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 图文 下载本文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

公示网址:http://yzghj.gov.cn/gzcy/ 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建设秀美名城的要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充分发挥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实现扬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修编重点

(1)深入分析区域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深入分析新时期扬州在国家、长三角战略格局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剖析自身优劣势,合理确定扬州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2)立足宁镇扬和沿江重点发展地区,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从宁镇扬、市域和扬州沿江地区等多个层面研究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合理的沿江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协调扬州主城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分工与空间关系。

(3)贯彻交通引导战略,优化城市内外交通环境

合理确定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加强扬州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联系,做好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态势的变化,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理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重视城市交通重点问题的研究,解决东西交通不畅的矛盾;超前研究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做好交通廊道的用地预控。

(4)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塑造,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 将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在空间上予以落实。进一步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展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的研究,挖掘城市特色内涵,彰显城市个性。

4、规划期限:

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重点对2030年市域与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轨道交通建设等进行了安排,并对远景沿江都市区进行了展望。

5、规划范围:

(1)市域:为扬州市行政范围,包括江都、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和宝应县,面积6634平方公里;

(2)规划区:扬州市区及其行政代管范围,面积1028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东至廖家沟、壁虎河一线,南至长江、夹江一线,西至扬溧高速,北至扬溧高速、槐泗河一线,面积为310平方公里。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

1、总体发展目标

“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1)着力发展经济,通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产业、创新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创新扬州”;

(2)大力提高提升城市辐射功能,充分挖掘历史与人文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扬州”;

(3)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社会公平、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

2、城市建设目标

(1)完善区域交通环境,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对接,建立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

(2)加强古城保护,加快旧城更新,重点建设新区,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实现扬州与江都的空间与城市功能对接,初步构建“一体两翼”都市区空间框架。

(3)推进商务中心建设,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强化对市域乃至苏中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强各项功能配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扬州人居环境水平。

(4)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并倡导节能、环保、人性化的交通出行方式。

3、空间发展策略

(1)加强与上海、苏南的交通对接,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区域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通过加强与上海及苏南的交通对接,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消费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积极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加快宁镇扬同城化步伐,为产业互补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造条件;稳妥推进城镇空间结构调整,构建东西延展的都市区布局结构。

(3)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市域空间有序发展:制定市域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沿江地区发展,并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联动、开拓市场等途径,带动北部地区沿湖沿河优质高效农业、制造业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

(4)促进与江都、仪征的一体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各项资源,通过空间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岸线利用等方面综合协调促进扬州、仪征、江都三地一体化发展。

(5)保护并塑造城市特色,巩固并提升中心城区的区域核心地位:紧扣城市特色的核心要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个性,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中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将扬州中心城区打造成市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扩大在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范围。

三、市域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战略 (1)区域联动策略

与市域周边城市南京、泰州和镇江强调联动发展,注重强化交通联系,协调边界地区产业选择和用地合理布局,做好岸线利用协调、环境保护以及过江通道的控制;重视市域南北和城乡联动发展,城镇空间强调适度向南部地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产业空间实行优化重组,优化市域各区域的产业分工结构,形成多个特色经济集聚区;培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园,借助万顷良田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并结合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2)差别推动策略

南部沿江地区:推动集聚思路引导下的城镇化、网络化发展。整合沿江地区和中心城区周边的城镇,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和功能联系;统筹安排沿江地

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新区、开发区和中心城区逐渐成为城镇人口新的集聚空间。

北部地区:城镇发展相对集聚,适度分散。发挥城镇节点对城乡腹地的带动作用,培育沿河、沿路发展轴线。重点发展高邮、宝应以及沿河地区传统中心镇如范水、邵伯等,扶持腹地沿市域环路重点镇的发展,以“点轴”模式推动城镇空间发展。

(3)辐射带动策略

壮大中心城市:积极构建扬州都市区,沿江地区扬州、仪征、江都三市实施空间和功能整合互动发展,扬州中心城区注重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培植区域性生产业服务中心的形成,仪征、江都充分利用沿江岸线和既有产业发展条件,大力发展汽车、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沿江城镇整体经济实力,吸纳人口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强化县市城区:积极强化二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力,打造新型县市区,发挥北部高邮、宝应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淮江公路、市域环路等轴线为载体,加快经济社会要素在市域范围内的流通,随着扬州市区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联动、开拓市场等途径,重点带动北部制沿湖沿河优质高效农业、制造业以及产品市场的发展。

培育重点城镇:有选择地培育一批重点镇,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倾斜,改善重点镇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重点中心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综合效益。强化重要发展轴线和节点对乡镇腹地的带动作用。

优化完善一般镇:重视城镇内涵式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城镇的产业、文化和区位等优势,塑造城镇的个性与特色,强化城镇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

2009年底市域总人口502.33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8.8万人),城镇人口 265.73万人,城市化率52.9%。规划期末市域总人口为560万人,城镇人口380万人左右,城市化率约68%。

3、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至2020年扬州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二级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的四级等级规模结构体系,其中包括:1个人口大于100万的特大城市扬州;4个人口在30-50万的城市,即江都、仪征、高邮、宝应;11个重点镇;32个一般镇。 城镇 等级 市域中心城市 市域二级中心城市 规模 等级 >100万人 45-55万人 城镇名称与人口规模 (万人) 扬州中心城区 江都城区 仪征城区 高邮城区 宝应城区 大仪、谢集、邵伯、小纪、郭村、菱塘、三垛、临泽、范水、曹甸、射阳湖 略 合计 约155 城镇个数(个) 1 约150 30-40万人 重点镇 3-5万人 一般镇 1万人左右 4 约35 约40 约380 11 32 48

4、城镇空间结构

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带一轴”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带”为沿江城镇带。“一轴”为淮江城镇发展轴。

一带:包括扬州市区和仪征、江都南部地区,以扬州市区、仪征市区、江都市区为核心,辅以新集、朴席、甘泉、槐泗、杭集、宜陵等为节点,依托发达的沿江基础设施,合理聚集区域人口和产业,形成高度现代化的、发达的城市化地区。

