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现状 下载本文

2.生物防风固沙技术

生物防风固沙技术是利用高等植物(乔、灌、草)、低等植物(藓类、地衣、灌类…)

土壤微生物等等,达到既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又生产燃料、饲料、食物和药材等目的的技术。 3.机械与工程防沙技术

机械工程防沙技术是指利用秸秆、树枝、板条、黏土、砾石、预备件……等等机械材料达到固沙、阻沙、输沙、导沙目的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防沙技术的最大的优点是收效快和几乎无须耗水,某些也很持久耐用。 4.化学固沙材料技术

利用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有机或者无机胶凝材料固沙面,达到防止沙粒移动、保墒集水、改变土壤结构、改变地表温度等目的的技术被称之为化学固沙技术。通常的做法是在流沙表面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沙粒固结在一起,形成一层抗风蚀的膜或壳,隔断风力对沙面的直接作用。 5.综合防沙治沙技术体系 主要包括:

——生物、机械、化学等不同类别工程技术的结合及综合应用。 ——固、阻、输、导功能在不同场合的结合使用。

——生物技术中,乔、灌、草的结合、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结合、先锋植物与后续植物的结合

——防风治沙措施与节水保墒技术的结合 ——治沙技术和高效用沙技术的结合。 ——6.沙区高效农业与“沙产业” ——7.沙地节水技术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典型模式 1.半干旱赤峰模式

——保证粮食总产量不减的同时逐渐压缩旱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沙坨地上营造草场防护林网,沙丘地区封沙育草和栽植巴嗄蒿等沙生植物,大片流动地上飞机播种。

——在山丘低地面积小的沙丘密集分布区,以丘间甸地不国心建设适宜分散牧户经营的“小生物圈“有意识地引导牧户构集核心区、防护区、封育区、缓冲地区等四个圈层。

——在低湿沙地小规模地采用“覆膜种玉米技术”、 2.半干旱区榆林模式

——对于流动沙丘密集分布的地区,采取飞机播种和封育相结合的技术。 ——对于沙丘与滩地交错分布的地区,在丘间滩地上恢复和重建柳湾灌木林,分割包围沙丘,——在沙丘上设置沙障并于障间栽植油蒿,柠条、踏郎等固沙植物。 ——对于湖盆滩地和河谷湿地,建立网、带、片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 ——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采用引水拉沙、洪淤压沙技术,恢复被沙丘埋压的平坦良田;——近几年来年在矿区恢复植被方面有所进步。利用矿渣砾石压沙、矿渣堆上栽植植物并配合喷灌;

——在覆沙黄土丘陵地区,首先退耕坡耕地,然后修建鱼鳞坑、水平沟、梯田、配合坡面灌木林营造,在沟底修防洪拦沙坝。 ——大力发展羊绒羊毛深加工和柳条编织业。 3.干旱区荒漠绿洲和田模式 ——兴修水利,节水灌溉。

——建立完整的防风沙体系。包括绿洲内部多道窄带护田林网和环绕绿洲边缘的防风沙基干林带 ——固定和平整零星沙丘

——引洪淤灌沙地,发展林草植被 ——林棉间作,林农间作

——发展长绒棉、葡萄、桃、杏、核桃、桑葚等名优经济植物。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一、基本原则

1.根据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的现状,扩展趋势以及治量的可及程度,对沙漠,戈壁等不可治理类的沙化土地,采取加强监测,在边缘地区建设防风阻沙带,防止扩展,对退化场要强化管理,积极推行以草定蓄、合理轮牧等方式,对周边农田实行因害设防,加强农田林网经建设,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新的荒漠化。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根据国家总体建设规划和重点工程布局,以及荒漠化地区各省荒漠化地区各省(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区分防治荒漠化区域和类型,分清轻重缓急,突出不同时段的重点防治区域在全国防荒漠化工作中的地位,有条不紊地实施全国范围内的防治荒漠化工作。另外,在重点防治区域的具体措施层次上看,根据不同生物气候区的荒漠化特点。突出重点措施,加强辅助措施,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 3.防治结合经,综合治理

为了达到荒漠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闰。为了达到既有保护现有林草植被,防止新境荒漠化土地,又逐步治理已经荒漠化的土地,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目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策略,实行治沙、治盐碱、治水等多项综合治理,农、林、牧和荒漠化地区特有资源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高技术“沙产业”以取得防治荒漠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优化。 4.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采取围封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林草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在沙害严重的特殊地段(例如交通线、水渠、工矿和居民点等)适当有机械措施也十分必要。 5.依托技术、科学防治

目前现有的“3S”技术、节水节能技术、新材料(例如生物地膜、无毒化学固沙剂等)都可以在进一步开发的基础上应用于防治荒漠化工程。从科学普及的层次上看,由于当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必须强化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服务功能,推广新技术在防治荒漠化中的应用,真正实现科学地防治荒漠化。 6.部门协作、全民动员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集资金(或劳务)努力增加对防治荒漠化的投入。

二、与荒漠化防治有关的几个关系 (一)混沌系统与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防治就是通过人为的干预、即外部输量,使荒漠化系统保持负熵,生态系统稳定,达到控制荒漠化发展,并促使逆转的目的。用混沌理论理解荒漠化过程。就是要认识到能过荒漠化系统本身的“放大”作用,加强人为目的有利影响来有效地治理荒漠化,或消除人为的不利影响防止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二)全球变化(水热)与荒漠化防治

至今,国际上对全球变化与荒漠化的确切关系的认识仍然不清,存在和很大分歧。第一处观点认为,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次要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气候变化是次要因素之一。对于中国而言,气候暖干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改变,这就要求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必须准确判断全球变化对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影响,以及恢复后的生态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 (三)生物多样性保育与荒漠化防治

在极端干旱和干旱区,生长多处特有的动植物,它们具有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等抵极端环境的能力,是蕴涵着丰害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基因库。防治荒漠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维持了荒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开发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做出巨大贡献。

(四)生态经济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系统是指经济邻域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保障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包括农、林、牧、旅游、工业等各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与当地最佳生态环境相适应。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财力的有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荒漠化地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已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初见雏形,例如,科尔沁沙地立体开发模式,榆林治沙模式、毛乌素沙地“三圈”模式、荒漠绿洲生态农业模式等。实施这些生态经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荒漠化,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五)高科技与荒漠化防治

目前,荒漠化监测中使用的“3S”技术,干旱区植物生态恢复中的节水和节能技术已经成熟,为解决能源问题而发展的小型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将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抗旱、抗盐碱、抗风蚀植物品种培育,与播撒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