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五)(含解析) 下载本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体温( ℃) 37 39.8 39 37 37 37 抗体水平 低 低 中 高 中 低 A.该个体的抗体水平在星期三开始升高,体温也在星期三恢复正常 B.星期二这天,该个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该病原体被机体识别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

D.该个体恢复正常后获得了对该细菌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2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度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23.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化学突触是依靠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递质来传递神经冲动,电突触(如图所示)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形成离子通道,带电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来传递神经冲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通过电突触传递神经冲动与突触小泡有关

B.兴奋通过电突触传递神经冲动与质膜的功能有关 C.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过程都是单向的 D.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速度相同

24.下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是次级生产者的同化量 C.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 D.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25.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 B.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Ⅱ-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 D.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7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弱,稳定性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______只。

27.(7分)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的仙人掌,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形成独特的固定CO2的方式如图1所示。

(1)仙人掌在夜间开放气孔吸收CO2,固定CO2形成苹果酸储存于________中,从而导致细胞液酸度上升。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CO2用于________。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以避免白天由于气孔关闭而导致________供应不足。

(2)科研人员测定了仙人掌在24小时内CO2吸收率和细胞液酸度,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分析,导致两组植物CO2吸收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是________,细胞液酸度变化趋势相同的原因是白天苹果酸通过转化为________而被消耗掉。

(3)综合以上分析,某研究小组欲测定仙人掌的光合速率,他们在白天测定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是不准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该小组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形和皱形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形和绿色圆形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黄色圆形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绿色圆形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比是________;形状圆形与皱形的比是________。杂交后代中黄色皱形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9.(7分)请回答野生酵母的培养和分离及果酒制作实验的有关问题:

(1)从葡萄多年生长的环境中获取少量土样,配制成土壤稀释液,然后取0.1 mL稀释液加入________培养基中,用________(工具)进行________分离,最后培养得到野生酵母菌。将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诱变培养后,根据不同菌株的____________特征,分别筛选出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甲)和低产硫化氢的酵母菌(乙)。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熟的紫葡萄,常用________(A.高锰酸钾 B.次氯酸钠 C.乙醇 D.无菌水)溶液浸泡约5 min,清水冲洗后制成匀浆放入发酵罐中,并接种相应菌株,发酵获得高品质的葡萄酒。若向发酵罐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可获得酒精含量和糖含量较高的果酒。

30.(7分)某小组欲进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上述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甲)的DNA,经________酶处理得到DNA片段后建立________,从中获取目的基因。

(2)将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成________________,将其导入低产硫化氢的酵母菌(乙)后,经培养获取大量酵母菌,再通过分离纯化培养,根据________(A.标记基因的表达 B.目的基因的导入 C.硫化氢的含量 D.谷胱甘肽的含量)检测筛选出优良酵母菌。以上过程中的分离纯化培养相当于动物细胞__________培养法。

(3)若要培养转基因植物,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__技术,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31.(14分)现代耕作制度的一项改革是免耕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2,4-D是生长素类似物,用于种植禾谷类的田间以杀除双子叶植物类杂草。为研究2,4-D对植物的调节作用,有实验小组做了“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请你按照下表进行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