一轴:包括宝应、高邮、江都沿淮江公路城镇,是江苏省沿运河发展轴的重要区段,以宝应、高邮、江都三个市域二级中心城市及汜水、界首、邵伯等城镇为节点,纵向延伸扩展,并进一步向东部腹地辐射。

由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盐金公路、老淮江公路和邮仪公路构成了市域环路,联系了市域主要的重点中心镇。规划通过沿环路的城镇和产业的合理布局带动周边城镇及乡村的发展,成为沿江城镇带及淮江城镇轴的有益补充,沿

线城镇发展应兼顾广大陆域腹地的发展,继续强化生态农业发展优势,鼓励各镇适度发展制造业,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5、市域交通

充分发挥南北逢源、东西联动的区位优势,强化扬州作为江苏省中部交通枢纽的地位;建立各类交通方式相对完善、交通方式之间相互协调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与周边重点城市的快速联系,缩短与上海、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巩固苏中地区交通枢纽地位,积极融入苏南交通体系。规划期末形成以扬州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运输网络,综合交通网覆盖全市100%的市(县)城区、重点中心镇和市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园区和旅游风景区,形成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航空为主的快速客运系统,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城乡客运系统,以铁路、水路为主的大宗货物运输系统和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快速货运系统。

(1)铁路交通:

规划形成“一横一纵”铁路网:规划对宁启铁路将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并与沪通铁路相接,实现与国家干线铁路网连网、相融;建设淮扬镇铁路铁路,淮扬镇铁路和新长铁路新沂-淮安段把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四大运河名城连接起来,形成另一条贯通江苏南北的铁路交通轴,承担起带动和支撑扬州腹地城市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扬州至镇江段是以城际客运为主的客运专线,淮安至扬州段是兼顾少量轻快货物运输的快速铁路。

预控“一横一纵”城际铁路网:即沪泰宁城际铁路和扬马城际。其中沪泰宁铁路为联系上海、苏中各城市和南京的主要客运通道;扬马城际为扬州、镇江与禄口国际机场之间的快捷客运通道。

(2)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横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总里程约415公里,“一横”为宁盐高速公路;“一环”为沪陕高速公路(江都至六合段)、京沪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围合的高速环;“七射”为沪陕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宿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江海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江都至南通段)、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扬溧高速公路。

(3)干线公路网:完善提升“六横四纵”干线公路网络,突出升级改造、联网加密,建成一级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网,总里程约731公里。其中由扬州S244

(暂定名)、新S243、S237及沿江高等级公路组成城市干线公路环,由S331、安大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S333及S237组成市域环路。

(4)航道网规划:规划形成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动脉的“八纵八横”的航道网。八纵为京杭大运河、盐邵线、芒稻河、三阳河、红旗河、阜宝线、公道河、野田河;八横为金宝线、高东线、盐宝线、通扬运河、仪扬河、卢范河、横泾河和高邮湖航线。

(5)港口:规划形成“一港三区、四内河港”格局。

(6)机场:规划在江都境内建设4C级(预留4D)苏中江都机场,客货兼用,服务于扬州、镇江、泰州三市,兼顾淮安部分地区。

6、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确定“一带、一区、两片、多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

(1)一带: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南北贯穿整个扬州市域,本身属于水利工程遗产,同时作为物质和时间的轴线串联起沿河年代各异、规模不等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整个扬州市历史文化的发展、衍变一脉相承。

(2)一区:扬州历史城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建城史,保留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盐商文化、宗教文化等于一体,是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聚的区域。

(3)两片:高邮(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邵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高邮以驿站文化、邮文化而全国闻名,邵伯古镇主要以运河遗迹和历史古街展现运河城镇的独特文化。

(4)多点:包括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枢纽、历史地段、文保单位等。 7、市域旅游规划

(1)规划目标:实现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具有国际影响的风景旅游城市、生态休闲之都的跨越,打造集旅游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精致旅游文化名城。

(2)规划策略:以京杭运河为文化轴带,继续做强历史文化观光游和体验游;整合丘陵河湖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游,有序开发沿江风光、里下河地区河湖水系资源以及西部丘陵山地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注重旅游营销与形象塑造,构建国际化旅游城市。一方面通过“烟花

三月国际经贸节”以及“运河博览会”等重大节庆事件对外展示扬州人文生态精致的旅游新形象,同时要实施“走出去”的宣传战略,加大在异地的宣传力度。

(3)旅游布局:扬州旅游的空间布局为“一城一轴四区”。

“一城”为扬州中心城区,是扬州旅游的核心区,集中了最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配套较为完备。核心区以唐、宋、明、清等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扬州历史古城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放大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效应,积极发展文化体验、城市观光、商务会展以及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

“一轴”是指京杭大运河沿线风光轴,除了水体及沿岸的水利设施、生态景观外,大运河也是重要的水上旅游廊道。

“四区”是指东片沿河生态区、南片滨江风情区、西片山林运动区、北片环湖自然区。

四、规划区(市区)城乡统筹发展

1、规划策略

(1)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根据地域自然、人文要素与城镇建设基础,合理划分功能区,并制定差别化的产业和城镇发展政策。

(2)合理构建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引导人口集聚,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其对市域和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卫星城镇建设力度,补充承担部分城市功能;适度控制一般城镇建设规模,强化产业特点与空间特色;有序推进村庄撤并,节约土地资源,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3)加强城乡空间管制: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衔接,明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严格执行“四区划定”政策,保护生态敏感区,推动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4)促进城乡服务均等:推进市区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城乡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板块、南部板块和北部板块三大功能区,分别制定不同的产业与城镇发展政策。

(1)中心城区板块:包括中心城区及与之在功能上和空间上紧密联系的六个卫星镇,范围南至长江、夹江一线,北至规划244省道,东至芒稻河、邵伯湖一线,西至市区行政区划边界,面积约610平方公里,是城市产业、人口、服务功能集聚的核心区。中心城区应重点提升三产服务业比重,工业向规划的园区集中;卫星镇与中心城区交通便利,发展基础较好或发展潜力较大,可承担部分城市功能。

