉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 “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 A.Y B.W C.T D.S

三、多选题(10*8*1.3=104题)

1. 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BD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2. 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 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可能的解释是(ABCD) A.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

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 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授课教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

3.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B )

A.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零结果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4.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CD)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没有预备实验 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样本缺乏代表性

5.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ABC)

A.直接验证 B.系统验证 C.概念验证 D.内容验证

6. 良好的因变量应具备两种主要特征,它不仅应( )也应( )。 A 易于辨别 B.易于测量 C.有效 D.可靠

15

7.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BD )

A.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技术 D.ABBA设计

8.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A(三个水平A1、A2、A3)和自变量B(两个水平B1、B2) 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于是抽取3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

第一组先做A1B1,再做A1B2; 第二组先做A2B1,再做A2B2; 第三组先做A3B1,再做A3B2。 则此实验设计为( D)。

A. 组间设计 B. 组内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 混合实验设计 其中的组间变量为(A )。

A. A B.B C. A与B都不是 D. A与B都是

9.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BCD)

A.恒定法 B.平衡法 C.抵消法 D.随机化法

10. 评价实验设计的标准是(ABC)

A.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 B.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 C.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效度 D.使实验结果信度高

11.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以下题目 a1 b1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b2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b3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a2 这种设计是( B )

A.ABBA设计 B. 混合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 被试间设计 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D ) A.3 B.4 C.5 D.6

12. 反应变量应具有的特点有(ABCD)

A.特异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量程恰当

13. 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可以(ABC)

A.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 B.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 C.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 D.使问题变得简单

16

14. 对于变量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对于自变量首先要给以清楚的操作定义 B.对于自变量要选择恰当的范围和间距

C.要选择客观、敏感、能够数量化的反应指标 D.对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其他变量进行控制

15. 心理实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对各种变量处理的过程,即研究者主动操纵( )控制 ( ),观察记录( )的过程。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额外变量 D刺激变量

16. 在“识字量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一文中,自变量是指(AB) A.识字量 B.年龄 C.阅读理解 D.成绩

17. 在大多数实验室实验中,都会将灯光、噪音等作为(CD)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控制变量

18. 能够在实验中引起因变量分数误差变异的是(BCD) A.自变量 B.个体差异 C.额外变量 D.安慰剂效应

19. 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ACD) A.作业变量 B.主观变量 C.被试变量 D.环境变量

20. 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AC)

A.随机化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组设计 D.完全平衡设计

21.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 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 )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C )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B )。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22. 被试的个体差异是每个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哪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被试个体 差异问题?(BCD)

A.组间设计 B.区组设计 C.组内设计 D.随机化设计

17

23. 与组内设计相比,组间设计的优点有(BC) A.被适量大大减少

B.每个被试进行实验的时间大大减少 C.可以用来研究学习、记忆效应

D.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4. 适合于小样本实验的方法有(AC)

A.ABA设计 B.匹配 C.多基线设计 D.随机化

25. 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ABCD)

A.实验室物理环境 B.实验过程控制 C.被试的主观态度 D.仪器的性能指标

26. 在一个混合实验设计中,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AB)

A.各因素之间不存在内在联系 B.各因素的主效应是相互独立的 C.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D.各因素的主效应可能会相互影响

27.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BD)

A.平衡试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 B.降低实验误差

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

28. 多因素设计的主要特点是(ABCD)

A.可以观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B.解释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获得更生态化的实验结果 D.实验设计与实施相对复杂

29. 下列方法哪些是非实验方法( )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相关法 D.个案法

30. 下列方法哪些是研究长时记忆的方法( )

A.自由回忆法 B.再认法 C.节省法 D.知觉辩认

31. 巴特利特对记忆进行研究使用的实验材料有( ) A.故事 B.数字 C.图画 D.无意义音节

32. 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自变量 B.因变量 C.脑 D.客观世界

33. 实验法可分为( )

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参与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

34. 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 )

A、 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

35. 计算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的方法有( )

A.直线内插法 B.最小二乘法 C.差别阈限法 D.平均Z分数法

18

36. 用一只眼睛就能看到深度的视觉线索有( )

A.结构级差 B.物体的大小 C.运动视觉 D.线条透视

37. 影响单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 )

