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15、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阿拉伯人。

16、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7、火药发明于何时? 唐朝。

18、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何时? 宋代。 19、火铳发明于何时? 元朝。

20、中国的火药和烟火13世纪传到哪里?14世纪又传到哪里? 阿拉伯地区、欧洲。

21、何时哪一兵器的发明揭开了世界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南宋、竹管火枪。 22、火药的发明有何世界意义?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发达的对外交通

23、哪一朝代建立后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格局? 元朝。 24、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交通要道的是哪一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

25、宋元时期哪一交通制度得到强化? 驿站制度。 26、元代的陆路向西可以到达哪些地区? 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7、宋代的海路可以通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8、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何时? 元朝时。 29、宋元时期,我国与哪些地区有商船定期往返? 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

30、宋元时期中国哪些发明创造输往西方,传往亚洲各国的又有哪些技术,有什么意义?

25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1、宋元时期西方哪些文明成果传入中国?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传入中国。

32、外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何时受到朝廷重视? 元代。 33、在中央设置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的是哪一朝代? 元代。

34、什么是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是在什么时期? 明清时期。

2、明朝时期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 3、哪一朝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清朝。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言

1、明朝的建立和元朝的灭亡与哪个人物有关? 朱元璋。

明朝的建立

2、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爆发于哪一地区,后来发展到那一地区?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江淮地区。

3、在元末农民起义中逐步强大起来的是哪一支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

26

4、明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里?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

5、1368年明军攻占哪里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都;

朱元璋强化皇权

6、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7、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措施: (1)在地方: ①取消行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行、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由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③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由皇帝直接指挥。(明成祖时设立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3)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意义:通过以上措施,使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相互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的变化

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思想控制。 9、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考试内容的变化: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7

②考试形式的变化:严格规定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答卷必须写“八股文”。

10、八股取士有何影响? 禁锢了文人的思想,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11、明代引进了哪些外来作物? 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12、明代由南方推向北方的手工业部门是什么? 棉纺织业。 13、明代丝织业中心在哪里? 苏州。

14、明代全国制瓷中心在哪里,所产的什么瓷器畅销海内外? 景德镇、青花瓷器。

15、明朝时全国性的商贸中心是哪里? 北京和南京。 16、明朝有名的商帮有哪些? 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言

1、在明代对外关系上最著名的人物有谁? 郑和、戚继光。 2、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 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4、郑和下西洋时的皇帝是谁,目的何在?

明成祖、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一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5、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次数。 1405~1433年、七次。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