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他们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是个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B:只要符合对事实的尊重,他们就可以成为教育研究者。
C:研究不脱离工作,他们可以通过反思性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七)、举例分析传统研究设计模式中的研究过程:
1、传统研究设计模式强调研究活动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且忠于研究初期制定的研究计划,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采取忽略和遮蔽。 例如:研究者研究两种舞蹈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学习的影响,采用的是实验法,但在过程中发现,所选的舞蹈和所选孩子的水平不恰当,同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受原来的教师的影响而有不同,但研究者都未作调整和分析仍照原计划一步步做下去了。
2、从上述例子中可看出传统研究设计模式的弊端主要是研究过程前后联系被割,裂对有意义的信息不重视。
3、新的研究设计模式强调研究活动应是开放、动态的,已进行的研究要于先行研究工作形成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对话状态,其要和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相互影响,其结果是暂时性的、要进一步发展的结论。
第二章 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2、样本:抽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叫做样本,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3、随机抽样:也叫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研究者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的抽样方法。它保证了每个成员豆油被选择成为样本的机会。
4、非概率抽样:指研究者不用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而进行的抽样。
5、抽样误差:又叫随机误差,是由随机抽样方法的先天局限造成的。
6、变量:随条件或情景的变化而在质和量的方面起变化的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方面。依据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7、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8、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9、测量: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法则,对一定的事件或物体的某些特征或属性给出具有规定意义的数值的过程。
5
10、测量误差: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所造成的误差。
11、操作性定义:研究着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过程给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其作用是:A:有助于研究者精确、客观地测量变量,使结果更为可靠。B:它使研究者思路清晰、准确,使测量活动具体化、活动化。C:它对研究者的共同指导语可增进他们间的沟通减少来自于他们之间的误差。
12、效度:是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即其研究结果所能正确揭示研究对象某方面属性的程度。它是研究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它可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3、内在效度:是研究结果能被精确解释的范围,是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
14、外在效度:关系到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是研究结果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的非实验情境、变量条件及总体中去的程度。它包括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
15、信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它可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两类。
16、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17、外在信度是关于一个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一项研究是可靠的,那么在同样的方法和相同条件的研究着应可得到与先前研究相同的结果。
二、简答类: 一)、抽样的原因:
1、受时间、工作精力等研究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数量众多的总体进行研究。
2、这是教育研究的特性决定的。
3、抽样似的研究的力量相对集中,能把工作进行的深入细致,提高研究的有效和可靠的程度。
二)、抽样的要求:
1、对研究对象总体的界限的考虑 2、对样本代表性的考虑
3、对样本大小的考虑(影响确定样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研究的类型
B: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的大小。 C:研究的资源和成本 4、对抽样方法的考虑
6
三)、抽样的方法: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它的几种样本情况) A:单纯随机抽样法 A:方便样本 B:系统抽样法 B:目的样本
C:分层抽样法 C:配额样本 D:多级抽样法 E:整群抽样法 四)、测量量表的种类:
1、名称量表(它是最简单的量表) 2、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 4、比率量表
五)、测量的基本类型:
1、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分:常模参照测量、标准参照测量
2、按照测量的内容分:智力、才能、成就、个性、言语、创造力等的测验
六)、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特点: 1、教育与心理测量往往是间接的。
2、它具有社会现象特有的社会性,它的内容、评定标准等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对人的要求息息相关。
3、它的结果往往具有近似性,不是绝对准确和不变的。 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关系: 1、二者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
2、旨在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会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亦然,因为在非常具体的情境下,变量的外延缩小,结论的推断能力也越小。
3、研究者要找寻一种平衡,使研究结果既有合理的解释,又有某种程度的推广价值。
八)、系统误差的定义以及引起它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1、定义:与研究的效度有关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它是指由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有规律性的误差,持续地使测量或研究结果向某一方向产生偏差。 2、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大致有: A:所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B:研究者自身的各种因素或研究设计等问题。
7
C:来自研究对象方面的原因。
总之,只要研究者在研究中做好准备工作,周全地考虑问题,严格把握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系统误差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九)、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1、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效度表示研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信度表示研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3、在研究中,信度高,效度可能不高;信度高,效度也可能高;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两者从本质上共同构成了研究的有效性。
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一、名词解释:
1、研究问题:既研究课题,是研究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经验,从众多理论或实践问题中挑选出来,并作为某项研究活动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
2、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一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文献范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有价值的典籍等。它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二、简答类:
一)、正确选题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确定研究问题): 1、它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2、它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3、它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二)、研究者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遵循那些原则: 1、必须是有价值的
2、应是可行的(要具备可行性就要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A: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B: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
C:研究者要善于把握实际,依据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等的发展成熟程度,适时提出研究课题。
3、应是有创新性的 4、要符合科学性原则:
A: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