A.单词的频率 B. 单词的意义 C.单词的笔划 D.单词在测试子单中的位置

38. 属于反应时实验研究方法的有( )。

A.最小变化法 B.相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相减法

39. 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就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潜在的变量

40. 在做反应时的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有 ( ) A 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相等 B 安插侦察试验 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 D 控制被试

41. 在用相关的方法研究儿童的言语获得时发现,和儿童言语能力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有( ) A 儿童母系的复杂关系 B 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影响 C 适当的玩具及其有效性 D 儿童是否处在隔离状态

42. 一个心理学实验包含的变量类型有(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额外变量

43. 通过减数法计算选择过程和辨别过程时间的公式是( AC ) A.辨别过程等于C(辨别反应)减去A(简单反应) B.辨别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C(辨别反应) C.选择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C(辨别反应) D.选择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A(简单反应)

44. 应用减数法进行证实的实验有( ) A.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B.字母转换实验 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45. 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没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 AC ) A.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B.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 C.独立的 D.可以不相加的

46. 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AC ) A.刺激强度 B.适应水平 C.复杂强度 D.练习

47. 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因素有( ABCD )

A.额外动机 B.准备定势 C.年龄 D.药物

19

48. 唐德斯的减数法中B反应时包含( ABC )

A.刺激辨别 B.反应选择 C.基线时间 D.准备时间

49.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斯滕伯格从反应时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分别 是( ABCD )

A.测试项目的质量 B.识记项目的数量 C.反应类型 D.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50. 关于反应时间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B.反应时是指大脑进行加工的时间

C.反应时是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 D.反应时是大脑做出指令到反应开始的时距

51. 反应的潜伏期包括( ACD )

A.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时间 B.大脑加工所需的时间

C.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 D.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

52. 能够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 ABCD )

A.刺激选择数目 B.被试的动机 C.任务的难度 D.个体差异

53. 下列属于反应时的是( AB )

A.在红灯亮了2秒后,鸽子开始啄键来获得食物 B.在发令枪响0.1秒后小明冲出了起跑线 C.小明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学会了三步上篮 D.小明可以做曲臂悬垂3分钟

54. 关于刺激和反应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刺激选择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 B.刺激相似程度越低,反应时越长 C.刺激选择数目越少,反应时越长 D.刺激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越长

55. 在复杂任务的行为中,反应时间常包括( ABCD )

A.基线时间 B.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加工过程的时间 C.反应键延迟反应时间 D.其他随机因素导致的反应时间误差

56. 关于反应时实验,论述不正确的是( ACD ) A.反应时实验中的因变量是反应速度

B.反应时间实验通常需要进行速度和准确性的权衡

C.唐纳德提出了基本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间和加法反应时 D.开窗实验主要是用于准确地测量减法反应时

20

57. 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ABC ) A.习惯误差 B.疲劳误差 C.练习误差 D.空间误差

58. 在应用平均差误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可能产生的误差有( ABC ) A.时间误差 B.空间误差 C.动作误差 D.习惯误差

59. 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的分离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噪音的强度 B.信号的强度 C.被试者感受性 D.被试者反应偏好

60. ROC曲线能反映出( ACD )

A.信号的先定概率对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B.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

C.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变化 D.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61. 人类被试在确定判断信号的标准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包括( ABCD ) A.先验概率 B.判定结果的奖惩 C.动机 D.经验

62. 信号检测中,人们假设噪音和信号加噪音所引起的各种感觉的次数分布是( BCD A.不相等 B.相等 C.正态 D.有重叠

63. 人类的感知系统好比是一个信号觉察器。把各种刺激看作是信号,噪音则是( AB A.刺激的随机物理变化 B.感官信息处理中的随机变化 C.感觉器官 D.中枢神经

64. 制作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的方法有( CD )

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等级排列法 D.对偶比较法

65.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B )

A.分组法 B.单一刺激法 C.极限法 D.最小可觉差法

66. 根据信号检测论,决策受( BC )影响。

A.绝对阈限 B.信号 C.反应偏差 D.差别阈限

67. 可以被看作是信号检测论中的噪音的是( ACD ) A.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普通的发烧病人 B.汽车鸣笛的声音

C.伴随着亮点信号出现时的照度均匀的背景 D.军事雷达扫描到的普通船只

68. 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 ( AC)