(2)南部板块:夹江以南地区,面积约253平方公里,包括沙头、李典、头桥三个城镇和李典船舶工业区,应依托夹江岸线资源和生态资源,巩固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3)北部板块:规划省道244以北地区,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包括杨寿、方巷、公道三个城镇,主要依托现有种植业基础及邵伯湖生态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及滨湖生态旅游。

3、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城镇—村庄(居民点)”三级城乡聚落体系。 (1)中心城区:为上轮总体规划 确定的主城区及部分拓展区构成,由扬溧高速公路和槐泗河、廖家沟、夹江、长江水系围合而成,面积为310平方公里。

(2)城镇:包括六个卫星镇和六个一般城镇。卫星镇包括中心城区外围的杭集、甘泉、槐泗、杨庙、泰安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朴席镇,卫星镇与中心城区在功能上和空间上紧密联系,重点承担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部分服务功能的转移,提供价格适中的住房。一般镇包括杨寿、公道、沙头、头桥、李典、方巷。主要服务周边的农村居民,能够吸纳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就业。

(3)村庄(农村居民点):现状约为4950处,总用地118平方公里,人口约36.3万人,人均占地325平方米。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及卫星镇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农民庄台全部实施撤并,进行统一安置,保留规模较大的村庄进行整治和适度扩建,其它零星庄台有步骤实施撤并。

4、人口与用地规模:远期2020年扬州市区总人口20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15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18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3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约45平方公里;农村人口为16.3万人,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为50平方公里;杨庙的环保产业园、李典的船舶工业园为两处独立工矿区,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规模达4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

五、中心城区性质与规模

1、城市主要职能

(1)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国名城 (2)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3)精致、和谐、生态的国家级宜居城市

(4)接轨苏南,服务苏中、苏北、皖东的长三角核心区北翼区域性中心城市

(5)水陆空联运体系完善的沿江、跨江物流枢纽与经济门户 (6)以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

3、规模

2009年现状城市人口为105.9万人,规划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35万人,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55万人;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6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平方米;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8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平方米。

六、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城市发展方向为:东联西优南拓

东联:强化交通对接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扬州、江都城市空间与功能整合。加快东部地区旧城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广陵新城和大运河滨水区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东部区级中心;完善东西方向通道,便捷扬州与江都交通联系。

西优:优化土地使用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促进居住与就业相对均衡。拓展宁启铁路以北空间,适度扩大新城西区规模;通过增加多样化用地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和提供就业岗位;完善新城西区功能配套,稳步推进西部区级中心建设,减少老城区交通压力。

南拓:优化完善产业功能,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强化产城互动发展。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条件与土地资源优势,加大南部地区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邗江开发区南园建设力度,统筹考虑产业在仪征、江都沿江地区的布局,优化城市南部地区产业门类,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重要的物流基地;同步建设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改善沿江地区生产与生活条件,稳步推进传统工业“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构建产城互动新高地。

优化调整蜀冈新城、维扬经济开发区和东部分区东北片区用地功能,完善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布局;进一步完善扬州与仪征的交通联系,为未来城市西拓创造有利条件。

2、总体布局结构

以历史城区为核心,以东西和南北“T”字型发展轴带为骨架,东、西和南部三区分合有致,构成“一核两轴三区”的空间结构;蜀冈-瘦西湖景区、古运河、大运河、扬子津生态绿地深入城市中心,并与外围生态空间有机衔接,形成“绿水楔入”的紧凑团块状形态。

(1)“一核”指历史古城(主要由老城区和蜀冈-瘦西湖景区构成),是彰显扬州人文生态特色的核心区域;

(2)“两轴”是指依托文昌路、古运河形成相互交汇的两条城市发展轴带; (3)“三区”核心区外围形成的东部分区、西部分区和南部分区三个分区。

3、城市发展轴带

(1)东西发展轴:依托文昌路形成城市东西向的发展轴带,主要承载城市东西向公共交通以及城市旅游、商贸、会展、金融、行政办公等公共服务功能,穿越老城区,带动新城西区人气的集聚,引领东部新城开发,促进未来都市区商务中心形成,向东延伸至江都主城区。是一条承接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线,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交通廊道和综合型公共服务轴带。规划策略为调整文昌路两侧用地功能,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实施重要区间及节点的交通分流方案,加快北环路、瘦西湖地下通道、江阳路等东西向通道的建设,疏解老城区通过式交通;适时启动大运量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客运走廊,支撑公共服务功能集聚。

(2)南北发展轴:依托古运河形成城市南北向的发展轴带,北端环抱历史城区,向南经三湾公园、扬子津,延伸至南部分区中心,经瓜洲古镇至长江,既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也是贯穿市区南北向的居住生活、教育研发等功能配套轴带。扬子江路、大学路及邗江路南延线、润扬路等复合交通走廊是南北向发展轴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策略为优化廊道用地布局,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工业项目的“退城进园”和建设用地的“退二进三”,形成相对集中的南部现代制造业集聚区;沿古运河两侧预留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完善公共配套;围绕扬子津周边建设高校园区与研发基地,形成居住、服务、研发与制造业等功能适度混合的布局;进一步理顺南北向交通,打通联接大学路与友谊路的通道并南延至沿江高等级公路,南延邗江大道、调整扬子江南路线形,进一步完善南北方向的交通联系;加强古运河滨水空间塑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视廊控制,使之成为串联蜀冈-瘦西湖景区、老城区、三湾公园、扬子津、瓜洲古镇及润扬湿地公园等节点的中心景观廊道。

4、城市中心体系

建立两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一个市级中心和三个区级中心,规划期内形成“一主三副”城市中心格局,即文昌阁商业中心和东、西、南三个区级中心。

市级中心:老城区文昌阁商圈在规划期内仍然承担市级商业中心的职能。规划加快传统商业中心改造,适度扩大用地规模,改善交通环境,引入多样化业态,强化休闲娱乐功能,服务旅游业发展。逐步转换老城区职能,通过街区和历史建

