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老区人民办学精神 加快希望小学新建进程
——记古蔺县希望小学修建历程
第一部分:希望小学概述
古蔺县希望小学坐落在古蔺县东部、革命文化老区大村镇,距县城60公里,占地面积22.3亩,建筑面积5749.5㎡,现有19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52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环境清幽,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是泸州市第一所“希望工程”试点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体教师谨记“勤奋、文明、健美、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四个一流”的目标,形成了“勤奋、团结、求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求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探究、合作”的学风。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前列,素质教育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两基”成果突出,社会效益明显。先后荣获市、县“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校风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正在努力成长为县内农村乡镇特色小学。
第二部分:追忆建校历程
◆大村小学整体滑坡,千名师生借房上课
希望小学的前身是大村小学,位于大村场镇所在地。学
1
校占地面积4199㎡,校舍建筑面积2500㎡,有16个教学班,学生近1000人,教职员工37人,属古蔺县大型乡级中心完小之一。1992年夏天,大村先后遭受罕见洪灾袭击和旱灾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滑坡现象。大村小学地表下沉,整体滑坡,整个学校出现了长315 m、宽1.5㎝的裂痕,教学楼发生多处裂缝,校舍随时可能垮塌,经县级有关部门现场鉴定并分析:校舍全属危房,不能继续使用,校址处于极易滑坡地段,必须搬迁重建。9月1日开学,大村小学近千名师生在大村区、大村乡政府的协调下,在各单位的支持下,分别采用了分散学生、借房上课、二步制教学等形式解决教学用房问题。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无偿出让校址
大村小学险情出现后,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应政府办要求,县教委采取紧急措施,兵分两路同时行动:一路奔赴省教育厅汇报灾情,一路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县政府、县教委领导多次来到大村小学,协调解决学生入学、校址选择、资金筹措等问题,大村区委、区公所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认真选择校址。
当大村小学整体滑坡需重新选址搬迁的消息一传出,立即成了当地群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爱鱼、阳华、欢乐三个村的干部群众纷纷向政府申请,表示无偿支援所属土地作为新校址。大村区公所、大村乡政府选出
2
三处校址上报县教委,经县教委和有关部门反复论证,最后县政府决定征用爱鱼村三、四、五组所属田地(小地名水井湾)作为大村小学新校址。该地块水、电、路三通,地势平坦,基础扎实,四周开阔,多面采光,且远离闹市,具有优越的建校条件。
在新校址征用工作中,爱鱼村三、四、五组的干部群众眼光深远,具有高度的觉悟和高涨的热情,他们都认识到修建学校是一件惠及当地百姓、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因此,大村小学新校址所占22.3亩田地经村委、支部协调后全部无偿捐献,近20家占地农户不但无一户向政府提任何过分要求,而且纷纷表示“只要是修学校,再吃亏我们也心甘情愿”。正是这一颗颗金子般无私奉献的爱心,使整个征地工作仅三天时间就圆满完成,并决定于当年八月十四日正式破土动工。
◆台湾同胞捐资援建,社会各界义务投劳
学校校址确定后,最大的难题则是修建资金的问题,如按照分级办学的原则,则应由大村乡政府承担修建,但大村乡连续三年遭受罕见自然灾害,财政年年赤字,根本无能力承担如此巨大的修建投资。正当为难之际,传来了四川省“希望工程”在泸州市投资的福音,为此,县政府、县教委、县对台办认真酝酿,积极准备,争取立项。八月底,台湾同胞指名向我省“希望工程”捐赠一笔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得知
3
这一消息后,县委、政府立即派人奔赴省城。经过半月之久的努力,终于使古蔺县成为省“希望工程”的四个投资点之一,台湾同胞王先生首次捐款50万元,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将这笔款项投放于大村小学的新建,并将校名更为“古蔺县希望小学”,四川省老领导张力行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学校成危房,教室不能用,近千名师生借房上课,严峻的局面摆在大村人民面前,时刻牵动着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家乡父老的良心。为了早日修好学校,上至八十高龄的老人,下至2岁呀呀学语的孩童都纷纷行动起来,踊跃捐资。据统计,捐资单位59个,捐资8564.41元,捐资个人587人次,捐资4986元,共捐资13550.41元,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居然有单位捐资达2000元,个人达100元,真正体现了大村人民爱生办学的赤诚情怀和再添希望的老区精神。
按照上级指示,学校修建前期要求当地政府保证“三通一平”,扫清障碍,确保修建如期完成,爱鱼村干部群众得知后群策群力,鼎力支持,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公路疏通、坟墓搬迁工作,并着手平整场地和围墙基础建设,迈出了大村人民热情办学的步伐。从1992年10月13日工程奠基至1993年3月27日,机关干部、当地群众和学生家长义务投工投劳,修通从街上到工地的公路600M,挖土方2400 m3,平整出4200㎡操场一个,完成长55 m、高5 m的大堡坎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