A.两者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 B.两者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 C.两者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 D.两者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

21

) ) 69.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额传播,大量发烧病人都被当作 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隔离。此时,( )

A.击中率增加 B.击中率减少 C.虚报率增加 D.虚报率减少

70. 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的测量感觉阈限方法包括( ABD )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传统心理物理法 D.平均差误法

71. 下列关于信号检测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能够区分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

B.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

C.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应为反应偏向的变化 D.可以根据所得资料的分析对操作进行改进

72.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 BC )

A.减半法 B.有无法 C.评价法 D.次数法

73. 根据信号检测论,影响反应偏向的因素包括( ABC ) A.信号的频率 B.虚报的惩罚 C.击中的奖励 D.噪音的概率

74. 可将方差分析用于检验实验设计显著性的设计有( )。 A.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B.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C. 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D. 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75. 下列属于错觉现象的有( )。

A. 诱导运动 B. 似动现象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76. 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指( )。

A.红 B.黄 C. 蓝 D.绿

77. 间接知觉可通过(ABCD )来研究。

A.不可能图形 B.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C.知觉恒常性 D.两可图形

78. 用一只眼睛就能看到深度的视觉线索有( ABCD ) A.纹理梯度 B.遮挡 C.运动视差 D.线条透视

79. 时间知觉包括( AB )

A.时间顺序知觉 B.时间间隔知觉 C.事件的顺序 D.对时间的估计

80. 环境刺激为人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 ABCD ) A.遮挡 B.几何透视 C.阴影 D.运动视差

22

81.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有( BC ) A.单眼线索 B.视轴辐合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82. 当人们判断远近不同的山时,能够很容易根据颜色浓淡来进行区分,这是( AC ) A.单眼线索 B.辅合 C.空气透视 D.结构透视

83. 如果某人一只眼睛受到了永久性伤害,他还能利用哪些线索来进行深度知觉?(ABCD) A.调节 B.对象重叠 C.相对高度 D.运动视差

84. 记忆实验研究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ACD )

A.全部呈现法 B.信号检测论 C.提示法 D.对偶联合法

85. 记忆研究的先驱(AC )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巴特利特 D.斯金纳

86. 记忆的传统研究方法有( ABCD)

A.自由回忆法 B.再认法 C.对偶联合回忆法 D.系列回忆法

87.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相继将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 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实验是研究( )的,方法是( )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部分报告法 E. 全部报告法

88. 内隐学习的特征有(ABCD)

A.自动性 B.抽象性 C.理解性 D.抗干扰性

89. 认知心理学中使用的内隐记忆测验有( )。 A.自由回忆 B.知觉辨认 C.再认 D.补笔测验

90.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包括( )等。

A.相似性 B.对称性 C. 共同性 D.连续性

91. 影响系列位置效应中的近因效应的因素主要有( )。

A.干扰活动 B.心理状态 C.系列长度 D.呈现速度

92. 系列位置曲线可以分为3个部分( )。

A.近因效应 B.位置效应 C.首因效应 D.渐近线

93. 可将t-检验用于检验实验设计显著性的设计有( )。 A.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B.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C.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D.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23

94. 表示心理量变化的量表类型主要有( )。

A.态度量表 B.智力量表 C.顺序量表 D.等距量表

95. 测量视锐度的方法有( )。

A. 解像 B.定位 C.觉察 D.识别

96. 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一般有( )

A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对偶比较法 D. 等级排列法

97. 50克重量放在手掌上我们得到某种重量感觉,当50克重量增加1克时,我们如果有50% 的次数感觉到51克比50克重些,那么这1克就是( )

A.最小可觉差 B.差别阈限 C.绝对差别阈限 D.相对差别阈限

98. 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作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 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对系列位置最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变量有( )

A.单词频率 B.单词呈现速度 C.单词系列长度 D.单词的熟悉度

99. 下列哪些是前摄干扰的例子?( ) A.小明最近搬到了另一个城市。昨天,他错误地使用了旧的邮政编码而没有使用新的邮政编码

B.小明错误地用他的新同事的名字称呼他的老同事 C.小明错误地用他的老同事的名字称呼他的新同事 D.小明的教授用他过去学生的名字称呼小明

100. 历史卷子的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说出美国第十任总统的名字。这个问题是( )的 例子,学生的答案是( )的例子。

