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政策串讲笔记 下载本文

http://www.9exam.cn

(4)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5)影响的广泛性。

(二)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

[简答]政策执行在政策活动及其存续过程中的意义:

(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二、政策执行的原则与政策变通 (一)政策执行的原则 1.计划周密。 2.执行准确。 3.灵活创新。

4.全局与局部兼顾。 (二)政策变通 [单选]“求神似、去形似”是合理、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例如,邓小平同志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范例。 三、政策执行的理论与模型 政策执行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1)组织理论。它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核心地位; (2)因果理论。它关心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3)交易理论。它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1.过程模型。 [单选]美国学者T.B.史密斯首次提出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执行的理论模型。

2.互适模型。 3.循环模型。

[多选]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1)合法原则; (2)理性原则; (3)共识原则。 4.博弈模型。

[单选]视政策执行为一种“游戏”或赛局的理论模型是博弈模型。 5.系统模型。

6.综合模型。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1.政策宣传。 2.政策分解。

[多选]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一致性原则。 3.物质准备。

http://www.9exam.cn

[多选]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

4.组织准备。

(1)确定政策执行机构。 (2)选人用人。

(3)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 5.政策实验。

(1)选择实验对象。 (2)设计实验方案。 (3)总结实验结果。 6.全面实施。 [单选]政策的全面实施是政策实施过程中操作性、程序性最强,涉及面最具体、最广泛的一个环节。 二、政策执行再决策

1.什么是政策执行再决策?

[单选]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2.政策执行再决策的根据。

[简答]政策执行再次策的主要依据是: (1)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 (2)政策环境的变化。 (3)人们认识的深化。 (4)政策偏差的产生。 (5)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3.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分类:

(1)现场再决策和反馈再决策。 (2)常规再决策与非常规再决策。 (3)突破型再决策和跟踪型再决策。 4.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时效性原则。 (3)信息原则。 (4)民主原则。

(5)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原则。 (6)宣传解释的原则。 (7)动态原则。

5.[简答]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

(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 (3)再决策有利于后继政策的科学制定。 三、政策执行的资源与手段 (一)政策执行资源 1.经费和人力。

[多选]经费和人力是两种最基本的政策资源。

http://www.9exam.cn

2.信息。 3.权威。 4.执行保护。

(二)政策执行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有着显著的特点: (1)权威性。 (2)强制性。

(3)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 2.法律手段。 3.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有三个特性: (1)间接性。 (2)有偿性。 (3)关联性。 4.思想引导手段。

常用的思想引导手段有: (1)制造舆论。 (2)说服教育。 (3)协商对话。 (4)批评与表扬。

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 [单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二、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一)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知缺陷。 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4.执行准备不充分。

(二)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2.政策质量低劣。 3.政策环境的变化。 4.利益集团的压力。 5.政策资源的不足。 6.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三)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1.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 2.领导体制方面的原因。 3.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一)矫正的对象

[多选]在对政策执行偏差进行矫正时,所要调整、矫正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

http://www.9exam.cn

个方面:

(1)政策本身。 (2)政策执行组织。 (3)政策目标群体。 (二)矫正的途径

[多选]以既定政策为参考对象,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主要有: (1)政策修正。 (2)政策增删。 (3)政策更新。 (三)矫正的方法

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 1.完善管理体制。 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3.科学诊断问题。 4.及时跟踪评估。 5.强化监督控制。 6.加强舆论宣传。 7.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8.对待政策执行偏差,要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节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问题、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

[多选]政策质量的高低主要由三个要素来衡量: (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 (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二、执行主体与政策执行

[多选]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在我国,还包括中共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和其他享有执行权的党的干部。

[简答]什么样的政策执行者才是合格的、高素质的呢? (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 (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4)较高的管理水平。 三、政策对象与政策执行 (一)政策对象的特点 1.政策规定性。 2.一定的能动性。 3.受动性。

4.主观差异性。

(二)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多选]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表现在:

(1)政策对象的数量上。数量越多,执行的难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