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精品教案 下载本文

(速度快,拟声词……) 师: “很好,是拟声词!”看出了什么? (看出父亲上前三节台阶很轻松) 师:那到第四级的时候呢? (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在跨越一道门槛。) 师:谁来说说这是为什么? (到第四级台阶的时候脚抬得很高,他好像在跨以前住的那个三级台阶一样。 师:三级台阶对于父亲来说很轻松,他习惯了这种生活,习惯了这种高度。可是到了第四级的时候,他就习惯性地抬得很高,做好了跨门槛的准备,孰不知台阶已经不是当年的三级而是九级了,于是父亲这老腰啊,硬生生地被咯了一下。 ——?你说父亲难以跨越的仅仅是那道台阶吗? (不是,外在的台阶是可以一级一级跨越,无法逾越的是父亲内心的那级台阶——名为“谦卑”的台阶。)

2、师引导:还有没有补充地? 生: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①如何理解“若有所失“?【学生讨论】

(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 ②还有补充吗? 【师引导: 屏显:

5

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 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 晌午饭吃过了吗? 父亲回答没吃过。

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 提问:父亲为啥回答错了?【学生讨论】

引导:其实,那一刻,父亲最想听到的是什么话? (“呦,台阶这么高,了不起啊!”,可能是“你们家台阶都超过我们家了”,或者“你们家的台阶造的真气派!”) 师:哪位同学来赞美一下?

(“呦,台阶这么高,了不起啊!”,可能是“你们家台阶都超过我们家了”,或者“你们家的台阶造的真气派!”)

师:如果当时你是这个谦卑的父亲,你会如何回答呢? (没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师:也许这样对话场景在父亲的心中演练过上千次、上百次,他日日夜夜盼着有这样一幕出现。可现实来袭时,邻人,他说了一句什么? (“吃过了吗?”)

师:邻人的话大出父亲的意外。

师[引导]:父亲早已经说“不高,不高”,可是人家却突然来一句“晌午饭吃了吗?”所以,父亲马上把“不”字换成“没”,变成了没吃过。

6

多么滑稽的一幕,却令人心酸无限。父亲辛劳终生,凝聚父亲一生价值的台阶,却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别人根本就不在乎,这让父亲情何以堪?那一刻,父亲的成就感,喜悦感瞬间消失,精神无比失落。

(六)、师:父亲苦心造起了台阶,理应得到大伙的认可和尊重,可为何最终并没有得到尊重? 师:一起来读读文中第八段,你能找出语段中的哪个词语对这一结局早有暗示了?请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品析。(戏称)

资料链接1:从中国的传统建筑物的文化角度来看,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的象征。九为奇数之最,代表着至尊,代表权势,比如皇帝是九五之尊。

这只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封建思想,也是当时穷苦人民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象征。记得鲁迅笔下的闰土、祥林嫂

资料链接2:①我家卖了房子搬家时,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②柳妈诡秘的说:“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无论是父亲、闰土还是祥林嫂,他们寻找不到真正的希望,于是常常要找一种精

7

神寄托。但无论寄希望于台阶、香炉烛台、捐门槛等,都是虚无、陈旧、落后的,他们的命运只会是一出悲剧。 难怪:

(七)、屏显: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再读,你能读出父亲那因陈旧的精神带来的精神失落吗?结合具体词语谈谈。 ①(“倔”、“埋”:失落、无奈、痛苦)

②师:到底问谁?这一句中写尽了父亲的什么情感?

(问我,问读者,也是在问父亲自己——无奈、沮丧、懊恼等感情。) ③屏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师:再回过头来问问“老”的含义,仅仅是身体衰老了吗?

(父亲不仅身体老了;失去了奋斗目标;而且心也老了,思想观念的陈旧。曾经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却没有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狭隘的精神追求带来了无尽的失落。

(八) 师:联系上面的对联及全文,再读“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感情朗读】

对父亲优秀品质的敬仰和赞叹;对父亲一生幸苦,奔波劳累的一生;父亲身上中国农民所特有的“谦卑”思想表示同情和辛酸。

(九)、所以,课堂到此,老师想问问: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位父亲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