A.再认测验 B.回忆测验 C.迫选再认测验 D.外显记忆 E.内隐记忆

101. 人们能够意识到的记忆( )

A.语义记忆 B.短时记忆 C.情节记忆 D.感觉记忆

102.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包括( )

A.词汇确定 B.词的确认 C.词的回忆 D.词干或词段补笔

103. 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增加信号的先验概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辨别力指数d’不变 B.辨别力指数d’增加 C.判断标准β降低 D.判断标准β提高

104. 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音是 ( ),信号是( )

A.新教师 B.作弊的学生 C.老教师 D.没有作弊的学生

24

105. 不肯定间距可以看作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会( ) 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 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 C.经常作出不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 D.经常作出不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

106. 在心理物理学中,“心理”代表( ),“物理”代表( ) A.物理能量 B.内在感觉 C.刺激 D.心理能量

107. 斯滕伯格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 ) A.刺激编码阶段 B.顺序比较阶段 C.决策阶段 D.反应组织阶段

四、简答题(3*8*1.3=3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科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常见的反应变量的种类有哪些?

心理实验课题的来源有哪些?(选择心理实验课题的途径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何谓实验的内部效度?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什么是组间设计模式?请举例说明 什么是组内设计模式?请举例说明 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技术主要有哪些? 准实验设计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常常出现哪些种类的系统误差?如何鉴别实验中是否出现了这些系统误差?

三种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相比,信号检测论在测量感受性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在反应时间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反应时间受到哪些客观刺激因素的影响?(反应时间与刺激的关系怎样?) 反应时间受到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反应时间受到哪些个体因素的影响?) 简述减数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和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举例说明,反应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

举例说明,反应时间测量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暗适应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暗适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记忆研究的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记忆实验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哪些? 记忆实验中检查保持量的方法有哪些? 概念形式实验的基本程序?

问题解决的策略与主要途径有哪些?

25

29. 30. 31. 32.

出声思维法的实施程序。

简述多因素实验设计的优点。 简述实验外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信号检测论的几种基本方法。

五、计算题(1*8*1.3=11题)

根据下列已知数值,计算出SDT指标d’、β。(该题为必考计算题,可变换表中数据为11道题目)

S R 旧 新 附:PZO转换表

旧 45 7 新 5 43 26

六、分析论述题(1*8*1.3=11题)

1.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 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2. 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 用一架最大量程为300磅的台秤称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磅。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磅。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请问该研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27

3. 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情况,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10米及 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实验都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写出这个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

4. 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 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 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图A

0.60.50.40.30.20.10

自由回忆

词汇辨认

控制组健忘症组图B

0.60.50.4

控制组健忘症组0.30.20.10

自由回忆

词汇辨认

28

图C

0.60.50.4

0.30.20.10

自由回忆

控制组健忘症组词汇辨认

5.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 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查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表1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学生类型 讲授式 启发式 平均分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平均分 46.92 60.08 53.50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教学方法 1040.17 1 1040.17 11.922 0.003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3.698 0.068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6.649 0.018 误差 1745.00 20 87.25 总和 3688.00 23

实验设计二

表3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学生类型 讲授式 启发式 平均分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平均分 46.92 60.08 53.50

29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被试间效应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3.698 0.068 误差(学生类型) 1332.33 10 133.23 被试内效应

教学方法 1040.17 1 1040.17 25.206 0.001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14.059 0.004 误差 412.67 10 41.27

6.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来确定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结果见下表: 解诀问题的能力(百分数) 年龄 直觉行动水平 具体形象水平 语词水平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55.0 85.0 87.5 96.3 17.5 53.8 56.4 72.0 0 0 15.0 22.0 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发展曲线图并展开分析,说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7. 某实验报告中的摘要:本研究考察了在音乐领域中当违背刻板印象的行为出现时人们对 歌手的评价。100名大学生(48男,52女)看了对一位歌手的简介,简介内容包括一张照片、简要的传记和一份歌词。本研究是双因素被试间设计,被试要对一位演唱说唱或乡村歌曲的黑人或白人歌手作出评价,结果揭示出黑人说唱歌手比黑人乡村歌手要更受好评,而白人乡村歌手要比白人说唱歌手更受欢迎。结果和预期一致,背离社会期望的人比符合社会期望的人受到的评判要求更苛刻,特别是存在很强的种族刻板印象时。从这段摘要中你能否发现以下五个方面的信息:研究问题、被试、方法、结果、结论?并作图来表示该研究的实验结果。