筑更新,鼓励各种类型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老城区商业中心进行整合,作为未来都市区主要的旅游购物与休闲功能集聚区域。

东部区级中心:加快广陵新城建设,围绕“京杭之心”和商业水街安排商业零售业、旅馆、会展等功能,形成东部区级中心。在广陵新城北部预留商务中心区用地,作为承接区域性高端服务业的转移、构筑区域性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区域,通过引导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集金融保险、商务办公、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功能以及零售业、行政办公和文化娱乐等一体的都市区综合性商务中心形成,引导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区级中心:围绕明月湖形成西部区级中心,以会展、科技交流、文化体育产业为主要职能,合理配置零售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进一步丰富明月湖周边的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完善生活性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增强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逐步提升现有会展、科技交流和文化体育产业的服务层次,使之具备承办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高端会展、科技交流活动和体育赛事的能力。

南部区级中心:在八里与运西区域、沿古运河规划南部区级中心,以商业、科技研发和休闲娱乐为主要职能,完善港口工业区的配套服务。南部区级中心将着力为南部分区的工业及其配套规模的居住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与周边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结合古运河与中心的独特关系,发展富有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功能。在规划期内南部区级中心将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应对用地加强控制,对进入项目进行优选,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5、分区发展引导

(1)中部分区:指由解放路、江都北路、江阳东路、兴城东路、扬子江北路、北环路、扬菱路、平山堂东路、高桥路和邗沟路围合成的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以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功能为主,科研教育与居住功能为辅。发展引导为注重老城区、蜀冈-瘦西湖景区和周边用地的功能整合,强化旅游休闲与商业服务功能,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形成传统文化浓郁、空间环境宜人、人气活力集聚的城市氛围;进一步完善蜀冈-瘦西湖景区,有序推进蜀冈西峰等生态景区的延伸,强化绿楔向城市建设用地的渗透;加快历史城区周边用地的改造与整合,突出休闲旅游功能,将蜀冈-瘦西湖景区与老城区联合打造成国

际旅游目的地;严格保护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历史城区城市格局,控制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老城区风貌区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高度与尺度,保持良好的历史城区视觉环境。

(2)西部分区:东至槐泗河、扬子江路、古运河一线,南至仪扬河,西、北至扬溧高速,面积85平方公里,主导功能为居住以及文化、体育、会展、高等教育,研发和都市工业为辅。发展引导为适度扩大新城西区规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强化区级中心的会展、商务等功能;通过蜀冈新城、蒋王新城和开发区二城建设,优化居住用地布局,完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北部区域和邗江工业园区北园工业用地“退二进三”,优化维扬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布局。

(3)东部分区:东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一线、南至南环路、京杭大运河、施桥支港路,西至古运河、江都路、解放北路、高桥北路、扬菱路一线,北至槐泗河,面积90平方公里,以居住与商业服务功能为主,信息产业、工业与物流功能为辅。发展引导为通过广陵新城建设与大运河滨水区改造,推动东部区级中心的形成;加快东部旧城区改造,有序推进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沿线工业和仓储码头的整治,重塑滨水区活力;依托陆路和水上交通优势,集中发展城北物流园和广陵商贸物流园;适度拓展广陵产业园以及东南都市工业区(包括广陵食品工业区和开发区LED产业园区)。

(4)南部分区: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长江,西至扬溧高速公路,北至扬子津路,面积63平方公里,主导功能为现代制造业和港口物流,辅助功能为居住、研发、休闲旅游。发展引导为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凭借临港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引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沿运河两侧重点配套相应规模的居住和生活服务功能;积极打造瓜洲古镇旅游度假区;形成配套设施完善,功能较为综合的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新区。

七、建设用地规划

1、公共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逐步迁出老城区现状分散的政府办公机构,形成市级行政办公与区级行政办公的两级体系,相对集中布置。市级行政机关逐步向东部地区迁移,在河东分区中心北侧的商务中心形成集聚;西部分区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置在现状行政中心,邗江区级行政办公中心集中在邗江路西侧,文汇路、兴城路两侧布置;广陵区的行政用地向河东分区集中;维扬区的政府办公用地集中于扬子江北路-司徒庙路一线;开发区行政办公现状集中在开发大厦,预留在南部临港新城新址建设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形成“市级、区级(副中心)、地区级(片区)、居住社区级”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市级商业中心为文昌阁商圈,主要承担传统特色商业旅游服务的功能,商务办公设施主要分布在广陵新城北部城市预留商务中心内,主要承担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大型商业等现代服务业职能;在西部分区京华城附近、河东京杭之心、南部八里与运西区域设立区级商业中心;规划9个片区商业中心,服务人口15~20万人规模,分别为西北片区中心(蜀冈新城)、西部片区中心(来鹤台商圈)、蒋王片区中心、西南片区中心(开发区二城)、东北片区中心(大王庙地段)、两个东部片区中心(曲江、开发东路)、河东片区中心、港口片区中心(开发区临港新城);结合社区建设,合理配置社区服务中心;专业市场遵循“调整、控制、发展”的原则发展,搬迁或撤出城市中心区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集中力量发展积聚力强,辐射面大的大型专业市场;在老城区外围交通和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重点建设家具建材、汽车零部件、五金交电、毛绒玩具、农副产品、纺织品服装批发市场、数码电子市场等,主要沿江阳路、运河东路、扬子江北路和广陵商贸物流园、城北公铁水物流园区集中布置。

(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市级文化中心位于西部分区内,集中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双博馆、国展中心等大型市级文化设施;河东分区结合京杭之心及商业水街建设一批体现城市文化特色、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设施。

(4)体育用地:按照市—区—街道—居民小区四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体育设施配置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城西区体育公园建设,作为市级体育中心,具备承担国际单项和国内综合性比赛的能力;规划三处区级体育活动中心。现状体育馆(友谊路)改造完成后作为北部区级体育中心,南部结合

分区中心预留区级体育中心一处,在广陵新城廖家沟边规划一处东部区级体育中心。

(5)医疗卫生用地: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具有社区特色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老城区内主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不再新增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现有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不再扩大,苏北医院可与医学院进行资源整合适当发展,并鼓励上述机构在城市外围设置分支医疗机构带动周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西部分区依托现有苏北医院西区分院、市人医西区分院,东部分区依托现有的五台山医院、武警医院、华东石油医院等医疗机构服务广大居民。现有一级医疗机构逐步转向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高等教育中布置在中部分区和西部分区。保留现有扬州大学的大学路、四望亭路、江阳中路校区,对老城区内现有高校实施资源整合;适度扩大扬州职业大学规模,重点建设扬子津科教园区。

2、居住用地

空间上形成“一片、多团块”的空间格局。“一片”主要是指在中部分区东西两侧,继续沿文昌路东西延展所形成的一个主要居住片区。“多团块”是指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域,居住和工业相结合呈组团状分布,主要有滨江组团、蜀冈组团、汊河组团,主要为与产业相配套的居住。

3、工业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南部工业区(包括邗江工业园南园和开发区港口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东南工业区(包括广陵食品工业园和开发区LED产业园)、河东工业集中区(广陵产业园区)、东北物流与加工区(公铁水物流集聚区)、邗江工业园北园、开发区北部工业区、西北工业区(维扬经济开发区)、广陵商贸物流园。

仓储用地向沿河、沿江和对外交通干线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区域集中,规划仓储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北物流园、广陵商贸物流园和长江扬州港;另外,在部分工业集中区配套一定规模的仓储用地,便于就近存储。

4、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突出滨河带状绿地特色,营造“绿杨城廓是扬州”的绿化氛围,并以楔状绿地联系区域生态绿地与城市绿地网络,形成内外衔接、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和大运河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共绿地。以古运河、北城河、二道河、蒿草河、邗沟和漕河滨河绿地形成环历史城区绿地网络;以古运河为纽带,联系了城市主要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蜀冈-瘦西湖景区跨铁路与北山生态区相连,向西经蜀冈西峰、体育公园、新城西区沿山河绿化等与西部仪征丘陵山区相连;古运河向东经茱萸湾公园与凤凰岛郊野公园相连,向南经瓜洲与滨江润扬森林公园相连,形成四个方向深入市区的楔状绿地。

合理布置各级公共绿地,结合自然地貌条件和建设用地布局,相对均衡布置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公园7处,区级公园14个,专类公园9个(部分结合市级、区级公园设置),结合现状补充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其中7个市级公园为茱萸湾公园、瘦西湖公园、明月湖公园、三湾公园、大桥公园(广陵新城)、扬子津公园和润扬森林公园。

八、城市道路交通

1、总体目标

构筑与扬州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适的、协调高效、富有弹性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与运行系统,建成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建成有机衔接、转换方便的交通枢纽系统,达到城市交通供需基本平衡、道路交通基本畅通、市民出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快速路

中心城区形成“三纵四横”快速道路网规划方案。规划总长度为100km,快速路与道路网中主要道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

三纵:润扬路、运河路、沙湾路。扬子江路为南北向交通性主干路。 四横:北环路(真州路—江平路-万福路)、江阳路—施井路、扬子津路、沿江高等级公路。

3、主次干路

规划形成“十三横十一纵”的主干路网形式(城区内部的快速路规划与主干路并线)。中心城区主干路总长度321.1km。

规划次干路97条,联系主干路与支路,起承上启下作用,兼具集散交通与生活服务功能,总长度约300km。

4、公共交通

(1)轨道交通:规划期内拟先沿文昌路建设1号线,沿文昌路客流走廊,衔接扬州西站、西部板块中心、老城区、广陵新城、扬州东站、东部(江都)板块中心、江都旧城区和江都站。线路总长约18公里,站距约1.5公里,共设约11个站点。

(2)常规公交客运系统:规划近期中心城区标准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800辆,以后每年按照公交分担率相应增加公交车辆,并配备相应车辆和场站设施,明确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规模并做好用地预留。规划公交线网采用主干线与驳运线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公交路线应及时向城市新区扩展,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建立公交优先发展保障体系。

(3)公交场站:规划6处综合客运公交枢纽站、9处一般公交换乘枢纽、6处城乡公交客流接驳换乘枢纽,首末站69处,保养场19处。

5、老城区交通

在老城区外围采取二级分流措施,分流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穿越老城区。 1、一级分流:老城区外围边缘区域,形成由主干道构成的分流通道,分别为:漕河路、瘦西湖地下通道、大学路、江阳东路、运河西路、江都路。

2、二级分流:老城区形成由次干道构成的分流保护内环,降低老城区内部交通压力,分别为盐阜路、泰州路、南通路、淮海路。

保持老城路网的棋盘式格局和街巷胡同肌理、空间尺度,梳理老城区的现有道路资源,形成老城区内部微循环系统,部分道路采取单向交通组织,在严格保护老城区街巷尺度的前提下,实施建设与改造。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保护体系与框架

(1)保护体系: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文物古迹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的保护内容。

(2)保护框架:以“一片、一线、四区、多点”构成名城保护空间框架: 一片: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为扬州城遗址分布范围及周边相关地块,面积约18.25平方公里。

一线:大运河文化遗产,重点保护明清京杭运河古道(城区段)及沿线相关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对古邗沟遗址、仪扬河、隋邗沟东道、瓜洲运河、京杭大运河及沿河水利航运工程设施进行保护。

四区:四个历史街区,包括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历史街区。 多点: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19处,市级143个,以及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

2、名城保护

(1)保护历史城区格局:保护历代运河与扬州城的空间格局关系;保护唐、宋扬州城的历史格局;保护扬州城明清时期形成的瘦西湖与老城区的空间格局关系;保护明清老城区格局,体现“逐水而城、历代叠加”、“双城街巷体系并存”和“河城环抱、水城一体”的特征,。