8. 下面表格中的数值是用最小变化法实验所获得的并经数据处理之后的,试问:该实验中 存在什么样的误差?为什么? 刺激系列 阀限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差异 自由度 t值 P 渐增系列 11.9 0.92 0.29 渐减系列 11.5 0.77 0.24 前半系列 12.1 0.80 0.24 后半系列 11.3 0.75 0.25 0.4 9 1.1 >0.10 0.8 9 2.28 <0.05 9. 实验心理学家对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知觉能力的差异以及一天的不同时间与这些能力之 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这些问题,将可以听到的纯音呈现于噪音中。实验者保持纯音恒定(400HZ的纯音),同时变化的噪音的水平(喧闹的,轻微的)、一天中的时间(早、

30

晚)、实验组(老年人、青年人)。然后,他(她)用信号检测论对被试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总体来说,结果表明年轻人的d’值大于老年人,老年人的反应标准比年轻人更保守。但是,年轻人与老年人d’值间的差异在一天的早些时候减少,在一天的晚些时候增加,尽管虚报率是不变的。 从这些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实验设计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

10. 在颜色-距离错觉(也叫冷暖错觉)实验中,给被试一个固定的颜色刺激,要求被试把 另一个调整颜色刺激移动到和固定颜色刺激看起来在同一平面的距离上。如果固定颜色刺激为暖色,调整颜色刺激为冷色,那么调整后就离被试更近。如果固定颜色刺激为冷色,调整颜色刺激为暖色,那么调整后就离被试更远。从而证实颜色-距离错觉的存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各是什么? (3)该实验中如何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11. 下面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用的材料是 16 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 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要求他们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毕,即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再现,要求当对一个单词的意义、语种和颜色三个方面全对时,才算达到正确的标准。实验结果如下: 回忆 再认 颜色组 0.09 0.26 语种组 0.11 0.36 意义组 0.23 0.38 请对如下问题进行回答:

( 1 )该实验采用的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为什么? ( 2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 3 )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2. 有研究者要考察人们对不同品牌的可乐饮料的辨别能力。实验雇用了79名被试,是年 龄在18-37岁之间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首先让被试填一张问卷以了解他们买可乐的习惯和所偏爱的牌子。然后在实验室内向被试呈现可乐饮料,保持实验室内灯光昏暗以消除可能发生的视觉暗示。被试要辨别三种可乐:可口可乐、百氏可乐和王室王冠可乐。三种可乐两两配对,共组成6对(其中3对是同一牌子的可乐),每次呈现给被试1对。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两盎司温度约5摄氏度的可乐,摆在被试面前,一左一右。要求被试自由选择先喝哪杯饮料,然后告诉主试分别是三种饮料中的哪一种,主试记录被试判断正确与否。品尝完1对后,要求被试用清水漱口,再品尝另一对。请分析该实验中额外变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七、实验设计题(1*8*1.3=11题)

1. 某研究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

31

只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2. 某研究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于5岁幼儿阅读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欲通过比较该产品使 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以确定其有效性。请针对该目的提出具体实验设计方案,说明理由,并对预期的实验数据给出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

3. 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年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说明: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与控制 方法、统计方法)。

4. 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哪一些主要的心理能力或心理现象可以使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 测试或研究?描述具体的设计方案。

5. 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 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

6. 一个研究者要研究记忆编码方式和材料性质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基本方法是先给被试呈 现60个单词,检验记忆效果。请你做一个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被试选择、实验材料的设计与分配、实验设计类型、对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操作与控制、如何实施实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7. 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由于年龄增 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受教育年限)。

8. 运用信号检测法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人们对手写体和印刷体英语词语的再认能力的差别。

9. 今有一保健用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 (不同振荡 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如何验证效果(有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方法。

10. 设计实验考查思维策略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11. 设计实验考查咖啡是否对人的集中注意有影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