(2)保护京杭大运河(扬州城区段)遗产:包括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和相关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3)保护历史遗迹的视觉环境:保护扬州整体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地貌;保护扬州城遗址本体周边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严格控制蜀冈-瘦西湖景区视觉环境,减少视觉污染;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高度,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建筑肌理,保持老城区古朴的城市风貌,维持“平缓型”的城市空间、匀质细腻的城市肌理以及集“南秀北雄”于一体的建筑风格。

(4)道路交通组织与社会经济安排:规划采取二级分流措施,缓解历史城区的交通压力;规划对老城区土地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对影响历史城区保护的现有职能进行分解剥离,对于吸引大量交通流量的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有效疏解,以缓解历史城区的功能压力;降低居住人口密度,控制人口容量,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古城传统的居住形态和闲适、悠然、宁静的生活方式。

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1)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观巷路,南至东圈门——三祝庵——地官第一线,西至国庆路,北至个园及卞总门一线,保护区总面积:24.35公顷。重点维持传统商业的市井气息、保护深厚的历史人文氛围、保护多元的宗教文化环境及保护典型的扬州园林特色。

(2)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小秦淮河,南至曹李巷——公园桥,西至迎春巷——史巷一线,北至旧城七巷,总面积9.64公顷。重点保护河城一体的空间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街巷体系。

(3)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新民巷,南至广陵路,西至永胜街,北至古旗亭——莲桥东巷一线,总面积22.50公顷。重点保护浓厚的市井气息、朴实的民俗风情、多样的宗教建筑和独特的城市肌理。

(4)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为东至徐凝门路,南至南河下中段及花园巷一线,西至傅家甸、渡江路一线,北至广陵路,总面积23.93公顷。重点保护完整的盐商建筑群和传统的园林空间布局。

4、文保单位保护、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条例》严格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瓜洲古镇江口后街历史地段和湾头茱萸古镇古闸历史地段。

开展传统民居和工业建筑等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分批予以公布,有效进行保护。

十、城市总体设计

1、总体目标

根据扬州的自然特征和历史文化资源特点,通过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色的关键要素的设计控制和引导,延续城市文脉,整合城市空间景观资源,培育和强化城市“水、绿、冈、城”一体的空间格局和人文与自然景观紧密交融的城市意象,塑造高品质、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具有鲜明特色

和文化底蕴、古城风貌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历史古城、文博名城、活力水城、宜居绿城、秀美景城”。

2、设计策略

(1)保护完整的历史城区格局,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周边建设地带的视线控制、界面与节点的重点处理,营造“历史古城”的视觉环境。

(2)挖掘保护扬州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通过各类文化博览设施的安排与空间组织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彰显“文博名城”的深厚内涵。

(3)保护历史城河和沿河重要文化遗产,优化滨河地区用地功能,加强滨水区公共空间的塑造,突出滨水区的公共活动特性,展现“活力水城”的独特魅力。

(4)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组织,强化外围生态空间、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关系,形成连续的绿色廊道网络,突出滨河带状绿地的空间特色,营造“绿杨城郭是扬州”的意境,创造“宜居绿城”的人居环境。

(5)控制城市空间尺度,通过对建筑高度、色彩与风格控制、街道景观与界面的处理、高层建筑布点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组织、城市地形地貌的保护等手段,突出“秀美景城”的城市特色。

3、总体空间组织

以“一区、一轴、一带”为总体框架,通过重要景观节点、界面、标志性建筑物和视觉通廊等视觉要素控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视觉形象。

“一区”为历史城区特色意向区:特色意象区域是具有明显特征感知、具有体现城市特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划定历史城区(重点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明清老城区)为特色意向区域。保护历史城区的城市格局和整体的地形地貌,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高度,保持低矮平缓的建筑特征;控制历史城河周边建控地带内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除局部地段设置标志性建筑物外,保持从河道向外侧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逐步递增的布置方式;确保从瘦西湖景区内主要景点外视不出现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加强对老城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建控地带内的建筑风格、尺度与色彩的控制,延续扬州传统建筑的特点;加强历史城河滨水区绿化建设,凸显历史城区的轮廓;重视进入古城的门户节点的塑造。

“一轴”为文昌路景观轴线:文昌路西起火车客运站东至廖家沟,并向东延伸至江都,串联城市西、中、东三个分区,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沿文昌路应布

置高质量的公共建筑,保持文昌路两侧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筑设计应体现各个时代建筑风格的有机过渡, 突出古代风貌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征;重视明月湖周边、文昌阁和京杭之心三个主要节点的空间形态与个性的塑造,强化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集中布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

“一带”为古运河景观廊带:古运河由北向南贯穿城区,是扬州的历史见证,是城市的绿色廊道,也是组织重要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的载体。根据古运河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合理布置滨水地区用地功能,在保持以绿化为主要用地功能的同时,增加公共设施,适度安排居住用地;严格控制古运河滨水地区建筑高度和密度,保持古运河景观廊道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保证廊道的视线通透,并经荷花池向北沿二道河与蜀冈-瘦西湖景区相连,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低密度建设廊带;重点建设湾头古镇、大王庙地段、大水湾地段、南门地段、三湾地段、扬子津地段、南部新城中心区和瓜洲入江口八个节点。

4、高度分区

中心城区除生态廊道、风景区和公共绿地以外地区划分为四个高度区,实行等级化的高度管制。

高度I区——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核心地区,包括市级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布置在河东未来商务中心范围内。

高度II区——中高强度度开发的城市区级中心和部分片区中心,主要包括西部城区中心地段、东部广陵新城中心及其周边大运河滨水区、南部城区中心地段。

高度III区——中等强度开发的城市一般地区,以小高层和多层建筑为主。 高度IV区——中低强度开发的城市敏感地区,包括城市生态廊道、风景区周边,历史城区建控地带、老城区以及滨水绿地周边,以低层和少量多层建筑为主。

5、视觉廊道

规划通过对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控制和引导,塑造特色地区的线性视觉廊道。 (1)瘦西湖等敏感地带的高度控制:对于瘦西湖等特色鲜明的敏感地带,要保持开敞、连续的视线通廊和统一的景观基调。瘦西湖景区内二十四桥—五亭

桥—小虹桥—四桥烟雨,以及二十四桥——栖灵塔是两条重要的视觉通廊,对周边新建建筑应严格进行高度控制,保持这两条轴线连续、开敞的视觉效果。

(2)蜀冈山峰南侧的建筑控制:十里蜀冈是扬州中心城区的制高点,蜀冈西峰更是难得的相对完整的生态高地,应尽可能保持南侧空间平缓、空旷的特点,对西峰南侧一定范围内的建筑进行高度与尺度的控制,保证十里蜀冈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建筑体量的大小以不影响蜀冈的视觉主体地位为宜。

(3)古运河沿线标志建筑的通视要求:古运河沿线的主要标志建筑自北向南依次为大王庙、扬州塔(规划)、南门城池展示馆、文峰塔、天中塔、大观楼(规划),未来的城市建设不仅要控制各处标志物周边的建筑高度,同时要保持各标志建筑之间的视线通视,此外,对沿古运河垂直方向可能形成的以标志物为对景的视线廊道应进行严格控制。

十一、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1)总体目标:市区(规划区)2010年底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供水普及率为100%。水质、水压全部达到规定标准。

(2)用水量预测:根据城镇现状人均用水水平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预测2020年总用水量为130万立方米/ 日。

(3)城市供水规划: 城市现状有3座水厂,2008年日供水能力为40.5万立方米/日,在建的扬州市第五水厂现状供水能力为15万立方米/日。规划扩建扬州市第五水厂至60万立方米/日,增建扬州市第六水厂,其中扬州市第六水厂位于朴席南部,设计供水能力为30万立方米/日,届时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30.5万吨/日。

(4)水源规划:扬州市区水源取自长江及廖家沟。水源保护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管理。

2、排水工程

(1)污水规划目标:近期完善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镇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加快配套实施建设。通过对原有污水管道的改造和新建污水收集管道系统,

达到近期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大于7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8%,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5%;远期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大于90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9%,生活污水处理率90%的规划目标。

(2)污水处理系统

汤汪污水处理系统:总规模26万立方米/日。目前已建成规模18万立方米/日,占地面积8公顷,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10万立方米/日,二期8万立方米/日,远期扩建8万立方米/日。预留用地面积5.6公顷。尾水排向京杭运河施桥船闸下至长江。

六圩污水处理系统:总规模30万立方米/日。厂址位于港口工业园化工区的东侧,北靠邗江河,南为金山路,西为牌楼路。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二期工程设计规模10万立方米/天,三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远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一二三期占地面积15.4公顷,预留远用地面积7.0公顷。尾水排向京杭运河施桥船闸下至长江。

北洲污水处理厂:总规模3万立方米/日。厂址位于李典镇与沙头镇之间,预留用地面积2.5公顷,尾水排向京杭运河施桥船闸下至长江。

北部山区污水处理厂:5万立方米/日。厂址位于槐泗镇,预留用地面积3.5公顷,尾水深度处理做河道补水。

预留朴席污水处理厂用地,泰安、杨寿、公道三镇分别建设生态污水处理站。 3、供电工程

(1)用电量预测:预测扬州市区用电量2015年约85亿千瓦时,2020年约110亿千瓦时。

(2)负荷预测:预测市区2015年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将达到21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270万千瓦。

(3) 500kV电网规划:规划期内扬州将新建500kV变电站2座:在扬州西部仪征市新建500kV扬州西变,在扬州北部高邮市新建500kV扬州北变。

(4)220kV电网规划:至2020年,市区规划新建220kV变电6座,改造1座,新增主变容量234万千伏安。

4、燃气工程

(1)气源规划:以“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天然气为主气源,在扬州市扬庙镇设置天然气接收门站(已建成),用地67500平方米,向扬州市中心城区供应天然气。在中心城区共设置5座高中压调压站。每座高中压调压站规划用地2000平方米。

(2)天然气用气量预测:供气对象包括:居民、公商、空调及锅炉、工业用户及天然气汽车。预测中心城区2020年天然气总需求量约39048万Nm3 /年。

(3) 燃气输配系统:中心城区天然气输配系统由城市门站、高压输配气管道、高中压调压计量站、中低压(中中压)调压计量站和各级管网系统组成。压力级制采取高压--中压A--低压三级制。

5、供热工程

(1)用热量:中心城区热负荷约为1200吨/时,其中:工业用地用热约为1000吨/时,公共设施用地用热约为200吨/时。

(2)热源点:规划新建热源点1处,保留改造热源点3处,取消热源点1处,总供汽能力为1200吨/时。其中规划新建热电厂,厂址位于扬州市东南区域内,供汽能力300吨/时,占地25公顷,主要向杭集工业园以及周边的园区供热:保留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供汽能力为160吨/时,占地10公顷,主要向北部工业区和广陵新城部分区域供热;保留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扬州港口环保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供汽能力为800吨/时,主要向南部区域工业区供热;扬州市威亨热电有限公司,维持现有供气能力为230吨/时,主要向中部地区工业和公共设施供热,视周边土地开发状况,适时实施搬迁,调整管网与供气范围。

6、环卫工程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方法和源头减量措施,收集方式仍将主要采用垃圾间和垃圾桶的收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将从目前的卫生填埋向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多种处理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处理系统方向发展。小型垃圾中转站每3~4km2设置1座,占地面积宜为300~800m2,中心城区共设置小型垃圾中转站42座。

十二、水系规划

1、规划原则

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按照水域的自然形态进行保护或整治,充分发挥水系的生态调节、引水排水和交通运输等综合功能,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滨河地区的自然特色,维护水系的自然生态,沿主要水系建设景观走廊,突出滨江、滨河、滨湖的城市特色。

2、规划目标

(1)通过对主城区范围内河道的疏浚、沟通,堤岸加高、加固,涵闸改造等,改善城区排涝条件,满足城区防灾要求;

(2)加强河道两侧绿化和景观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3)加强古运河和城河水系等代表扬州城区历史河道的保护与整治,体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开辟特色水上旅游线;

(4)对污染源进行治理,通过污水截流工程建设,逐步减少并杜绝城市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利用扬州挹江控淮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进行调水换水,保持河流水质。

3、城市水系布局

根据防洪规划方案,乌塔沟东闸建成后,古运河、仪扬河(东闸以东段)作为城区内部的引排水专用通道。平原区自排为主,辅以古运河外排大站;圩区立足抽排,相机自排。规划区共分为7个分区水系,具体布局与要求按照相关专业规划执行。

4、城市水系的功能划分

根据水域功能类别,扬州市城市水系可分为防洪排涝类、饮用水源类、航道运输类、生态环境类、景观娱乐类、其他功能类和复合功能类。

5、历史水系

(1)古运河、北城河、二道河、蒿草河、漕河、邗沟、官河、保障湖、唐子城、宋夹城等河道为扬州城(隋至宋)历史水系,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扬州城遗址(隋至宋)保护规划等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2)淮河入江水道、仪扬河等为大运河(扬州段)重要水利工程遗产,应严格按照“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要求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6、水质治理措施

通过控制入河点源污染物量和减少非点源污染入河量,沟通水系、增加河流基流、提高自净能力,建设河床型人工湿地,进行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强城市水污染治理。

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并加以补充完善,优化调度控制,争取多蓄天然水源,做到细水长流,流水不腐,使有限水源发挥最大效益。争取天然水源的重点在邵伯湖,汛前用好底水,汛期利用洪水,汛后拦蓄尾水,相机自流引江,充水发挥高邮湖、邵伯湖的“平原水库”作用,增加城市环境用水供水量。西北部则利用友谊河、沿山河、槐泗河及山冲洼地拦蓄山洪,跨流域或区域调水,以补充沿山河、新城河、赵家沟等西片活水水源。

十三、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质量目标

(1)空气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到相应功能区划标准,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扬子津生态廊道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其他地区保持《环境空气质量编制》(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水质量目标:地表水环境达到相应功能区划标准(扬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扬府发[2004]11号)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淮河流域主要水质控制断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在达到水环境功能标准的同时,执行国家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3)控制质量目标: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各功能区标准。

2、污染物总量控制

1、水污染总量控制:近远期水污染总量控制达到国家及江苏省同期下达的流域、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2、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近远期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达到国家及江苏省同期下达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技术指标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指标分三类共21项,分别进行控制和落实。

十四、综合防灾规划

1、总体目标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消防工程

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保留现状6个一级消防站,规划7个一级消防站,规划3个二级消防站;结合城区实际,对于距消防站较远的片区设置11个消防值勤点;规划2个水上消防站,分别为沿江站水上消防站和夹江水上消防站。

3、防洪排涝工程

(1)规划原则:按“以泄为主、蓄泄兼施、因地制宜、分区设防”原则,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保障河流水系的完整性,完善三防预警、预报及防汛指挥等现代化管理系统,提高城市整体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市安全。

(2)防洪标准:扬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中确定的“特别重要的城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200年。长江在瓜州闸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48米,二百年一遇洪水位为7.72米。加上风浪高爬高和安全超高,对长江的防洪标高定为7.98/8.22米。淮河入江水道按邵伯湖六闸水位8.5米,扬州闸8米,万福闸7.28米设防;仪扬山洪防治标准为50-100年一遇。

(3)排涝标准

城区内部河道、涵闸按20年一遇自排标准;平原区以自排为主,按10年一遇标准设置外排大站,并控制古运河最高水位5.8米。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取1-3年,重要地区取3-5年。雨水管网服务面积普及率达到85%。

(4)防洪工程等级:一级堤防:长江干堤及闸下港堤、京杭运河西堤、乌塔沟及分洪道东堤、沿山河南堤;二级堤防:京杭运河东堤、壁虎河西堤、廖家沟西堤、夹江南堤、乌塔沟分洪道西堤;三级堤防:古运河、仪扬河、赵家沟、七里沟、古潮河。

(4)治涝工程:河道工程:按标准整治古运河、仪扬河、沙河等内部排涝主干河道107条,共487.89公里。维持现状泵站15座,设计抽排流量437.72m3/s,扩建泵站59座,更新改造泵站27座,新建泵站31座;逐步恢复、控制各片区内水面率不小于10%,主干河道调蓄水面率不小于6%。

(5)防洪分区:城市规划区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防洪片,防洪保护面积865.62km2。其中南片又以廖家沟、京杭运河、乌塔沟及分洪道、仪扬河为界,分为五个防洪分区。排涝分区

(6)城市规划区排涝总面积598.78km2,共分为7个区,35个片。 4、人防工程

(1)总体防护标准:扬州市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的二类设防城市,共需人防工程建筑面积328.62平方米。

(2)总体布局:人防工程布局做到独立分片、合理连通、区域联网,形成整体网络,合理布置城市广场、水面和绿地,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生产、储存选址应远离城市居民集中区。

(3)避难场所:结合城市公园进行规划,总面积为930公顷,主要包括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三湾公园、高明寺周边绿地、茱萸湾公园、润扬森林公园、河东分区区级公园、新城西区中心公园(市体育公园)、荷花池公园等。

(4)人员掩蔽工程:一等为战时坚持工作的政府机关,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门(电信、供电、供气、供水、食品等)、重要厂矿企业和其他战时有人员进出要求的人员掩蔽工程;二等为战时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工程;人员掩蔽工程不应小于627公顷。

5、抗震工程

(1)抗震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01),扬州市区地震动加速度为0.1(相当于7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一般建筑均应按7.5度设防,城市重要建筑及生命线应根据其地质条件评价适当提高一个设防等级。

(2)疏散救护体系规划

疏散人口:按总人口70%计,中心城区需疏散108万人,疏散人口应优先考虑老幼病残,估计约30万人,避震疏散场地共需要465公顷。